管理中的牢骚长宜“放眼量”

作者:于水英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教育报 发布时间:2017-11-15 阅读量:0

周末与业内朋友小聚时,一位朋友说,近来学校的通报满天飞,内容不外乎课前两支歌、室内外卫生、一日教学常规……最多的时候同样一项事务,一天内会发布两次通报,结果招致了教师非议:所谓的管理只是通报而已。与之不同的是,另一位朋友学校里任何一项工作,分管领导亲力亲为,师生士气很高,管理的实际效果也很好。

两相比较,后者是前者问题的绝妙注解。尽管学校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纷繁复杂,但最终都指向了内心丰盈情感细腻的人。因此,要做好这些工作,就需要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自然离不开学校管理者的管理智慧和管理艺术。有效管理需要广大师生从思想上重视,在内心里认同相关工作,才能外化为具体的行动。而做到这些,仅仅依赖于发发通报是显然不够的。

拿课前两支歌来说吧。歌声嘹亮呈现出来的不仅仅是表面上的视听效果,更为重要的是,能够反映出一所学校广大师生的精神面貌。课前两支歌的价值不但需要得到广大师生尤其是班主任的认同,更需要他们长期艰辛的付出才得以实现。与其经常检查、下发通报,不如实地深入其中一个班级,给以具体方法指导,或是与其中一位教师进行面对面交流,明晰这项工作的意义,了解工作推进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共同商讨改进方法。

管理者深入班级抵达现场的做法本身就是一种有效的督促方式,能够在心理上引起广大师生的重视,还能激发师生们的歌唱热情,增添他们的歌唱动力。即便不能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也会促使教师去寻找一种更为有效的改进方法,激发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这不正是我们举行课前两支歌的意义所在吗?

此外,管理者抵达现场,还有利于管理者把握问题实质,发现问题根源,从而找到一种切实有效的解决方法。教育教学工作中出现的任何问题,其原因都绝不是一目了然的,而往往是各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许多管理者长期从事教育教学工作,工作年限一般比较长,具有一定的经验。遇到问题,容易凭经验、凭感觉办,把以前工作中的举措生搬硬套拿来处理当前的问题,从而疏于或者不屑于寻找问题背后的原因。学校管理中的问题,就如同医生遇到的病人,即便病人的表征一样,其致病的原因也可能因不同的人、不同的条件而迥异,其治疗的方式和手段也不尽相同。

对于唱歌亦如此,它与教师的认识水平、工作热情、工作方法、生活状态及价值观念等密切相关,远不是教师对学生提出一个要求那样简单的事情,更不是学生放开喉咙唱歌这一个结果,这里面应当包含着极其复杂的教育思考,考验着教师的教育素养和管理者的管理艺术。

更为重要的是,学校管理者亲临现场直面问题的工作方式,也就将管理者和被管理者摆放在同一位置上,增强了彼此的认同和合作,活动目的往往能够指向问题本身,容易找到问题的症结,也就更容易找到问题的解决之道,再推而广之,并坚持下去,那么校园里歌声嘹亮这一景象的出现也就指日可待。

这样看来,教师的牢骚往往是教育教学工作中问题的真实反映,不仅需要引起管理者的重视,更需要管理者开诚布公,与广大师生一道寻找问题背后的深层原因。这样的管理,具有正视问题的管理智慧、海纳百川的气度胸襟和圆润通融的管理艺术。这样的工作,既指向于问题,又作用于心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