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管理制度要做“负责任创新”

作者:蒋亚飞 来源:中国教育报 发布时间:2018-01-08 阅读量:0

所谓“负责任创新”,是近年来一种新的发展理念,将技术创新的视角扩大到社会、伦理道德、公众利益、制度建设等领域,关注整个创新过程中的利益相关者,协调其中有分歧甚至是冲突的价值观,以实现双赢或多赢。这一理念还应用于人文、哲学社会科学、经济、管理等学科领域,当然也适用于学校管理上的创新。

英国学者欧文对“负责任创新”提出一个“四维度”模型,即“预测—反思—协商—反馈”模型。在职校的管理工作中,随着时和境的变化,学校的管理制度也要与时俱进地创新变革。对照“四维度”模型,可以有的放矢地在职校校规制定上做“负责任创新”。

“预测”维度是对潜在影响与风险进行预测,使风险能够被认知、管理和控制在可接受范围内。职校生正处于心理上的叛逆期,管理太紧或太松都容易出问题,原则上慎用和少用“禁”字,要禁疏结合,但只要列入禁止的,凡“禁”必止,以保证制度的刚性。所以,在出台管理制度之前,就要对制度的条文进行各种可能性预测,特别是有关禁止类的条文,如果做了禁止规定,那么将有可能出现什么问题,最坏的情况是什么,如何处理,都要考虑周全。例如:某些学校规定,禁止学生使用智能手机,认为学生使用手机,就不认真学习,就容易通过网络交友,就容易变坏。其实,在没有手机的时代,学生就都在认真学习吗?学生就不会结交社会上不三不四的人吗?难道就没看到智能手机作为科技发展的产物,它的正面作用更多吗?手机作为一种通信工具是中性的,并非“洪水猛兽”,关键是看怎么用。如查找资料、参与学习群讨论、在智慧校园平台上获取互动学习资源,手机用好了的确能够方便学生的生活和学习,方便师生的交流和班主任对学生的管理。显然,对于使用手机问题不宜一禁了之,而是因势利导和充分发挥其积极作用才是。一味地禁止,实际上也是一种懒政,一种不作为。

“反思”维度指为使项目顺利进行,要考虑到相关规定须确保合法性。学校制定的各项制度首先不得与相关法律法规冲突,在合法合规基础上,从学校的实际情况出发,制定本校的学生管理制度。例如:某高职校规定,“禁止穿着露出膝盖的短裙短裤,不论男女”就有些教条,应当将穿着与行为举止综合考量才行。我们不妨反思一下,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衣着文明与人的素养有一定的关联性,但不能完全画等号。青少年学生思想还比较单纯,对不太文雅的衣着打扮,学校要多劝导,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在条文制定上要有人情味,使学生能够领悟到学校的良苦用心,才能比较积极去配合。

“协商”维度指的是在与不同的利益相关者进行对话的过程中,了解对自然影响的不确定性。学校起草的管理条文草案,要在广泛征求师生意见的基础上形成讨论稿,再组织教师和学生代表开座谈会,综合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在研讨和协商中达成共识,行成最终的文本。讨论中要明确,管理制度制定的目的不是为了“整人”,而是要规范师生们的行为举止,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学校与学生不是对立关系,而是一种协同配合关系,学校要全面提高教育质量,而学生是受益者,所以制度的制定和实施,学校和学生在利益上是一致的。

“反馈”维度指的是通过一种回顾机制对项目进行评估和反思,要求研究者的视野不能局限于项目本身,而要考虑对社会和伦理道德的影响。学校管理制度的制定,不能闭门造车,而要取他校之长,并通过收集执行中反馈回来的信息,及时弥补不足修改缺陷。管理是为提高教育质量服务的,如果学校在外的名声不是质量好,而是管理太松或太严,那就有必要重新评估学校管理的得失了。

总之,职校的管理制度要多出劝令,少出禁令。严肃校规的“校园禁令”,其边界底线的制定要谨慎地做“负责任创新”。教育之计,百年树人,既对工作负责,也要对学生负责,对学生的终身负责。凡禁必须服众,经得住推敲,才能少留缺憾。只有负责任的学校管理制度创新,才能够为提高职教的教育教学质量保驾护航。

(作者单位:江苏省滨海中等专业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