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常常会问,“什么样的学校才算是一所好学校?”衡量的指标很多,最简单的,莫过于有“四声”。
民声
众所周知,中国共产党百年建党和奋斗史,最成功的核心就是以人民为中心,始终把人民的利益放在一切利益之上。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自十八大以来,秉承“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精神,想人民之所想,带领全国14多亿人民脱贫致富奔小康。党的战斗力和凝聚力进一步增强,人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与日俱增,党的二十大更是提出建设中国式现代化。这些成果的取得,无不是党充分尊重民情民意,善于听取民众心声,把人民的呼声当作头等大事来抓。
办人民满意的教育,是我党自始至终对教育的不懈追求,党的二十大更是提到了新的高度。学校,是教育播种生根发芽开花结果之地,承载着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把人民对教育的呼声放在办好教育的首位,遵循教育规律,孜孜以求为百姓办实事,为孩子成长成才付出真心,践行教育人的初心,不负共产党人的使命担当。
书声
腹有诗书气自华。在学校,读书天经地义。学校的功用就是教书育人,传道授业解惑之地,更是学生探求奥秘的净土。拥有书声朗朗的校园,似生机盎然、欣欣向荣的青年般,有朝气、有魅力、有韧劲儿。“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家国情怀是育人的初衷。育人的宗旨就是要张扬个性,培养国之栋梁。“朗朗读书声,莘莘学子意”。书声,犹如人间烟火气,别于市井,异于尘世。校园这片净土,洗净学生纷繁芜杂,播撒爱国爱家甘露,培养学生以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之担当,锻造素养之发展,立德树人之任就易实现,“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目的方可水到渠成。不仅限于教室、阅览室,寝室、走廊、运动场、绿化带……每一个角落,处处围绕“启智润心”捕捉知识的影子,熏陶成长的心灵,“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歌声
如果说书声是血肉,而歌声则是灵魂。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此前,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等文件都提出“坚持‘五育’并举,全面发展素质教育”。让歌声充满校园,激励师生奋发有为。一首首慷慨激昂的歌,催人奋进,振奋人心。歌声,感化人的灵魂,启润心田,激励人积极向上,如《义勇军进行曲》激励着中华儿女热血澎湃的爱国热情,也正是那些校园歌曲,陪伴着一代又一代青年才俊为理想勇敢前进。歌声,是黑夜明灯,照亮人们前行的路;歌声是灯塔,指引人们航行的方向;歌声是精神食粮,我们离不开少不了。
笑声
中国历来是礼仪之邦,笑脸相迎乃待客之道。踏入校园,见那一张张可敬可亲的笑脸,方知这所学校办得成功。都说虽口不言而表情“出卖了灵魂”,来自内心真诚的微笑,写尽了学校生活的舒心与和谐。一所学校,是很多老师工作生活一辈子的地方,是学生成长成才的摇篮,老师开心工作,学生愉悦学习,花自然开得最艳,果当结得更实。第二个百年目标的实现,就需要有笑对一切之拼劲。面对世纪风云变幻的复杂国际形势,更需要有“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豪迈英雄气概。披荆斩棘,笑对学习,笑对工作,笑对生活。笑,是一种态度;笑,更是一种处世哲学。
有血有肉有灵魂有精气神,更有团结协作勇往直前的冲劲,还有会心一笑幸福和谐的干事创业氛围,这样的学校,人人向往,人人拥之,人人成功。这,就是一所好学校。
(作者:方平,系重庆市忠县白石初级中学校副校长,重庆市高级教师、骨干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