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立德树人”出自《左传》,“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三不朽”;《管子》云:“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立德”,谈品德的培养;“树人”,论人格的培养。新时代广大教育工作者担负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历史使命。我们教育工作者任务艰巨,使命光荣。
学校要明确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教育的根本问题,这样才能够把握正确的办学方向,把学生培养成国家和社会需要的人才。要知道,学生是学校的主体,是学校的主人;教师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学校的一切活动都要围绕学生健康成长开展。我们必须清楚,家长将学生送到学校是来接受教育的,目的是使学生健康成长。《说文解字》云:“教育”,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毓),养子使做善也。教育是一个培养生命的过程,是一种启迪、是一种激励、是一种熏陶、是一种浸润。学校无小事,事事皆教育。全国政协委员唐江澎校长指出:“学生没有分数,就过不了今天的高考,但如果只有分数,恐怕也赢不了未来的大考。分数是重要的,但分数不是教育的全部内容,更不是教育的根本目标。”学生的学习成绩是一个主要方面,但学生的综合素质才是应对未来挑战的底气。学生在校期间,无时无刻不受到学校文化的感染,潜移默化地对学生产生影响,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培养学生优良的人格品质,这是学校教育目标的重要方面之一。
学生是学校的形象,是学校的名片。在校园内,学生举止文雅、交流安静、尊敬师长、友爱同学;在校园外,走在大街上,学生应该通过卓越的行为习惯,而不是校服来表明身份。学生毕业多年后,身上还有学校的独特气质,这就是一所学校教育的成功。
卓越,卓尔不凡,越而胜己。学生卓越行为习惯包括:守时、卫生、文明、好学四个方面。卓越行为习惯是学生的现在品行,亦是学生的将来发展。所谓卓越,其实就是重复好习惯!卓越学生是学校的名片,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
一、守时
守时是一个人基本的素养,也是一种美德。要培养学生养成严谨的时间观念。古今中外,珍惜时间的名句很多,“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其要表达的意义,主要是珍惜时间、管理时间。
首先,根据学校作息时间,严格要求学生,按时到校,按时上下课,按时参加活动,按时离校;在校期间实行过程化管理,精确到分。班级日常管理上要求明确,进校后何时入班、何时交作业、何时早读、何时做值日……何时离校,培养学生形成严谨的时间观念。在学习时间段内要学有成效。
其次,培养学生学习生活的秩序感,即做事情要统筹,有效利用时间。无论是学习抑或生活,将事情进行分类,根据轻重缓急统筹安排。学生要能够在纷繁复杂中厘清重点,抓主要矛盾,处理主要问题,提高效率。学生在生活中,免不了有一些生活琐事要处理,优柔寡断,只会浪费时间,要能够根据事情的实际情况迅速作出合理有序的安排。在学习中也存在各学科学习任务交叉重叠现象,要求培养学生能够分清各学科顺序,安排好自己的学习秩序,而不是思维混乱,无从下手,无所适从。
第三,培养学生合理规划业余时间。规划在家时间安排,规划周末安排,规划假期安排,更要进行人生规划。每个学生的时间都是相同的,但有时间管理能力的学生会规划好业余时间,从而在学习生活中赢得先机,提高时间利用性。
让学生养成遵守时间的良好习惯,将来步入社会,也会为学生的发展助力,增加学生成功的概率。在社会交往中,遵守时间是尊重自己、尊重对方的表现。不遵守时间的人,对任何事情都缺乏敬畏,自己的生活也没有规划,没有希望。要知道时间观念影响人的一生,有规划的人生是成功的,没有规划的人生是没有目标的,是漫无目的的流浪。一定要教育学生建立良好的时间观念,为自己的一生负责。
二、卫生
卫生是一个公民的基本素质,对于一名学生而言,是其一生成败的关键因素。学生生活学习在校园,学校不仅仅是一个物理空间,也是一个心理空间。育人环境对于学生的成长是润物无声、潜移默化的。
卫生,是一所学校管理水平的最直观感受。进入校园,首先是门卫接待室的卫生水平,卫生情况良好,来访者会有一个良好的第一印象,对学校产生好感。校园的整体卫生情况,会决定来访者的具体感受。校园内,绿化有序,功能区规划合理;学生自行车摆放整齐,成为一道独特美丽的风景线;教师汽车有序整齐停放,体现教师有集体意识;地面墙角卫生无死角,教师办公室整洁干净,教学楼地面干净无纸屑、污渍,卫生间洁净无异味。一般而言,如果学校卫生能达到以上标准,那么这所学校办学水平不会差。卫生是一所学校的具体表象,也是一所学校的深刻内涵,能体现一所学校的美好未来。
卫生,当然也是学校教育的重要资源,也是一种教育力量。环境育人,良好整洁的环境无形中对学生起到教育约束作用。学校建筑合理规划,校园整洁干净,功能区规划合理,各种体育器材使用安全有效。校园绿化充分,环境干净整洁。对于任何人而言,干净整洁的环境,我们都会保持敬畏;较差的卫生环境,我们也会放松对自己的要求,会有不良的行为产生,甚至会有人破坏环境设施。
对学生个人而言,干净整洁,形象良好,不仅是自信心的提升,也是对环境、对社会负责的体现。古语云,“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教育学生要保持分担区、班级的卫生,卫生是班级对外的形象,是班级的名片。良好的环境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在集体生活中,形成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良好品行。学生个人卫生也非常重要,校服污渍不堪,说明其生活不规律,思维无条理,对自己不够尊重,对未来没有梦想;头发凌乱,指甲有污垢,脸部不洁净,自己课桌附近不干净,说明责任心不够,对未来缺乏信心。学生的课桌上,课本、笔记、作业摆放整齐有序,学生思维清晰、逻辑性强,学习任务安排有序,学习成绩一般较好。现在的学生一般学习任务较重,家长心疼学生,在家里学生除了学习一般不会让他们干任何家务。事实是,成绩优秀的学生自己会合理地解决生活事务,越是成绩不理想的学生,越是在家里什么家务都不做。要求学生一定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改善自己的形象、提升自己的信心,勇敢地面对未来。
三、文明
学生的文明程度是学校文化的外在表象,是学校品位的标志,学生的文明礼貌包括师生之间的相互尊重与关爱;学生之间互相团结与友爱。学生到学校是来接受教育的,首先是要学习如何成为一名合格的公民。一些学校提出,“先成人后成才”,这就凸显出学生的德育重要性。《资治通鉴》云:“才德全尽谓之圣人,才德兼亡谓之愚人,德胜才谓之君子,才胜德谓之小人”。历史上,有许多“才华横溢” “满腹经纶”者被历史所唾弃;而一些所谓“普通”“平凡”的人,却能成为时代的建设者。所以在学生时代一定要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与世界观,懂是非知善恶,健康成长。
从学生的言行点滴培养文明礼貌。教育学生在社会上要善良地对待周围的人,不要因为社会上个别不公平事件而否定一切。有阳光的地方就会有阴影,我们要关注正义,多关注阳光下的事情。在社会上彬彬有礼,会赢得别人尊重,建立和谐的社会关系,学生文明水平提升会加强学校的品牌形象。在家庭要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尊老爱幼,帮助家人干力所能及的家务,建设和谐的家庭气氛。在学校首先要尊重老师,老师是为了我们学生健康成长付出辛勤工作的人,是与我们共同努力奋斗的人,为了我们前途殚精竭虑的人。尊重教师,是心怀感恩的体现,也是教育的核心理念。见到教师问声“老师好”,既体现了同学们的尊师重教品质,也使教师感到职业幸福感,促进班级教学活动效率的提升。学生之间要团结友爱,相互帮助。学生要文明守纪,保证班级秩序井然,上课安静,下课不喧哗,楼道不跑动,不打闹,走路靠右行,举止文明、雅致。中华几千年文明,“仁、义、礼、智、信”,都蕴含着文明善良的成分。这也是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的原因之一。作为新时代的学生,当然要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养分。文明善良的品质会帮助学生在人生的旅途中一帆风顺。
四、好学
学生,“学”即“学习”;“生”即“生存状态,生活质量,生命意义”。学生,首先要解决“生”的问题。
要想学习,必须学会生活、处理生存问题。首先,适应家庭生活,原生家庭对于每一个人都有着重要影响,绝大多数的学生都家庭幸福快乐地生活,但对于少数问题家庭的学生一定要多倾注关爱,指导他们健康成长。其次,适应班级、校园生活,学生进入一个新的班级,要教育学生熟悉班规,熟悉班主任的管理策略。熟悉学校环境,熟悉学校规章制度。让学生能够适应班主任、适应班级、适应学校。达到师生关系融洽,和谐相处,促使学生爱同学、爱老师、爱学校。这样学生才能够静心学习,有更高的追求。第三,适应社会生活,学生作为社会一分子,要充分认识社会的规范、规矩、规则。做社会主义合格的建设者与接班人。要把所学知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弘扬真善美,传递正能量,传承中华传统美德。言行举止符合社会公德,在家庭做个好孩子,在学校做个好学生,在社会做个好公民。让学生成为学校的名片,代表学校的形象。
“学习”,“学”即模仿;“习”即练习。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学”即向老师模仿,教师在教学中对知识的讲解、对解题过程的板书演示、教师的言谈举止、精神气质等都是学生模仿的内容,“为人师表”“循循善诱”。“习”即学生自己的练习,只有练习到一定程度,学生才能够熟练掌握知识,自由运用。“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要教育学生养成好学、乐学的品质,力争上游的精神。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对于现在成绩不理想的学生,要帮助学生树立目标、拥有梦想。教育他们要相信自己、相信老师、相信未来,相信自己一定会进步,进步就是优秀。优秀是一种习惯,每次都稍早进入课堂,每一节课都认真听讲,每一个习题都认真对待,每一次考试都全力以赴。要教育学生知道,学习是学生的任务、责任。还要让学生知道,每一个学年,每一个学期,每一个星期,每一天,每一节课,都是他们独一无二的成长阶段,是他们生命中无可替代的一段岁月。没有人在年少时想成为一个普通人。天道酬勤,每一个人未来的成功模样都藏在现在努力的身影里。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成长,成功。是小草就让它装饰大地,是参天大树就让它成为栋梁之材,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阳光、向上、精彩才是教育的初衷。
师生关系也是影响学生学习兴趣的主要因素之一,课堂是师生的一个生命场,学习是师生生命的成长方式。用师爱唤起每一位学生心底的学习热情是教师的重要责任。师生关系融洽,学生就会认真听讲、快乐学习。教育是一场最美的遇见,师生关系是最纯洁最美丽的缘分,互相成就,共同成长,学生会有获得感、成就感,教师会有荣誉感、幸福感!教育也会成为收获幸福的事业!
当然,培养学生卓越的行为习惯,关键在于教师认真细致的日常工作。育人先育己,任何工作都要“做”字在先,身教重于言教。“教师是学生的样子,学生是教师的影子”,要把学生培养成什么样子,教师首先要做出什么样子。教师在工作生活中,要有卓越教师的形象。为人正,宣传正能量,培养学生正确的三观。以身作则,“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为学博,在学术上,认真钻研,为学生答疑解惑,指导学生取得好成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为师尊,学生因为“亲其师”,所以能“问其难,信其道”。教育无小节,节节是楷模;为业精,教育教学中兢兢业业,传道授业解惑。
教育是一个培养生命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培养学生卓越的行为习惯是一项持续的重要工程。“培养”,是为长期的教育与训练。那么,我们就不能够急于求成,要符合教育的规律,给孩子以一定的时间成长,静待花开。我们要注意的是,要培育浓厚的校园文化、班级文化,给孩子以浸润、熏陶、影响。教师是学生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他人。言传身教,言传是身教的基础;身教是言传的关键。教师工作无时无刻不是自身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展示,我们整天和学生在一起,我们有什么样的人生态度、价值取向、思想观念、行为表现,自然而然会对学生产生相应的影响。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是终身的,我们教给学生的东西要陪伴学生走向远方。请记住:我们在学生面前表现的一切行为都具有教育性。我们要用自己良好的人格、高尚的品德、纯洁的心灵、高雅的境界去影响孩子,引领指导孩子前行。当然,学生之间也是可以相互影响和促进的,以学生促进学生,共同成长,也是我们要关注的。形成学生间共同成长,团结向上的气氛,才是我们最终的目的。学生的成长是国家民族的希望。国有国格,人有人品。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卓越的行为习惯、学习习惯是学生的形象,是教师成功,更是学校的名片!
(作者系内蒙古锡林浩特市第四中学原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