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缔造”的学校治理理念

原创:吴捷 来源:中国教育干部网络学院 发布时间:2024-05-30 阅读量:0

“共同缔造”是为纾解新时代基层治理之困,走深走实群众路线、积极构建基层治理体系的重要抓手。这一理念产生于云浮,成熟于厦门,推行于沈阳与全国建设系统,最终进入中央文件。2022年5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发布《乡村建设行动实施方案》,正式以中央文件形式提出“共同缔造”这一概念。

“共同缔造”的理论依据是习近平总书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湖北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以构建纵向到底、横向到边、共建共治共享的城乡社会治理体系为目标,广泛开展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活动。

我以为,“共同缔造”理念对于学校治理体系建设有着重要启示。

实际上,私立学校的董事会(school board)由捐资办学者、专家学者及民意代表组成,主要决定办学方针,制定学校教育政策,提供经费,任免教授(教师),视导学校,聘请校长,即一种协商共治方式。然而,也不尽符合于“共同缔造”。

教育部《全面推进依法治校实施纲要》(教政法〔2012〕9号)文件指出,建设现代学校制度,要始终坚持“依法办学、自主管理、民主监督、社会参与”的基本原则,积极构建政府、学校、社会之间的新型关系。

“共同缔造”是社会治理共同体的实践表达。学校(或学校内部某一群体)作为共同体,无论是成长共同体、学习共同体、发展共同体等,“共同缔造”均可作为其实践表达。

1.共同缔造学校精神共同体,干部是关键

学校精神是学校文化的核心,而学校精神的生动载体是学校故事。所以,发掘学校历史传承中最具核心价值的、最被广泛认同的事物和故事,以之作为生动的学校精神载体非常重要。共同缔造学校精神共同体,讲好学校故事,干部是关键。

学校领导干部只有“沉”下去,“沉”到年级和班级的老师中间,“沉”到课堂教学的一线,做到学校资源下沉,做到部门服务下沉,才能看见和发现。干部要善于发现老师们在班级管理、课堂教学中的好方法,发现老师们在五育并举、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好举措,并对这些优秀经验进行总结、提炼和推广。干部看见和发现了发生在教室里、课堂中一个个生动的教育故事,才能率先带动身边的教师一起讲好学校故事。例如,笔者学校于2023年伊始,开展了“弘扬青菱精神,讲好青菱故事”的活动,让每一名老师看到,原来自己的优秀品质就是青菱精神的一部分,原来自己的教育历程也是青菱故事的一个章节。

2.共同缔造班级成长共同体,班主任是关键

共同体作为一种民主的社会生活方式,其中各种社会利益不仅相互渗透,还会积极进步并调整习惯。研究表明,共同体是连结学生与教师的独特纽带,建构比任何单独一方都重要的共享价值与理想,提供给他们持续的身份认同、归属感和安全感。因此,共同缔造班级成长共同体,必须保障班级中的多个主体——学生、老师和家长的价值实现,班主任是关键。

杜威认为,教育是生活的过程,学校生活也是生活的一种形式。班主任需要主动谋划班级发展,组织和发动班集体的多个主体,形成“一起拿主意、一起想办法、一起做事情”的班级共治共管格局。为此可以从以下三点着手:

其一,建设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的班级文化,激发学生的自主意识,让学生成为班级的主人。也就是陶行知先生所说的智育注重自学,体育注重自强,德育注重自治。“⼈须在事上磨,⽅⽴得住”。同样,学生通过参与班级事务获得生活体验,体验就是教育,他们也在体验中成长。

其二,升级传统的班主任和科任教师协同机制,建立班级学生教育成长中心制度(或称全员导师),改变传统教育体制下的班主任一人担全责的做法,改变教育和教学两张皮的现状,要让与学生朝夕相处的每一位科任教师都成为教育成长中心的主体。从而将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落到实处。

其三,主动搭建各种家校沟通平台。通过沟通,密切家校联系,回应双方关切,确立相互尊重、彼此信任的家校关系。尊重和信任是班级发展的力量之源;此外,相当多的家长不太懂得科学养育子女,只有家长也成长起来,才能发挥好班级成长的三个主体之一的责任。所以,老师还要主动加强家庭教育知识学习,培养家庭教育指导能力,建设好家长学校沟通平台。

3.共同缔造课堂学习共同体,教师是关键

从教与学的关系角度讲,教学过程本质上是学生的学习过程,没有学,教的价值也就荡然无存;没有学,核心素养的形成无异于缘木求鱼。当然,教学乃有教之学,教的重要性在任何时候都是不可忽视的。问题的关键在于教要融入、转化到学的过程之中,成为学生学的助力、支撑、导向。但是从整体上看,我国基础教育中教的本位意识和以讲授为中心的课堂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转变。教与学关系的根本性调整,作为成人的教师是新型教与学关系形成的主导方。

学习中心课堂的建立是新型教与学关系形成的最典型表现,其建立过程就是教不断转化为学的过程。这样,随着教学的进展,教的主导性就逐步变成学生的主体性,最终达到教为了不教的目的。就学生能力发展而言,教学过程是一种以学生独立学习能力为基础并逐步发展学生独立学习能力的过程,只有依靠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才能不断地发展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

这里笔者特别强调,教师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应该充分相信和利用学生的学习能力。为什么对学生学习中心不放心?根本原因就是不相信学生的学习能力,总担心离开老师的教,学生是学不了、学不好的。实际上,第一,学生的学习能力(潜力)是客观存在的,并且是与生俱来的,每个学生天生就有很强的学习能力(潜力),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可以独立自主地学习很多东西,而且研究表明,每个人都有很强的学习欲望(天性),这些原本是我们教学的重要资源和依靠,却被我们所忽略。第二,所有的能力都遵循并体现“用则进不用则退”的规则。学生有学习能力,如果我们不让他们去使用、去发挥,那再强的学习能力也会慢慢退化掉。独立是一种习惯,依赖也会成为习惯。依赖的习惯一旦形成,学习能力就会消失得无影无踪,到头来就会印证原来的错误假设:学生是不可能自己学会的。所以,学习中心课堂的建立——共同缔造课堂学习共同体,必须基于科学认知和教育实践,教师是关键。

如上所述,在学校治理体系建设过程中,还可以有共同缔造年级组团队,共同缔造学科组团队等。其本质是通过共同缔造,团结学校治理的多元主体——干部、老师、学生、家长等,找到“美好学校与幸福成长”的“最大公约数”和“最大同心圆”,“一起谋事、一起干事、一起干成事”,从而在共同行动中实现广泛的交流与融合,将“你”和“我”的关系转变为“我们”,才能实现学校治理多元主体的同心同向,共创美好学校,共享幸福成长。

(作者单位:武汉市卓刀泉中学张家湾分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