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发展指导:深入实做,力避虚热

作者:齐林泉 来源:中国教育报 发布时间:2018-12-05 阅读量:0

近年来,与新高考改革方案配套实施的学生发展指导工作,成为基础教育新热点。基础教育相关主体的积极参与,有利于新高考的顺利推进,也有利于学生发展指导理念的落地生根,值得肯定。但最近出现的一些偏离学生发展指导制度本意的现象却令人担忧,亟须正本清源,从根本上扎扎实实做好学生发展指导的基础性工作。

——编者

随着新高考改革逐步铺开,基于国家公布的纲领性文件,教育部和试点省份围绕学生发展指导、生涯教育等,陆续出台了系列文件和政策。越来越多省份的教育行政主管部门与高中学校,开始着手配备和培训相关师资、开发开设相应课程,开展相关学习与探索。然而,一片欣欣向荣的背后,却也存在一些隐忧与浮躁。学生发展指导亟须深化改革,突破藩篱,真正实现制度落地,助力学生全面发展。

生涯虚热:隐忧与浮躁

现象一:观念陈旧,对学生发展指导工作缺乏真正重视。自2014年新高考改革试点以来,教育部系列文件一再强调,应加快“建立学生发展指导制度”。各地掀起开展学生发展指导工作和建立学生发展指导制度的热潮,但不少学校却仍是应试教育旧思路,学生发展指导工作还处于学校教育教学的边缘地位。

现象二:流于形式,未能按要求配齐配足相应学生发展指导专兼职师资。面对师资队伍不足的现状,不少学校主要依托心理与德育教师充任学生发展指导专职教师,甚或班主任及普通任课教师略加培训,就担任学生发展指导教师。学生发展指导,涵括招生考试、教育心理、生涯教育、教育管理以及品格教育与德育等诸多跨专业跨领域的理论与知识,在我国尚属新兴教育领域,内容复杂且尚未完全体系化。这种流于形式的做法,致使开展学生发展指导工作的理论、课程等教学资源缺乏积淀,进而导致无法较快培育专业师资群体。

现象三:生搬硬套,非基于自身实际研发,盲目使用其他国家或地区的生涯工具与资源。一些学校和社会机构开展学生发展指导或生涯教学,囿于缺乏科学化、系统化、专业化工具与资源,往往将我国台湾地区和欧美一些教材、课程乃至将迈尔斯布里格斯类型指标(MBTI)与霍兰德相关测试量表直接引入课堂。国外和我国港澳台地区一些生涯教学经验确有值得借鉴之处,但生搬硬套的做法招致的隐忧却不容忽视。一方面,尚未充分本土化的生涯指导工具的信度效度均未得到验证,盲目使用并作为选科、选专业乃至职业生涯规划的依据,或给学生带来误导;另一方面,容易导致学生发展指导教师怠于研究政策、累积经验和结合实际创新研发,或会致使学生发展指导工作长期无法落到实处。

现象四:习而不察,普遍偏重于心理健康与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对学生发展指导存在明显窄化倾向。学生发展指导制度的初衷,是强调学生全面成长与发展,片面强调职业生涯规划曲解了学生发展指导制度的本意,也是对文件关于“开展生涯教育”的窄化理解。全方位的生涯教育与发展指导,包括了理想信念教育、自我认知探索、选科指导,还涵盖了升学路径规划、生活安排、生涯探索等方面的指导,以及大学、专业与行业认知乃至品格养成等一系列内容。

现象五:鱼龙混杂,开展生涯教育服务的社会机构众多,其中不乏专业化水平较高者,但不少机构和从业人员指导能力堪忧,且服务心态功利化、浮躁化。新高考改革属于全国范围内的全新变革,为基础教育市场带来了新机遇,嗅觉敏锐的社会机构从学生发展指导工作中发现了新的商机。应当说,优质社会机构的参与,有利于学生发展指导制度的发展与完善工作。教育管理部门并不排斥,甚至鼓励学校引入优质社会资源参与学校学生发展指导工作。但是,基于商业机构逐利性本质,不少机构及其从业人员在缺乏实践经验、不具备专业师资,甚至对新高考和学生发展指导制度的理解存在偏差的情况下,却在争相推出新产品、新服务。因地制宜,结合学校特色与实际量体裁衣,是建好学生发展指导体系的关键。

深化改革:突破与落地

2018年9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出席全国教育大会,提出要深化教育体制改革,扭转不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对包括新高考改革在内的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突破构建学生发展指导制度所面临困境与学生发展指导的切实落地,除需要相关主体按照国家文件要求真正重视外,更需要积极探索,努力攻坚克难。

一是群策群力,学生发展指导制度的有效落实,需要学生发展教育各个相关主体广泛与深入的参与。学生全面发展是核心与宗旨,学校则是学生发展指导制度建设的主体,需要不断摸清自身情况,切实把握自身需求。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应严格按照教育部《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等文件规定,加大力度督促落实对学校的教育经费投入,加强相关资源的调配支持。同时,作为主角的学生以及家长,必须提高生涯规划意识,积极主动学习、配合学校生涯实践活动,真正提高自己的生涯规划实操能力。此外,社会各界也要提高对学生发展教育的关注,注重正确方向的引导,加大相关报道、支持与配合。

二是加大投入,加强高素质专业化师资培育,加大高质量课程和教材研发投入。作为新兴领域,学生发展指导工作目前教师力量非常薄弱,高素质专业化师资匮乏。这要求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及学校,须加大专业化人才培育力度,做好对人才培养的支持和对资源的整合配备,提高专业教师的数量和质量,为社会、为高中校提供专兼职专业人才。同时,须加大投入,提高学生发展指导课程、教材的研发与建设水平。学生发展教育是系统化工程,应以指导学生全面发展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借鉴与整合国内外资源、开发构建学生发展指导课程体系,并持续做好教学研究与指导工作。

三是注重实效,做好对学生全面发展实际且有效的指导。学生发展指导制度的有效实施,在于对学生个体的实践指导,只有真正了解个体需求、解决个体困惑、提高个体生涯规划能力,才能帮助学生更好成长和全面发展。具体而言,落实学生发展指导实践,应做好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首先,引导学生做好认知测评,通过实践活动或是本土化专业测评与测量工具,对学生进行科学测评,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了解自己。其次,做好学生选科指导,即指导学生并引导家长分析学生自身主客观因素,初步确立专业意向,然后指导学生结合新高考选科规则,理性选出适合的等级性考试科目。再其次,引导学生做好学业规划,指导学生结合其学业情况,科学合理地制订学业发展计划,并引导做好学习目标拆分、细化,以及调整与落实;最后,对具有创新潜质、科创能力的学生,学校应因材施教,帮助学生规划自主招生等更符合其能力和意向的大学路径。

四是有序共享,促进优质资源的高效整合与利用。学生发展指导制度建设过程中,本土化优质资源与成熟经验尤为可贵。高中学校应积极借鉴学习教育教学中脱颖而出的优质课程、可靠的师资培育方案、学生发展教育成熟经验以及有效的生涯实践活动方案与设施等内容。各地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可以通过建立校际联盟实现资源共享,积极总结与推广应用。有序共享、运用和挖掘优质教育资源,不仅有助于资源的整合、交流、更新、完善,避免资源浪费,也能更好地落实学生发展指导制度,使学生更快地从中获益。

五是注重总结,建立学生发展教育工作的评价标准。为客观评价各地教育行政主管部门与学校落实学生发展指导工作成效,需要建立一套科学、完善和高效的评价标准。建立学生发展教育工作评价标准,可以为教育管理部门和学校明确学生发展指导的方向、内容和重点,以及积极总结成熟经验和激发研发活力。同时,也有助于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加强对社会参与机构的监管,帮助学校甄选社会机构提供的优秀学生发展指导项目,有效提升高中学校学生发展指导工作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