漂亮大气的行政楼
技能节学生作品
校园淘宝节现场
这是一个小葫芦“化凡为宝”的故事,这也是一个中职教育人用心血与智慧培育高素质人才的宝贵教育实践。
近日,第八届跨湖桥文化节启动仪式暨“联合国代表团中国萧山文化行”活动在萧山开元名都隆重举行,来自22个国家的56位联合国代表参加了此次活动。在活动现场,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第二中等职业学校的“葫芦文化”向联合国代表团及国内外多家媒体进行了精彩的展示,受到联合国代表团的高度赞赏。
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第二中等职业学校以“葫芦文化”为载体,突破专业之间的教学壁垒,营造出“跨界、多元、广域”的教育新生态,在为中职学生构筑成长成才通道的同时,也为现代产业体系下复合型人才培养奉献了一个可资借鉴的经典范式。
化凡为宝·小葫芦游学
先说说小葫芦的故事。
秋风爽朗,碧天如洗。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第二中等职业学校的葫芦种植生产基地里,园林专业的学生们正跟在指导老师的身后,认真地学习着葫芦种子的选优提纯、土壤分析与病虫害防治、容器育苗技术与无土栽培技术等。
藤蔓上,一个个娇嫩的葫芦惬意地摇晃着身体,悄悄地交谈。
“我喜欢这里,这里气候温和,就是雨水多,特别是梅雨时节,总担心会误了花期授粉,又害怕雨水的浸泡会让我们烂根。”
“别担心,这里可是标准化大棚,有机质肥料,滴管栽培,可先进了。瞧那些老师和学生做起事来多专业,从浸种催芽、播种育苗、苗期管理到最后定植,一丝不苟,把咱们照顾得妥妥的。”说话的小葫芦处的位置好,常能听见师生们的交谈,所以挺有见识,接着,它爆出了一个大消息,“听说,烹饪专业的同学明天会来选葫芦,带我们去游学呢。”
小葫芦们顿时激动不已,暗自蓄力,准备迎接明天的选拔。
第二天一早,烹饪专业的学生果然来了,他们将一个个鲜嫩的小葫芦从藤上摘下来,放进竹筐,抬进了学校的烹饪专业实训基地。
在这里,小葫芦们首先旁听了一节“葫芦的食用价值课”。老师讲解说:“葫芦中含有大量营养成分,如糖、蛋白质、胡萝卜素、铁、磷、钙等,具有很高的保健功能,还能调节人体心脑血管,提高肝脏免疫力,具有健身养颜的功效……”夸得小葫芦们心里美滋滋的。
接下来的日子,小葫芦们充分发挥自己的特质,辅助同学们开发出了葫芦瓜酿、八宝葫芦、瑶柱扣葫芦、椰香葫芦球等8道冷菜和13道热菜。看着色香味俱全,且极富营养价值的葫芦菜肴,小葫芦们别提有多满足了……
秋天的气息越来越浓,金色的秋风把生产基地里的葫芦染成了淡淡的金色,经过套模与初次造形,葫芦们呈现出不同的形态。
这一次,是商贸专业的同学们领着小葫芦们去游学。
刚走进“葫芦工艺加工基地”,小葫芦们便惊讶地瞪圆了眼睛,架子上一个个葫芦前辈看上去圆润光滑,有些还雕刻着繁复的图案,彰显出奇妙的艺术美感。
葫芦前辈们得意地介绍说:“咱们葫芦啊,既可为食,又可为器,且因为名字与‘福禄’谐音,常被人们看作‘朴实、吉祥、济世、福禄、梦想’的象征,都爱称我们‘宝葫芦’。小葫芦,好好和同学们合作,努力成为一个富有文化创意的‘人文瓜果’吧。”
小葫芦们一个个挺胸抬头,摆出神气的姿势,期待给予同学们更优秀的灵感,把自己打造为承载人们美好生活期许的象征。
这时,一个小葫芦好奇地问道:“前辈,‘匏丁’是什么意思?”
“哈,你是说我身上的标牌吗?‘匏’是葫芦的古代称呼。‘匏丁公司’是学校创办的一家农业文化产品公司,有了这个平台,同学们制作的葫芦工艺品就可以更好地打入市场,打响名头。”葫芦前辈神秘地指了指正在忙碌的师生说,“咱们匏丁文化创意有限公司可是个卧虎藏龙的地方,你瞧,那个老师叫谢雨辰,是杭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葫芦范制”的传承人;那两个秀气的女孩子,一个叫缪燕娜,一个叫沈文颖,她俩共同完成的葫芦工艺品外观设计刚申请了专利……”
小葫芦们认真地听着同学们讨论包装设计,分析产品市场定位,确定营销策略;留心观察同学们注册淘宝网店“北辰葫芦阁”,开设微店‘葫芦印记’,设计创意广告词“买一个葫芦,享一生福禄”;还陪着同学们参加西湖博览会、杭州国际动漫节等大型展销会,开展一系列线上线下营销实践活动……
小葫芦们坚信,在萧山二职师生们的引领下,自己的未来一定很宽广,很美好。
跨界融合·葫芦大课堂
“小葫芦游学”是萧山二职“融合三大专业的跨界教学行动”改革创设的“第一课堂”,通过“葫芦”这一载体,让学生们走进农场、走近工场、走向市场,有效地实现了“学习空间”的跨界,增强了学生们的专业认知,也为后续的跨界课堂打下了坚实生动的基础。
“第二课堂”中,学校通过研发课程、深化课改、聚焦课业,充分实现了“学习内容”的跨界。学校创新将中国的葫芦文化的历史、文学、美学、民俗学等内容与学校专业深度融合,从文化素养、专业技能与综合实践三个维度,开发出葫芦种植与栽培、葫芦菜品开发、葫芦工艺制作、葫芦产品包装、葫芦产品营销等五大“葫芦文化跨界选修课程”,形成了贯穿三大专业的葫芦文化特色课程体系。
第一、二课堂的成功运作,使学生们燃起了创新创业的梦想,萧山二职因势利导,成立了文化创意产业服务中心、开办创意产业街、建设创意产业基地、开设实体门店、注册网店与微店、成立文创公司,为学生们营造出集创意实践、创新实践、创业实践为一体的“第三课堂”,引领学生们从“课业学习”走向“职业体验”。
此外,学校还积极将葫芦文化延展至社会领域,建构出服务地方经济社会的“第四课堂”,通过产业化实践、社会化服务、“非遗”文化传承等途径,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学校教育”向“社会服务”的跨界。学校通过开办培训班,积极推广葫芦栽培新技术与葫芦加工新工艺,引领农民走上致富之路;2012年起,学校通过送教上门与普高学生进职校的方式,为区内两所普高提供葫芦文化特色选修课程,深受学生喜爱;学校还免费开放葫芦文化创意产业园,供广大市民尤其是中小学生参观学习,体验DIY的乐趣。
“四维课堂”打破了原有专业之间彼此独立、界限分明的课程体系,建构出无边界课程体系,实现了专业课程设置从“单一型、专门化”向“多样化、融合性”,教学内容从单科走向综合,课程体系从分散走向融合的教学变革;同时,跨时空、跨专业、跨课业与职业、跨学校与社会的多元、流变的无边界课堂, 有效拓展了“课堂教学”的外延,走出了专业教学各自为政、本位主义、分而不合的断裂式教学,教学行为从封闭走向了开放;更重要的是,跨界的课程资源、流变的学习过程、多维的学习路径将学生的学习构筑在更广阔的平台上,深刻改变了“专业学习”的方式,改变了中职学生单一、单向、封闭的专业学习现状,有力地推动了广域性、多样化、开放式的无边界学习,实现了学习方式的嬗变。
实践层面上,学校融合种植、加工、营销三大核心技能,形成了覆盖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服务业三个产业的葫芦文化创意产业链,使得生产和教育的有效对接,走出了在“黑板上生产”“书本里经营”“课程中创业”的困境,推动了“产教学研用”一体化实践。与此同时,由“一街、两室、三店、三基地、一公司、一中心”构建的葫芦文化创意产业园,更是卓有成效地将虚拟场景下的模拟创业活动与真实环境下的实体创业实践融为一体,将“纸上谈兵”式的创业教育转变为“真枪实弹”的创业实践。
实践证明,“葫芦文化跨界选修课程”成功实现了职业教育的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不仅打造出了无边界课程、无边界课堂和无边界学习,还营造出了一个深化“产教结合”的新载体、“创业实践”的新平台,及“跨界、多元、广域”的教育新生态。
绽放价值·宝葫芦亮宝
“葫芦虽小藏天地,伴我云云万里身”。如今,萧山二职的“以葫芦文化为载体,融合三大专业的跨界教学行动研究”正在深入推行的过程中绽放精彩,在应用中凸显价值,成了名副其实的“宝葫芦”。
“宝葫芦”之宝,在于充分激发出了学生们的创新精神和无限创意。园林专业学生开发的生物有益菌浸泡提纯技术,不仅成本低、提纯效度好,且有效解决了日本引进的小亚腰葫芦种子变异难题,现已在浙江省传化现代农业园、杭州市匏丁文化创意有限公司全面推广。烹饪专业学生开发的葫芦菜肴中,“明珠葫芦鸭”“椰香葫芦球”等八道葫芦特色菜品进入了五星级酒店杭州开元名都、萧山宾馆等酒店的特色菜系。商贸专业的学生的葫芦工艺品更是广受赞誉,2013年,学生们的葫芦作品荣获浙江省中等职业学校特色专业成果展金奖;2015年,高钱楠、陈皇君、杨玲三位同学设计的“杭儿风葫芦小挂件”成功入围杭州市旅委组织的创意旅游纪念品;2016年,学校向G20峰会提交的葫芦文化创意纪念品方案顺利入选,兼具中国特色与萧山情怀的葫芦文化开始走向世界;2015年,徐鑫欢、席伊华、高晴羽三位同学的创业项目“葫芦印记:O2O模式下整合门店、网店、微店于一体的B2C商城项目”一举获得浙江省第九届电子商务大赛创业创新精英赛团体二等奖;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曹媛媛同学以杰出的创意将一个满身裂纹的葫芦“变废为宝”,这个被命名为“沧桑”的葫芦作品被一位顾客一眼相中,高价买走,真可谓“创意无价”。
“宝葫芦”之宝,在于有效增强了“课程吸引力”。跨界选修给予学生更大的选择空间,开放、多元、流变的教学组织形式受到中职学生的普遍欢迎。近三年来,每年预报名人数在都超过400名。2014年开始,萧山二职的跨界选修范围逐步延伸,旅游专业与工艺美术专业基本实现了本课程在学校跨界选修中的全覆盖。
“宝葫芦”之宝,在于有力提升了“专业影响力”和“就业竞争力”。学校的园林专业领跑全省,被评为浙江省示范专业、省骨干专业,并拥有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实训基地1个,主编全国规划教材2部;烹饪专业作为特色骨干专业,萧山四星级以上酒店的超过60%的厨师是该校毕业生,其中30%已经成为厨师长和行业骨干;商贸专业更是发生了质的飞跃,新生报名和录取比例达1.7:1。近年来,三大专业学生在省级以上职业技能大赛屡屡获奖,其中,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国赛摘得1金2银,全国创新创业大赛荣获16个一等奖,浙江省电子商务大赛连续七届团体一等奖。近三届毕业生全部获双证,三证率67%,其中300多名毕业生跨界就业或自主创业,就业质量明显提升。
“宝葫芦”之宝,还在于突显了“成果辐射力”和“社会贡献力”。成果经验先后受邀在全国中职创业教育论坛、杭州市职教科研大组会议上进行推广交流,吸引了华东师大、杭州商贸职高等省内外的学校前来调研交流,《职业技术教育》《中华职教社社讯》《中职课改基线行动》等刊物纷纷予以深度报道。浙江省教科院、杭州市职教研室还特地组织了“葫芦文化跨界教学成果现场推进会”,向全市推广。社会服务上,学校持续开展形式多样、对象多样、层次多样的社会服务,为失地农民开办培训班,年均培训近500人次;开发葫芦产业村,直接受益农户近70户;2015年,葫芦文化创意产业基地正式入驻农业部门扶持的国家级别现代农业园——传化现代农业示范园。此外,萧山二职的“葫芦文化”先后入选区、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被评为杭州市“非遗”传承教学基地、萧山范匏“非遗”文化传承人才培养中心。土生土长的葫芦文化在区域经济建设、“非遗”文化传承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
把脉“今天的职教” 迎接“出彩的明天”
——对话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第二中等职业学校校长李志良
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第二中等职业学校,坐落于8000年历史的跨湖桥文化遗址之畔,是国家重点中等职业学校。近年来,学校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以学生利益为中心,积极打造学生及家长口口相传的人民满意学校,展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在风景如画的校园里,我们走访了校长李志良,倾听他对职教领域的剖析与期许。
笔者:李校长,您好。首先恭喜“以葫芦文化为载体,融合三大专业的跨界教学行动研究”荣获2016年职业教育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您能简单介绍下,是什么样的机遇促成这个项目发端的吗?
李志良:随着我国经济产业的转型升级,技术和行业的发展出现了交叉化、综合化的趋势,“多岗适应”成为行业企业的用人期待,“跨界发展”则成为许多毕业生的现实选择,为此,我校从2011年启动实施“融合三大专业的跨界教学行动”改革,将“葫芦文化”作为试点,期望通过这一载体,融合三大专业,打造开放、多元、流变的学习环境,为中职生开启多样化成长的通道。
笔者:“跨界”常被认为是一种颠覆性的创新,您怎么看?
李志良:就教学方法手段来说,“跨界”的确是一个突破性创新,但就理念来说,“跨界”反而是对教育本质的回归。教育,特别是职业教育,应该和生产生活浑然一体,只有突破学校、课堂、教材等既有限制,促成学科或专业的渗透和融通,将校内外、课内外、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智力成长和社会性、情感性成长加以有效统整, 实现交互学习,这样的职业教育才是学生需要的,才是社会需要的。
笔者:前段时间,2017年全国“中职电子商务专业”专业设置优化调整专题研讨会在学校召开,这彰显了学校在电子商务领域的引领性,能给我们介绍下学校在这方面有的实践经验吗?
李志良:如今,越来越多的电子商务园区集聚萧山,已逐渐形成了完整的电子商务生态链,要想抢抓机遇,学校的专业设置、专业结构、专业规模必须尽快适应这种变化,配合这种变化。
我们学校的电商专业经过几年的建设与发展,逐渐形成了清晰的建设思路。我们的目标很明确,就是“面向中小企业,服务于萧山及周边经济发展,培养面向企业一线的电子商务、网站建设与维护、网店经营、客服、美工与现代办公的电子商务应用操作和基层管理人才”。
人才培养模式上,我们创新提出了“大类招生、分向培养、全员走班、全程选修、全员导师、多元发展”的机制,初步形成了“一学期商业大类通识认知+两学期理实一体学习+一学期工学交替仿真模拟实训+两学期顶岗实习”的“1212人才培养模式”,这对电商校企一体进程是个有力的促进。
课程体系上,我们以选择性课改方案为指导,将公共职业素养、专业基础知识、专业核心技能、创新创业实践等有机融合,在网络营销、网站建设等核心课程之外,开发了网店美工、商品包装、跨境电商等选修课,实现了“理实一体、工学循环”;同时,我们还积极探索了极具校本特色的电商专业现代学徒制,均取得了超出预期的成效。
师资上,我们通过青领工程、双师工程、名师工程与骨干教师校企“双向协同”,建设了一支“双师型”教师队伍。近年来,专业教师成长迅速,成绩突出,屠艳老师取得了全国专业教师说课比赛二等奖,王纯宇获得全国多媒体课件制作三等奖,还有10余人次在省市各类教学竞赛中获得奖项;此外,学校还承担了浙江省规划课题1项,区级以上研究课题9项,多篇教育教学论文在省市区评比中获奖。
为了更好地实现“产学一体”,我们在现有13个校内实训场室的基础上,又立项建设了工学交替仿真模拟实训室、引企进校工作室等5个实训室,保证学生的实践需求。
本着服务社会的初衷,我们积极为区域企业培训电子商务知识、协助兄弟学校开展电子商务兴趣班、为区内传统企业提供技术支持,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好评。
令人欣喜的是,从2010年开始,我校连续七年荣获浙江省中职电子商务技能大赛团体一等奖;同时,在杭州市电子商务专业网络营销大赛中,成绩稳居杭州同类学校前列。电子商务专业的学生连续四年全部就业,创业成功个案达20余人。
笔者:我们知道您曾长期从事学生德育工作,对于德育非常重视,在这方面,萧山二职有什么好的经验和做法介绍给大家吗?
李志良:中职教育的学生多处于青春期,个性突出,德育工作特别重要,也颇有难度。近年来,我们学校在政教处的统筹规划下,确立了以“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养成教育”为基础,以抓“责任教育,班主任、学生干部队伍建设”为重点的德育工作格局。路径上,我们强调“优化管理能力,注重团结协作;强化班级管理,注重班主任培训;内化常规教育,注重主次分明;细化德育活动,注重改进创新”。
学校将班主任列为德育工作的首位责任人,通过引领新手班主任成长,拓宽老手班主任的成长道路,形成了一支有理想、有爱心,肯吃苦、能战斗,勇实践、敢创新的稳定的班主任队伍,保障了学校德育管理能力的提升和可持续发展。其中,“巧英班主任工作室”申报成功,起到了很好的引领、模范作用。
我们以独特的“五心五会五负责”的责任文化为抓手,在全校开展了多项社团责任践行活动,丰富了学生的校园生活,强化了学生的责任意识。
我们还不断推进学生宿舍管理自主化,充分发挥学生干部的服务、示范、管理、反馈作用,让“安全、有序、整洁、舒适”的“更美寝室”发挥辐射作用。
总之,德育是一项需要巧妙渗透,注重日常的工作,我们将思政工作与学校技能文化节相互融合,开展了“欢GO”活动,深受师生喜爱;我们还对“学生出校门”等行为进行规范,力求将德育工作做细做实,在保证学生安全的同时,也成为了我校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笔者:感谢您能抽空接受我们的访问,在这里祝萧山二职越办越好,为区域乃至国家经济社会发展输送更多高素质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