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职学校而言,教、学专业技能是真正的重头戏。就中职文化基础课之一的语文课来看,教师教的质量与学生学的效果,相对来说还不尽如人意。结合日常的教学实践,笔者以为,要想从根本上加强中职教师教授语文课的效果、提升中职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就要坚持将语文课堂的四十五分钟时间还给学生,尽可能让学生多参与,教师精讲、学生多动,让语文课堂真正悦动起来。
课前五分钟:让语文课诗意地开始
课前五分钟,是语文课的序幕,利用、组织得好,可以将学生的注意力尽快拉入课堂中来,为下一步的学习做好铺垫。作为语文教师,要重视发挥课前五分钟的重要功能。笔者是这样做的:
一年级时,每次语文课课前五分钟,安排学生轮流上讲台朗诵自己喜爱的诗歌,“诗意”地开始语文课。要求是每个学生所选诗歌不能重复,朗诵要有感情,发音尽可能准确,并注意把握诗歌的节奏。在学生朗诵完毕后,由语文课课代表将诗歌统一抄写在专用的笔记本上,并记上朗诵的时间、朗诵者的姓名。这样一学期或一学年下来,就能积累厚厚的一本,学生隔段时间再来翻看自己的作品,也是别有滋味的。到了学期、学年末,教师据此还可以再组织个诗歌朗诵会,检验一下学生的进步。
二年级时,学生的语文学习进入了新阶段,基础也不同了。于是,语文课的课前五分钟就由“读”进入了“说”的阶段——学生轮流上讲台给同学们脱稿讲一个自己喜爱的小故事。要求是每个学生所讲的故事内容不能重复,讲述要尽可能流畅、生动。每个学生讲完后,课代表还会将故事统一记在专用笔记本上,并记上讲故事的时间、讲故事者的姓名。到了学期、学年末,教师据此再组织个故事会,来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给学生的语文学习留下与众不同的精彩一笔。
课中半小时:让学生全面悦动起来
课前五分钟进行“预热”、有了良好开端,就进入语文课文教学的全面“悦动”时间。在老师的号令下,学生翻查字典比速度,抄记成语比多寡,朗读课文比效果,解疑释惑比难易,一个个忙得不亦乐乎。这里尤其要注意的是,教师能不读的,尽量不读,让学生自己读;能不说的,尽量不说,让学生自己说;能不写的,尽量不写,让学生自己写。然后,在学生读、说、写的过程中,教师发现、纠正学生的问题,并进行必要的点拨。
为了提高学生读、说、写的积极性,解除学生的顾虑,刚开始的时候,笔者规定——语文课中的读、说、写,凡自觉、主动参与的同学,不论对错、好坏均可以得到老师的奖分;学生在课堂上站起来回答问题,不需举手、不需经老师许可,回答完毕后,自己马上坐下、不需经老师示意。因此,笔者一旦说要“请一个同学来读一下课文”,就立马出现整班学生齐刷刷自觉站起来读的场面;笔者只要说“请一个同学上讲台在黑板上听写词语”,就立马出现很多学生冲上讲台积极占位的情景。这样把语文课堂还给学生,真正使学生成为主角后,教师教得惬意、学生学得愉快。
最后几分钟:让学生自己“收割”
利用课堂教学结束前的几分钟时间,来进行小结、复习、巩固、提高,是课堂教学的一个基本的、必要的环节,是教师组织教学通用、常用的做法。但是,怎么进行小结、复习?如何巩固、提高?不同教师的做法也是千差万别的。笔者的学生就非常高兴地将语文课最后几分钟自喻为“我的收割季”,因为笔者的做法是,并不像很多老师那样在上课结束前花一些时间自己小结本课内容,而是把时间留给学生,让学生自己来说一说本人在本堂课的收获有哪些,比如,讲讲自己记住、理解了哪些词语,明白了什么道理,或者说说自己还有哪些没有解决的问题等。通过这样的方式来小结、复习,进而巩固、提高,让学生自己来“收割”,很受学生欢迎。
学生的“收割”行动还体现在最后几分钟的“当堂背诵”活动中。最后几分钟,大多数时候是学生的“悦读”时间。笔者要求学生在老师面前当堂背诵课文中的精彩语句、段落,甚至全篇文章。尤其是篇幅短小的、精美的诗文,笔者更要求学生当堂全文背诵,并根据背诵内容的长短、难易程度及背诵结果,给完成背诵的学生确定奖分的高低。而学生也常常不会让笔者失望,非常乐意地、争先恐后地来争这个奖分。对于背诵表现特别突出的,笔者还特别地当堂、公开、口头授予其“才子”“才女”“背诵能手”等荣誉称号。在这样的措施激励下,有的学生“鬼精灵”,甚至抢在笔者教授某篇课文前就把课文背下来了。学生背诵课文的自觉性、积极性如此高,当然也是笔者乐见的。因为笔者回顾自己的学习生涯,深深体会到,学习语文其实是从朗读、背诵开始的。书读百遍,其义自现,自己受益最大的,倒不怎么是老师滔滔不绝、口若悬河教给我们的,而多是老师要求我们背熟了的。
(作者单位:湖南省衡阳幼儿师范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