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扩“量”到升“质” ——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 推进职业教育发展

作者:丁金昌 来源:光明日报 发布时间:2018-09-13 阅读量:0

2018年是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在这关键时刻,我们迎来了全国教育大会的胜利召开。这次大会为职业教育指明了方向,理清了思路,必将引导职业教育走上高质量发展的历史新征程。

职业教育为全面小康作出积极贡献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做出的一系列重大决策和工作部署,为我国职业教育发展指明了方向,成为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强大推动力。现在我国职业教育年均向社会输送1000万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90%以上,职业教育为我国决胜全面小康做出了积极贡献,取得系列重大成就。

职业教育服务区域产业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性凸显。目前,职业教育已经开设一千多个专业,近10万个专业点,基本覆盖了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建成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职业教育体系。在现代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等领域,一线新增就业人口中70%以上来自于职业院校。职业院校不断加强对贫困地区弱势群体的帮扶,充分发挥了职业教育精准扶贫作用。

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办学模式的特色彰显。我国职业教育已经探索建立了一套具有中国特色的行业指导机制,现有56个行指委,涉及的行业基本覆盖国民经济中的所有门类,覆盖中高职全部专业大类;探索建立了集团化办学体制机制,推动我国职业教育向多元主体协同发展;切实提高了学生培养的针对性和适用性。

职业院校专业课程师资等内涵要素建设的成效显现。随着现代职业教育质量提升计划、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工程项目等实施,打造了一批骨干专业、课程和师资,具有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国家教学标准体系框架基本形成,职业院校办学活力和发展能力持续增强。随着不断拓展与深化国际合作与交流,中国职业教育正以更加开放和自信的姿态,积极探索服务国家发展,为世界贡献中国职业教育的经验和方案。

服务发展 促进就业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进一步指明了新时代我国教育事业前进的方向,强调坚持把优先发展教育事业作为推动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发展的重要先手棋,“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长大后能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要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贯穿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各领域”。

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为我们做好职业教育提供了重要遵循、重要依据,我们要应势而谋,提高站位,奋力办好新时代职业教育。

开启新时代职业教育新篇章。全国教育大会指明了职业教育发展方向,明确了任务,提出了要求,我们要以改革创新的思路,谱写好职业教育新篇章。一要系统推进立德树人,以习总书记指出要在坚定理想信念、加强品德修养、培养奋斗精神、增强综合素质上下功夫,围绕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精准把握人才培养基本规律和思想政治工作要求,坚持服务发展、促进就业的办学方向,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二要突出前瞻性,要增强教育服务创新发展能力,培养更多适应高质量发展的各类人才。根据区域产业新发展的要求,深化专业内涵建设,推动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再深化、再突破、再出新,建设一批高水平职业院校和专业。三要突出开放性,按照习总书记强调要扩大教育开放,同世界一流资源开展高水平合作办学。以国际的标准来推动我国职业教育,坚持将中国特色和国际标准有机结合,把先进国家职业教育发展经验与解决我国现实问题紧密相连,集中力量建设一批有国际影响力的职业院校,大力提升职业教育的国际话语权,提升国际竞争力。尤其在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倡议中彰显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自信,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中国职业教育方案”。

更加重视树立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职业院校办学的最大的利益相关体是学生,需求导向除了以产业需求为导向外,应该树立起以学生的需求为导向。高职院校生源复杂,存在着严重的不平衡性,更应该关注生源的差异性,把学生擅长的一面挖掘好,让每个学生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一要推广选择性教育,注重因材施教,提倡扬长教育,实施多样化人才培养,真正把学生的潜能开发出来,使之成为某方面职业的骨干人才。二要改革教学模式,使教学形式更加人性化、多样化、艺术化,职业院校的老师要科学设计课堂教学,积极探索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不断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三要教师客观公正地评价学生,既要看到学生的不足,更要看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需要,激励学生的学习动机。

推进新时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职业教育要密切联系行业企业,直接服务实体经济发展,是职业教育的鲜明特色,也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强大动力。职业教育要适应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必须提质升级。一要更加重视中高端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加大技术教育在人才培养中的比重;二要把更多的资源配置和工作重心转移到内涵建设上来,大力促进职业教育内涵式发展,全面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着力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三要加大技术研发力度,聚焦提升社会贡献度,实现大量的技术创新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高职分会会长、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院长 丁金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