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范学术造假,不妨引入大数据分析

作者:杨红星 来源:蒲公英评论 发布时间:2017-07-19 阅读量:0

记者从河北省教育厅了解到,今年全省高校、中等职业学校等单位的职称评审在突出教师职业道德、能力素质和业绩贡献的同时,将严格职称申报诚信制度,对弄虚作假、剽窃、抄袭等学术不端行为,实行学术造假“一票否决制”,并记入诚信档案和失信黑名单。(7月15日新华网)

实行学术造假“一票否决制”,初衷的善意毋庸置疑。但关键是要采取实实在在的措施推行这项制度的落地落实,见真章、真问责,而不能只是在口头上吓唬人,或者对个别造假者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让这个貌似严厉的制度设计,沦为“稻草人”或“纸老虎”。

从传统的评审过程来看,对职称评审材料的审核是一件比较折磨人但又极其重要的事。面对动辄成十上百的论文、专利、著作、课题等研究成果,材料审核者难免眼花缭乱,甚至偶有疏漏。能否把假成果拒之门外,这一关又的确很关键。传统的做法,主要是靠人工,一个个核对,一项项审核,费时费力,效率较低,而且容易出现“漏网之鱼”。

当务之急,是加大对信息技术的挖掘和利用力度,建立完善成果数据库。将所有人的各类成果分门别类地纳入到这个数据库中,不在数据库里的一般不得作为参评成果,防止个别人私自造假、滥竽充数。如果偶有遗漏,没有及时录入数据库的真实成果,可以特事特办,另行单独审核。但不管怎样,有了这个公开透明、权威可信的数据库,材料审核部门就能够快速高效地统计出参评者的学术成果情况,不必再为浩如烟海的一摞摞纸质材料而犯愁和焦虑。

在此基础上,还要加大对参评成果的学术鉴定力度,不仅鉴真伪,而且鉴水平;不仅鉴水平,而且鉴品质。从现有的职称评审体系来看,重刊物档次,不重论文本身质量,重项目层次,不重实际效果的表面化现象仍然存在。面对上报的一摞摞成果材料,有限的审查者往往只能停留在对这些成果本身级别和层次的鉴定上,而对其真伪乃至成果本身的水平,实难评判。对此,一要评判成果本身的真伪,二要看成果与作者是否匹配。有些成果是真的,但非署名者本人所有,这一点尤需详加辨析。

对于事关教师切身利益的职称评审,要切实把住、把好材料审核关,切不可让弄虚作假者蒙混过关、侥幸得利,更不能让踏实治学者吃亏。否则,将会挫伤那些踏踏实实做学问的老师的工作动力和热情,甚至会形成令人不安的破窗效应和连锁反应,使人们对学术造假不以为耻,反以为荣,那也将是对学术造假“一票否决制”的极大讽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