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坚守职业道德,幼儿教育才会健康发展

作者:谷锦燕 来源:蒲公英评论网站 发布时间:2017-12-07 阅读量:0

2012年,教育部颁布了《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旨在促进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幼儿园教师队伍。《标准》从专业理念与师德、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3个方面阐述了幼儿教师应该具有的专业素养。在专业能力方面,充分体现了幼儿园“保教合一”的工作特点。若幼儿园组织教师认真学习《标准》,那么他们对自己的工作要求应该有非常清晰的认识。

只可惜,如今时有虐待儿童事件被曝出,我们不禁要问,是什么原因让本应和蔼可亲的幼师铤而走险,对年幼的孩子下手?这些教师的师德究竟在哪里?事发幼儿园平时对教师的监管和培训学习做到哪一步?不适合做幼师的人为什么能进入幼师队伍……

《标准》中排在第一位的就是师德与专业态度。幼儿园教师面对的教育对象是身心发展迅速、可塑性大,同时易受伤害的幼儿,他们更需要富有爱心、责任心、耐心和细心,热爱幼儿,并能给予幼儿精心呵护和教育培养的教师。因此,需要对幼儿园教师的师德与专业态度特别重视。一旦这些方面出了问题,将给孩子们的成长带来严重的成长阴影。

首先,是教师的专业性不够。幼儿教师如果对自己的工作没有正确的认知,缺乏基本的爱心、耐心和责任心,是干不好这项工作的。孩子们来自于不同的家庭,脾气、秉性各不相同,生活和学习习惯也不尽相同,教师既要做好教育工作,也要做好保育工作,需要一定的技巧。如果没有专业知识作引领,他们会被日常的杂事拖进去,不能真正了解和懂孩子,日久天长,就会产生严重的职业倦怠和暴躁情绪。

其二,家园合作的缺失。很多时候家长和教师在孩子教育上由于缺乏必要的沟通,偶尔会出现分歧甚至冲突,导致幼儿园教育与家庭教育脱节。家园合作不通畅,势必会使教育孩子的效果事倍功半,大打折扣。

其三,教师对自我要求的放松。教师队伍中,绝大多数是合格的,只有少部分人教师对班上的孩子漠然、不关心。平时看管孩子依靠打骂、恐吓等简单粗暴的手段,时间长了,就形成了情绪波动,心理逐渐扭曲,没有合适的宣泄途径,就对幼儿下手,发生极端事件。

其四,教师工作量与工资待遇不成正比。很多幼儿园合同制教师工资较低,较大的工作量与低收入、低地位形成了强烈的反差,会让一部分人心理失衡。

要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幼师队伍,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

第一,国家需要尽快出台相关法律条文。在今年的两会期间,有人大代表就提出议案,呼吁国家立法机关尽快出台学前教育法,以法律的形式来规范学前教育,这将对学前教育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

第二,政府教育部门继续加强投入和监管。自制定了三年行动计划以来,学前教育有了长足的发展。不管是资金的投入和检查督导工作,都做得很到位,而下一步就是要尽快提升学前教育质量。有豪华的园舍,不一定就有高质量的教育。要加大对幼儿教师的培训力度,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让教师也能从职业发展中体会到幸福感,从而走上良性循环的道路。

第三,大中专院校培养幼师时需要进行心理测评。幼儿园的工作比较繁琐,教师在日常工作中难免产生焦躁情绪。因此,大专院校面试时可以加上心理测评,对于一些不适合干此项工作的人,通过及时劝退来消除长远的不良影响。

第四,幼儿园要实行人文化管理。幼儿园女职工占绝大多数,她们身上承担着多种角色,承担着来自家庭和单位的双重压力。幼儿园应该理解教师的工作压力,及时发现问题,及时疏导,让教师们开心工作,以良好的心态投入到工作中去。

第五,教师要学会以正确的方式宣泄不良情绪。人无完人,教师要自觉提高自己的道德水平和心理抗压能力。当情绪不好时,要找到合理的宣泄途径,万不能拿孩子当出气筒。

有专家提出,一个人只有走上专业发展、研究的道路,才能越来越爱自己的职业。当教师有较高的师德水平和专业水平时,就不会感到教育孩子是一件痛苦的事情,而能看到孩子行为背后蕴含的巨大教育价值,和孩子们一起快乐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