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温暖的情怀做教育——2017,我的支教笔记

作者:朱颖 来源:洪江区岩门中心小学 发布时间:2018-04-10 阅读量:0

当金秋的风吹过原野的时候,我离开了待了多年的幸福路学校,开始了新的征程。心中除了对原学校的不舍,更多的是对新工作新环境的期待和向往。依稀记得最初踏入学校的那一刻,心中的宁静与美好——学校坐落在村落之中,背靠着田地,远处是绵延的山,偶尔还能看到山上孤零零的树影。学校里面整洁、宽敞,一切显得淳朴自然。我的心中几乎就是在那时起,升起一个小小的愿望:放下浮躁,静静地和我的孩子们在一起,和他们共度一段好时光。

入学之初,我被分配到一年级教语文。还记得刚踏入教室的那一刻,孩子们用好奇和探寻的目光看着我,我亦用温柔和亲昵的眼神回应着他们。几天下来,班里的情况我已经了如指掌:班上21个孩子里17个孩子是留守儿童,绝大多数孩子还是双留儿童。留守儿童最缺的是什么?是有温度有尺度的爱,是有规矩有方圆的管教。他们会在上课期间自顾自地跑去厕所;他们会把纸屑随手扔在教室的地上;他们会在课堂上用方言和我对话;他们会在其他小朋友答错问题时哈哈大笑;他们会把作业本当图画本信笔涂鸦;他们会把鼻涕抹的到处都是;他们从不会一字不漏地完成好家庭作业……

我在慢慢地适应着这群孩子,同时也在思考:短短的一年时间,我要怎样去教育这些孩子,怎样去改变这些孩子,怎样尽我所能让时光在努力中变得有效。突然想起作家大冰在《乖,摸摸头》里关于支教的论述:“在‘支教’这个词里,主角应该是孩子们才对,他们没有必要去做你某段人生故事的配角,也没有义务去当你某段旅程中的景点。”是的,我们应该是成就彼此的关系,我用自己的付出牵手他们走在人生的启蒙路上;他们用自己的纯真净化我的教育情怀。我带着这些属于我的“花儿”,行走在教育的路上,一路洒下芬芳。

曾俊是我在一年级众多孩子里记住的第一个孩子。记住他,不仅仅因为他喜欢欠作业,还因为第一天上课时,我给孩子们讲数学绘本故事时他看到多媒体上美丽的画面后惊喜超常的样子,大呼“老师,那里面的老虎会跑出来吗?”,全班哄堂大笑。他懵懂地看着大家。课后才从班主任老师那里知晓:他从小就没了妈妈,妈妈因为嫌弃家里穷,弃他而去。他爸爸当时也不过才20来岁,哪挑得起这样的重担,索性把曾俊扔给年迈的太婆,外出打工去了。可想而知,这样的孩子,是孤独而胆怯的,是封闭而又自卑的。听其他老师说,曾俊当时来读幼儿园大班的时候,别的孩子做操时,他的两条腿绷得笔直,当他听到广播里音乐响起,吓得跑到一边的升旗杆紧紧地抱住,那么多人的场面,把他吓到了,他的世界,一向都是只有蹒跚的太婆啊!我提议班主任老师和我一起去他家家访。

记得那是个阳光正好微风不噪的下午,我们和曾俊走在他日常回家的路上,似乎走了好久,我们每次问他还有多远,他总会抬起脸涩涩地回答:就快到了。大概走了三四里路的样子,我们来到一个渡口,乘船过河再步行了大概两三里,终于到了。似乎绕过了九曲十八弯,出现在我们眼前的曾俊的家,是一处矮小的木房,简单的两间房里陈设着最基本的生活家具,房里很多瓶瓶罐罐堆得杂乱无章,太婆正在门外整理柴火,见我们来了,客气地感谢我们能送曾俊回来,然后并没有过多的言语,自顾自地做着手头上的杂事。曾俊则紧张地站在一旁,不知所措。我让曾俊带我进去看看他写作业的地方,他把旁边的小房门推开,我顺手扯开了门边的电灯线,昏黄的灯光下,房间里一张陈旧的小床,一把上了岁数的椅子,一张长凳摆在椅子的前面,我猜想这也许就是曾俊的书桌了。门的右边,是一个掉了漆的五斗柜,上面贴的是已经看不清画面的日历画。门的左边,一排排坛坛罐罐七零八落地散放着。这就是整间房子的陈设。我突然有点责怪自己的粗心和莽撞:家访前没有做好准备就贸然闯入。我和年轻的班主任老师交换了眼神,彼此心中都明白此刻心中的感受。牵着曾俊的手来到太婆面前,我们坐下来和不善言辞的太婆寒暄,听老人讲她细碎的家常。她说曾俊的爸爸每年会回来两三次,每次回来会给他们带生活费,她现在身体也还行,曾俊的爷爷也在外面做事,这几年也走不开,没有奶奶没有妈妈,这孩子也是命苦。学习就只能靠他自己了,哪种虫蛀哪种木头,大字不识的她也没有办法管那么多啦!

所以,这样的孩子,你就不要要求他会完成家庭作业了。没有学前识字,没有读过一本绘本,没有晚安故事,不知拼音为何物,不认识那些蝌蚪般的数字,没用过笔,没看见过电脑……也许,不知道这个世界上,还有一种最让人温情的爱就是母爱。我和班主任老师离开曾俊家时,太阳渐渐西垂,我们各自走着,各自思考着,不长的几里路似乎走了好久好久。

其实像这样家庭有困难的孩子,我所教的一年级里还有很多。当然,这种困难,并不是单指经济上的困难,更多的是陪伴上的缺失,学习辅导上的吃力。我调整了自己的教学步伐,课堂上慢慢来,尽可能地照顾那些思维慢一些的孩子,我心疼他们,我知道他们当中大多数孩子除了我,除了我们这些任教的老师,回去只能完全靠自己行走在学习的道路上。课堂上,我愿意为了他们当中的某一个孩子而停下预设的流程,可能就是期待他(她)张开嘴巴,发出哪怕是一个简单的音节,哪怕那天有听课的老师在,我也会这样;一篇课文的教学,我仅仅读通课文往往都需要一个课时,再加上生字的识记和书写,课文的赏析,没有三个课时根本就完不成,这还不包括作业辅导。这就是支教和原学校教书最大的区别感受:支教,你会觉得孩子的学习,是你和孩子的事情,没有第三者,你主导,孩子跟着你的步伐前进;而在城里,你会觉得在你的身后,有一大帮天使在帮助你,那就是家长的力量。课后,我会从包里掏出从家里带来的糖果,塞进他们的手中,跟他们分享进步的喜悦;中午,我会叫上一两个孩子来到办公室,单独辅导,给他们题目做对的作业本上画上大大的笑脸,红彤彤的一百分;阳光普照的日子,我会带上他们来到操场,到草堆里找到迷路的小青蛙,玩各种简单有趣的游戏,然后臭美地拍照;我不再允许自己像以往那样好强,处处争第一,时时比成绩,我的目光更多的是理解,我的脸上洋溢的更多的是微笑。我看到的是他们点滴的进步,我每天为他们微小的努力付出而默默加油,为自己的心怀善念而释然开怀。

如今,一个学期已经过去大半,我带着我的这21朵花儿慢慢地前行在启蒙的路途中,洒下一地芬芳。常常在他们埋头写作业的时候静静地看着他们,看着教室窗台边的花儿在风的吹拂下吐露芬芳,看着教室外穿过操场的不远处群山如黛,就想起了张晓风的那句话:树在,山在,大地在,岁月在,我在,你还要怎样更好的世界?

是哦!这已经是最好的世界,在一个角落静静地教书,脚踏实地地耕耘,心中却怀揣仰望星空的梦想。记得在家长会上,我跟家长聊天时说道:我们之间的缘分或深或浅,只有一年,一年的光阴似白驹过隙,让我成为他们人生路上的启蒙之师,何其有幸!我能做的就是似春风细雨,润泽他们,给予他们爱和力量,让他们在这份最淳朴的爱中收获善良和坚强!珍惜每一天和他们相处的时间,我会带上努力,带上鼓励,静待花开,感受风过花香。

用温暖的情怀做教育,我就是最幸福的老师!

(作者:洪江区岩门中心小学 朱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