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教学 耐心育人 终身学习——浅谈如何成为一名优秀的老师

作者:张丹 来源:山西省运城市海仓学校 发布时间:2018-07-28 阅读量:0

今年3月份,我有幸参加了“加强师德师风建设 做新时代党和人民满意的好老师”的网络培训。每一次的培训与学习,都让我更深刻地明白:一个优秀的教师,应该是终生学习者,并且是“领导型的学习者”。他们在用自身的学习热忱带动学生们的同时,也在感召和启发着同行者。

一、用心教学:“没有爱,便没有教育”

2004年,我师范学院毕业,成为了一名人民教师。起初的教学让我仅仅感受到:“教学,就是传道授业解惑!”至于学生成为一名什么样的人,不是我的思考范畴。所以,我所带的班级成绩总是在同年级班级中名列前茅。我也喜欢做领头羊的感觉!我一致认为,我是为成绩而教的教书匠。直到2013年,我开始教小学,尤其在2017年有了自己的孩子之后,我重新认识了“教育、教学”。张红专家的一句“用心教学”深深刺痛了我。我有着14年的教龄,但是我“用心”的教龄又有几年呢?教育不是简单的传道授业解惑,而是在育人的基础上教授知识。所幸有解萍主任的教材解读,周灵梅校长的诵读,张金芳老师的教材处理,李晶老师的写作,连老师的识字,包括一直对我严格要求的恩师杜鲜丽老师的独特文本的解读,才让我深深的明白:只有一个拥有自由思想和探索精神的老师,才能创造性地研发基于儿童需求的课程。这让我想起了读师范时崇拜至今的两位老师,我的哲学老师和美学老师。他信手拈来的故事、案例,出口成章的名言警句让我觉得哲学竟然这样的有趣,并让我爱上了原本枯燥的哲学;她妙语连珠的讲解,脱口而出的诗词,让我对美学有了新的认识。因为喜欢一名老师,我逐渐地对这门学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以至于我曾在毕业时的美学论文《七色眼球看世界》获得了最高分以及老师的最高评价!然而,执教后的我,却成了为成绩而教的教书匠!

自从成为了一位母亲之后,我深刻地明白:每一位孩子都是一个灵动的生命,生命的花朵能否开得奇艳芬芳,我们教师在他们的生命长河中占有一定的比重。人们常把母爱视为世界上最纯真的感情,因为母爱是无私的,只有教师给孩子的是母亲般的爱,才能让孩子真正感受到爱的教育。

二、耐心育人:“心的沟通,爱的升华”

爱孩子,才能爱教育;爱教育,才能乐于奉献。这种对教育事业和对学生的爱使我在工作中以身作则,恪守纪律。

热爱学生是每个教师的天职和美德,是教师心灵美的主要表现,也是做好学生教育工作的前提,没有爱就没有真正的教育。人们常把母爱视为世界上最纯真的感情,因为母爱是无私的,教师给孩子的就是母亲般的爱。我喜欢和孩子们在一起,喜欢和他们一起说话聊天,喜欢和他们手拉手一起做游戏……孩子们的眼睛告诉我,他们信任我,他们喜欢我!我的班级中有个叫张樊宸正的孩子,因为他爸爸常年在国外工作,他从小由奶奶和妈妈带,因此孩子性格和别的小朋友有很大的出入。他喜欢被表扬,却容不得别人说他一丁点的不好。在纠正他的错误时,我就特别注意发掘他的优点,进行正面诱导。虽然他上课小动作也比较多,但是学习却非常的认真。课下,我经常找他一起谈心,起初孩子对我有很大的戒备心理。时间久了,突然有一天,他对我说:“老师,你不仅长得漂亮,还很关心我,我喜欢你,喜欢上学,喜欢上你的课。”现在,他每天都在为做一名遵守纪律,学习认真,品学兼优的学生而努力着。每一位孩子都是家长的宝贝,在我的眼里,他们也是我的宝贝,我喜欢称自己是他们的代理妈妈,我爱他们!

三、终身学习: “爱的教育”

萨拉·布朗·韦斯林说过:“我是一个终生学习者。我心目中的优秀教师不会以专家自居,而是永远让自己保持初学者的姿态。”今天,在这个人才云集的学校,我一直在默默努力着。在阅读完《小学语文文本解读》《成功无捷径》《不做教书匠》《最好的方法给孩子》《让孩子踏上阅读的快车道》《窗前的小豆豆》等书之后,我的精神渐渐明亮起来。

我也由衷地感叹:我是幸运的。自从毕业一路走来,我的身边一直有贵人帮助,指导。感谢他们,不仅给了我一次次的学习机会,还让我茫然的心灵充实起来,我也更加明确自己未来的道路将何去何从。

让我做一名具有心灵力量的教师吧!我要把自己的人生信念和人生价值锁定于教育,在现实的妥协中始终坚守着教育的理想。不论教育的现实与理想之间有着怎样的矛盾,我坚信:只要理想之光不灭,就一定能朝着教育的理想境地前进。

让我做一名具有情感关怀的教师吧!孩子们是稚嫩而敏感的,教师接手每一个孩子,就要和孩子们建立初恋般的美好感情。有了这种美好,有了这股情意的源泉,教育就会产生神奇的力量,学生和教师之间的感情就像不断涌动的涓涓溪流。

让我做一名具有人格熏染的教师吧!教育是一种影响,而人格是一种熏染。

让我做一名具有文化气质的教师吧!教师是先进文化的代表,只有不断地读书,把读书化为生命的一部分,才能走在文化前沿,才能提高自己儒雅的文化气质。

让我做一名具有实践智慧的教师吧!教育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工作,教材只是一个例子、一个样本。我们应该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创造出更符合学生的学习特征以及自己的教学个性的课程,从而成为一名人智慧象征的教师。                             

(作者:山西省运城市海仓学校 张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