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彦旭:诗意地行走,耕耘在教育园地

原创:董彦旭 来源:中国教育干部网络学院 发布时间:2019-05-28 阅读量:0

董彦旭是天津市青年教师的一面旗帜。他是天津市未来教育家奠基工程二期学员、天津师大硕士生导师、天津市中小学“265农村骨干教师培养工程”、天津市优秀校长工程科研指导教师。获全国教育创新优秀教师、天津市科研先进工作者、天津市优秀德育教师、天津市十佳青年教师、天津市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并获得天津市委银质奖章一枚。先后参加了“心理教育与学科整合”等9项国家级、市级课题的研究。主编和与他人合著编写了29部共五百余万字的教育教学专著,先后参加了“心理教育与学科整合”等9项国家级、市级课题的研究。主编和与他人合著编写了29部共五百余万字的教育教学专著。2012年,《中国教育报》和天津市教委联合主办了“董彦旭教学思想展示交流会”,交流会得到了中国教育学会顾明远会长的大力赞扬。《课堂教学“心”主张》《心灵互动的德育》《教育的诗心守望》,分别由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他的头上有不少的桂冠,他的身上集中了很多光环,而给人印象最深的是他诗意地行走、耕耘在教育园地,这是他独树一帜的创举。

一、教育柔情,一瓣心香一瓣荷

他入选天津市未来教育家奠基工程培训班,获得天津市十佳青年教师、天津市师德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他给人的印象是文质彬彬,待人异常热情谦虚。他曾用一首小诗表达自己诗意地行走的心志:

一首小诗蕴含着丹心从教的心灵感悟,

一段宋词见证着谆谆乐教的爱生情怀,

一席平凡的诗意对话抒发着创新兴教的誓言,

一组教育的诗心特写折射着科研强教的眷恋。

教育走近诗意的心灵,就能倾听学生心灵的跳动;

教育走近诗意的情感,就能感觉奉献教育的感动;

教育走近诗意的智慧,就能捕捉求索真理的脉动;

教育走近诗意的科研,就能激起助推教改的冲动。

关注诗意的教育,请体会教育的神圣;

关注诗意的学生,请体察学生的纯真;

关注诗意的课堂,请体验课堂的多彩;

关注诗意的教改,请体悟教改的艰辛。

二、扬帆教改,一泓秋水一泓波

陶行知先生说:“假如你有两块面包,你得用一块去换一朵水仙花。因为面包是身体的粮食,水仙花是灵魂的粮食。”诗歌就是真正的“灵魂的粮食”。陶行知先生还说:“我们要把育才办成一个诗的学校……我要以诗的真善美来办教育……使每个同学、先生、工友都过着诗的生活渐渐地扩大去,使每个中国的人民、世界的人民,都过着诗的生活。”

董彦旭认为:“校园是诗歌天然的牧场。”他说:“校园生活本身的诗意与纯净,给青春的心灵涂抹了一层天然的诗意土壤,诗歌可以护卫他们的精神空间,为他们提供一个放飞心灵的诗性的精神家园。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滋润学生心田的正是诗中的真、诗中的善、诗中的美。诗歌能滋润学生的爱心,培育了学生的正义和批判情怀,也给了学生诗意般的人生追求。”

董彦旭还认为:“诗意是课堂教学的灵魂。”他说:“课堂,应该诗意地栖息或永驻在艺术及创造的殿堂。从现代文明意义上来说,诗意是课堂教学的灵魂。”他说,“优秀的诗歌往往凝聚着诗人对美好未来的憧憬,闪烁着充分诗意化的理想。”他认为:课堂中的诗歌渗透能培植学生崇高的理想;课堂中的诗歌渗透能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课堂中的诗歌渗透能提高青少年的语言艺术水平。

董彦旭教育新视点是“德育,诗意地栖居。”他说:“诗意地生活,是一种对人间、对世界怀着美好的愿望和情感的生活,是远离粗俗、鄙陋、愚钝,走向精致、高雅、聪慧的生活。它能使学生拥有文化的、精神的、心理的、内在的、主体的体验,使学生生活在精神的自由、心灵的和谐之中,生活在艺术的、诗意的氤氲之中。”他说:“把诗歌引进德育,也就把一种美好的感性的生活融入了青春的生命中。诗性德育,是德育的崇高境界。心灵互动的德育,在这儿追寻真,追寻善,追寻美。他主张:德育是整个教育的灵魂,诗意的德育是新时期的每一位教师都应当努力追求的理想境界。一个理想的教师,要有激情、有诗意。他应该是一个天生不安分、会做梦的教师。”

三、吟诵德育,一池碧叶一池影

所谓“诗言志”“有第一等襟抱,第一等学识,斯有第一等真诗”。叶燮说,“诗是心声,不可违心而出,亦不能违心而出”,“志高则其言洁,志大则其辞弘,志远则其旨永。如是者其诗必传,正不必斤斤争工拙于一字一句之间。”董彦旭作了许多诗词,抒发对德育的热爱之情。

他洋洋洒洒一千二百余言写下《德育赋》:“……德育绵长,于斯益彰。百年修身大业,思之前程无量。洋洋乎,德育文脉绵亘;优优哉,现代理念交融。渐入佳境,打造现代德育航母;不由恒蹊,开启未来教育长征。人才卓越之德,本于教育;教育和谐之景,贵在品行。上承前辈之美德幽光,自强不息,递传孔丘盛名;下启学子之聪明睿智,与时俱进,智慧阳光烛照心房。美哉!德育!祝万千学子和谐成长,愿辉煌德育蒸蒸日上。”

他还写出《班主任赋》《教师赋》《科研赋》。这几篇赋文采斐然,气势磅礴,洋洋洒洒几千言,让人振奋,激人奋进,我为他的追求与才华而感奋不已。

以诗词吟诵德育,在全国恐怕也是第一人。

四、诗意课堂,一路风光一路歌

二十年前,担任班主任伊始,他观察学生的细微改变,并把这些改变和点滴的进步,化作一首首诗,汩汩流淌出来。

《朝中措·上课》“课堂内外好时光。百科飘书香。提升智慧无数,畅游知识海洋。 师生互动,和谐共进,共谱华章。三维目标齐聚,卓越课堂无双。”《点绛唇·下课》“笑声阵阵,课外活动乐无涯。文体叱咤。喜鹊满枝桠。小球挥舞,汗珠挂脸颊。高兴也。嬉闹玩耍。愉快度闲暇。”……随意的一首小诗,赢得学生阵阵掌声。这之后,每次在班级重要场合他都会穿插或引用诗歌,深受学生欢迎。渐渐地,读诗、赏诗、写诗的学生多了起来。怀着对诗意教育梦想的执着,在班级里发动了一场极具浪漫精神的诗歌梦想“众筹”行动,班里诗歌社成立了,还出版了《班级诗刊》。在这里,学生通过写诗,晒班级幸福、议班风班训、讲班级故事、展文明风采、秀未来梦想。

后来,因工作需要,董彦旭又被学校提拔为教研组长、年级组长、德育处副主任等一系列职务,他依然没忘记写诗。诗,已经成为他心灵的伙伴,精神的栖息地。

董彦旭几乎给他教过的每一届的每一位学生都赠送过诗歌,表达为师者的殷殷期望,拳拳热爱。例如,“《渔家傲·玉兔年高考赠文科班冯璐渔家傲》:玉兔给力赢高考。十年寒窗伊多娇。课间嬉戏且玩闹。自逍遥。人生学问勤学早。 求学路暮暮朝朝。实验学府风景好。冯璐学海弄春潮。更勤劳。金榜题名乐眉梢。”二十余年间,赠送给学生的诗词有上千首。

 他用诗词转化后进生。曾经有一名学生成绩极差,考试分数从未超过60分,而且上课经常迟到,有的任课老师认为他是朽木不可雕也。为了鼓励他求学上进,董彦旭填了一首词送给他,即《罗敷歌》:“校园自古书香地,学海泛舟。更上层楼。求学问道争一流。闻鸡起床勤学早,智慧尽收。人生无忧。成功曙光照前头。”没想到,这名学生第二天一大早就来到学校,把自己晚上填的一首词回送给董彦旭。《醉花阴词(和董彦旭“罗敷歌”词)》“阑珊灯火破春晓。勤奋知多少。恩师教诲深,愿景萌生,考场写文韬。人生路雄关漫道。学习自逍遥。课堂更耕耘,如此多娇,直把成功报。”董彦旭激动地告诉他:“这不仅仅是诗,更是你的心声,你的愿景。”这位学生脸上露出了笑意。董彦旭接着说:“诗贵言志,从这首词可以看出,你是非常有理想有追求的!”后来,这位学生奋发进取,顺利地进入了理想的大学。

诗歌,是董彦旭教育膜拜的一炷香,对教育礼赞的一奉茶,也是他静看教育人生的一种姿态。他的诗很“静”,但“气”很足。他的诗像他的人一样质朴、纯真,心系大美,又像老瓷器,不扎眼,耐看耐品,可以养师魂,也可以洗师心。他的诗极少剑拔弩张,也少慷慨激昂,只是以一种淡泊的心态去感悟一位平凡教师的朴素生活。他的诗恬淡静美,云淡风轻,能让人远离喧嚣,心灵安静纯洁。多年来,在班主任工作中,董彦旭老师因为有诗相伴,可谓一路风雨,一路心酸;一路阳光,一路缠绵;一路追求,一路梦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他与诗歌,一起走在教育路上。

   一个人,始终热爱班主任工作,教书育人,作为教师,他是成功的。一个人,始终坚持诗歌创作,成绩斐然,作为“诗人”,他也是成功的。一个人,选择了一种职业,也就是选择了一种生活状态,说到底也就是选择了一种境界。

 “天空中没有翅膀的痕迹,而鸟儿已经飞过”。但愿青年教师像董彦旭一样,诗意地行走,耕耘在教育园地,做痴情于教育科研的逐梦人,立志做学者型的、专家型的教师,要敢于走出学校、走向全国,勇于著书立说,谱写出最优美的心灵之歌、最壮美的教育诗!!

(作者:天津市实验中学滨海学校副校长 董彦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