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普通教师的教育守望

原创:刘国香 来源:中国教育干部网络学院 发布时间:2019-07-18 阅读量:0

640.webp.jpg

走进美丽的昌德镇中学校园,我们经常会看到一个熟悉的身影:简洁的衣着、干练的短发,脸上总是挂着幸福的微笑,他就是昌德镇中学副校长崔长富。从满头青丝到白发丛生,从民办教师到副校长,35年的教育生涯,给他留下的,除了岁月的印记,就只有他对农村教育事业的无比热爱,以及对身边每一个孩子都能快乐成长的无限期望。

梦想启航,躬耕三尺讲坛

1984年7月,走出高中校门的崔长富借着镇里招收代课教师的机会,以优异的成绩加入昌德中学,成为一名语文教师。

上班之初的几年时间里,他从徒步到骑自行车再到骑摩托车上班,每天往返40余里。雨天,他身上的衣服从头到脚被淋个透;雪天的“大烟炮”刮得睁不开眼,他一步一滑,两步一跤地赶到学校,从没有耽误过学生一节课。他深知:能从农村走出去一个孩子,凝聚着的是一个家庭几代人的期望,能为孩子们的进步和成长助力,是他最大的梦想。

崔长富曾经的学生、已经是某事业单位领导的王某常跟人说:“要不是崔老师,就没有今天的我。”王某由于家境贫寒,一度想要放弃学业,崔长富知道后,多次上门家访。“崔老师为了我上学的事,没少操心。几次登门做我父母的思想工作,鼓励我要好好读书,不要因为家境的困难而放弃学业。是他把一个曾经自卑的少年从黑暗中拉了出来,给了我继续读书的希望。”王某如是说。

这不是崔长富帮助过的第一个学生,更不是最后一个。如今,他已经是桃李满天下。当学生们回家乡探望他时,听学生讲着自己的成长和进步,他笑得两眼眯成一条缝,心里满满的都是幸福。

执着追求,守望满园桃李

在同事的眼里,崔长富就是一颗“螺丝钉”,哪里需要他就在哪里。1998年起,他开始承担学校的教学管理工作。学期初,教务教学计划的拟定与实施,他全程参与;学期中,校本研修、听课评课,他样样不落;学期末,成绩测评、工作梳理,他身先士卒。

2016年9月,九年级历史老师查出膀胱癌晚期,入院治疗。这一年,正是我市历史成绩加入中考总分的第一年。想到这个学期的课程刚开,初中六册教材内容还需归纳复习,教师紧缺等现状,崔长富主动挑起了这份重担,开始潜心钻研历史教学。2011年初,因家迁住校,9年来,崔长富把学校工作看成超越家庭的一份责任,把学校的发展视为个人的梦想和追求来对待,在周一到周四的非工作时间内,处理了数不清的学校事务。这种务实的工作作风受到了历任领导的肯定和赏识。

他就这样一直坚守着那份初心,默默守护着乡村孩子们的希望与梦想,为他们架起通往外面世界的桥梁。

担当尽责,筑梦美丽校园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及现代教学手段走进课堂,崔长富每学期都组织教师进行新课标下的教育理念、教学行为及教学手段技能等专题研讨。在狠抓常规教学,倡导教师用知识去解读教材、破解问题的同时,他着力培养业务精良的教师群体。借助校际联谊、“国培”、送教下乡等研修项目,他组织教师开展了集体备课、同课异构、课题研究、优质课观摩、交流、评选等系列活动,引领教师归纳出适应校情、学情的“自主学习、探究引领、分层训练”的教学模式,培养出多名素养过硬的地市级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如今,他带领中青年教师在“美丽课堂”建设之路上不断探索着。

崔长富用爱培育爱、激发爱、传播爱,让每一个学生都享受成功的喜悦。2009年,他教过的学生张绪刚在昌德镇中学成立“绪腾教育基金”,托付崔长富负责落实基金会的各项工作。多年来,绪腾基金共投入近20万元发展家乡的教育事业,有近千名师生得到奖励和资助。更重要的是,师生的道德品质经受了一次次教育、感染和洗礼,情系家乡、回报家乡的正能量在师生的身上得以传递。

回顾他的工作历程,我们发现,他时时以党员的要求约束自己,处处发挥着模范带头作用,把身心交给了学校,把爱心献给了家乡的教育。他多次获得“安达市优秀共产党员”“教育系统优秀教师”“课改先进个人”“德育先进个人”“网络研修先进个人”等奖项,跟荣誉比起来,他最骄傲的是见证了学生们的成长。

老骥伏枥,壮心不已。35年的风雨沧桑,崔长富依然初心不变。征程万里云鹏举,敢立潮头唱大风,他将始终站在教育高地上,守望着自己的理想,守望着那个甜美的梦,谱写着一曲平凡而卓越的人生乐章。

(作者:安达市昌德镇中心校 刘国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