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9月9日,在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致信与会教师代表,向全国广大教师致以诚挚问候,在信中鲜明地提出了教育家精神,从理想信念、道德情操、育人智慧、躬耕态度、仁爱之心、弘道追求六个方面阐述了教育家精神的内涵,并希望全国广大教师以教育家为榜样,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树立“躬耕教坛、强国有我”的志向和抱负,自信自强、踔厉奋发,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习近平总书记的致信,为新时代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指明了方向,为教师开展教育教学工作提出了更高的目标与标准,同时也给予了大家奋斗的方向、力量和智慧。
作为一线教师,除了认真学习领悟教育家精神的内涵,弘扬教育家精神外,还要脚踏实地地践行教育家精神。对一线教师而言,践行就是最好的学习与弘扬。那么,一线教师该如何践行教育家精神呢?
1.教师首先要真正理解新时代教师的内涵。教师不仅仅是一种身份,一个职业,更是一份事业,新时代赋予了教师“大先生”的理想与情怀,我们不能把“教师”仅停留在教书、谋生的层面,要坚定教育信仰,牢记“国之大者”,正确地处理好“小我”与“大我”的关系,把“小我”融入“大我”之中,以“大我”的理想引领“小我”的成长,将个人的教育生涯同国家前途、民族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心中有国家信仰,肩上有使命担当。
教师要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教育初心。教师要心怀“国之大者”,心有报国之志,忠诚于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在工作中坚决落实党的教育方针,不抱怨,不退缩,为把学生培养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奋斗终身,做一名党和人民满意的教师。
2.教师要不断加强自身道德修养。教师言谈要符合道德规范,话语要文明有礼,用专业的语言去教授学生,用生动的语言去启发学生,用高雅的语言去熏陶学生,用温暖的语言去感染学生,用真诚的语言去打动学生。教师对学生要做到言必信、行必果,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和引领。
教师要言传身教,为学生做好榜样。教师不仅要在课堂上以德立学、以德施教,站稳课堂,站好课堂,站美课堂,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践行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还要在生活中以德立身,洁身自好,时刻以高尚的道德品质和嘉言懿行影响学生,使自己努力成为“经师”和“人师”合一的“大先生”。
(作者单位:64团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