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教育家精神,蕴含着丰富的思想内涵,是对一代又一代优秀人民教师在长期躬耕教坛和育人实践中形成的理想信念、价值追求、高尚品格的集成凝练,也是我们努力成长为教育家型教师的行动指南。也许有人会说,我们只是普通的教师,不是教育家,教育家精神离我们很遥远。其实不然,所有的教育家都是由一名普通的教师逐渐成长起来的,他们也曾和我们一样,有过困惑,有过欣喜。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教育生活中,他们坚守着那份不变的初心,孜孜以求,诲人不倦,精益求精,乐此不疲,形成了自己的教学主张,培育了桃李万千,作出了卓越贡献。那么,我们一线教师如何将教育家精神融入平凡的教育教学工作中,让其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呢?
一、坚守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理想信念
理想信念是教师成长的基础,为师者,应始终把“立德树人”当做教育的根本任务。“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理想信念彰显了新时代人民教师的责任与担当。将小我融入大我,牢固树立“躬耕教坛 强国有我”的志向,踔厉奋发,笃行不怠,才能实现个人价值。把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落实到教育教学的全过程,把办人民满意教育目标和教师坚定的理想信念紧密结合起来,引导学生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要把培养学生的人生理想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为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二、培育启智润心、因材施教的育人智慧
教育是培养人健康成长的科学,教师是育人的“科学家”,只有能掌握育人钥匙的教师,才能找到育人的科学方法,才能达到让学生启智增慧的目的。同时教育又是一种启智润心的艺术,教师又是育人的“艺术家”,所以教师是科学与艺术,育人能力和教育智慧的集大成者。教师在面对学生个性和多元的教育需求时,要正视学生存在的“差异”,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也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个体生命,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都有着不同的秉性与爱好。有的禀赋超群,有的智商平平,有的喜欢唱歌,有的擅长体育,有的活泼开朗,有的腼腆羞涩……我们要针对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因材施教,智慧育人,培根铸魂,启智润心,让花成为花,让树成为树,让每个孩子成为更好的自己,让每个学生都能成长为身心健康、阳光自信、适应社会发展的未来建设者。让每一位学生都能找到自己的舞台,建立自信,并使之成为自己的发展优势。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成长为更好的自己,使每一位天性不同的学生都能够实现他们与众不同的人生。
三、秉持勤学笃行、求是创新的躬耕态度
“勤学躬耕”是一种严谨治学的态度,作为教师应该有一种持续学习的习惯和心态,有一种对新知识的追求和渴望,这是教师职业素养的基本要求。“笃行”是要努力践履所学,使所学最终有所落实,做到“知行合一”。“求是创新”是教师发展的核心素养,为师者,要善于学习新知识、新理论,善于解决实际问题,让孩子感受到知识的价值,从被动学习到主动学习。教师在教育教学中要始终秉持勤学笃行、求是创新的躬耕态度,为祖国的未来培育人,要培育适合中国未来发展的人,用教育的力量助推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早日实现伟大的中国梦。
四、筑牢乐教爱生、甘于奉献的仁爱之心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教育是一门‘仁而爱人’的事业,爱是教育的灵魂,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有仁爱之心的老师才能让学生亲其师,信其道。好教师一定是用知识感染学生,用爱心温暖学生,用身教影响学生。老师应该放下权威的架子,俯下身子和孩子平等交流,尊重他们人格,与孩子交朋友,用真情去点亮孩子的成长道路,用大爱去充盈孩子的生命。在奉献教育的同时也会收获自己的成长,用大爱书写教育华丽人生。
五、树立胸怀天下、以文化人的弘道追求
教师不仅要传道授业解惑,更要胸怀天下,放眼世界,立己达人,以文化人,教育引导青少年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融入到学习生活之中,从小立大志,明大德,长大成大才,担大任。“胸怀天下”体现在源远流长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中。“大道之行,天下为公”“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等,共同描绘了远大而美好的政治目标和社会愿景。作为教育者来讲,要有一种 “胸怀天下”深厚的民族精神与文化基因,才有可能培养出胸怀天下的学生。用自己对教育的热爱,去影响和感化并成就每一个学生生命个体,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生命也同样得以成长和升华,通过胸怀天下、以文化人的弘道追求,培养出有自理自立、自信大方、乐于助人、勇于担当和具有家国情怀的真好少年。
教育家精神从“道”和“术”有机结合的高度,深刻解答了“师者何为”和“何以为师”的根本问题,阐明了培养优秀教师必须遵循的为师之“道”和从教之“要”。日常的教育教学是弘扬教育家精神最丰沃的田野,是践行教育家精神最坚实的基地。我们要把普通的工作做得不普通,把平凡的工作做得不平凡,以最赤诚的情怀、最无私的爱心、最有力的行动诠释教育家精神,努力争做人民满意的好老师。这样的教育生活才会更有滋味,这样的教育人生才会更有意义。
(作者单位:63团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