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学生的良师益友

原创:朱熠奇 来源:中国教育干部网络学院 发布时间:2023-11-09 阅读量:0

通过参加海南省高校辅导员素质能力提升强化培训班(网络)·“高校辅导员素质能力大赛参赛指导”主题工作坊,我获益匪浅。

一、辅导员工作方面

辅导员老师是陪伴学生时间最多,相处时间最长,接触最多的老师,对学生的教育和帮助要做到有爱心、耐心、责任心和细心。回顾一年的辅导员工作,我遇到过各种各样的学生问题。我从刚开始的紧张无措到沉着应对,也成长了很多,更加体会到学生工作提前预警的重要性,在今后的工作中一定要吸取经验教训,在平常的班会活动中做到常提醒、常预警,尽量降低学生问题发生率。

二、思想政治教育方面

思想政治辅导员应明确自身的角色定位,作为思想政治辅导员应该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放在首位。要强化思想理论教育和价值引领,把理想信念教育放在首位。今后的工作应该扩展到班级每一位同学的思想政治教育,个人的谈心谈话中都应有意识地帮助同学们树立远大的目标。

三、辅导员作风与形象建设方面

在过去的一年中,没有出现过重大作风的问题,有的时候会有间歇性懈怠,出现迟到、早退等现象。在接下来的工作中,应该戒骄戒躁,遵守辅导员工作的要求和相关规章制度,树立良好的辅导员老师形象。

四、做好“问题学生”工作方面

一是没有问题学生,只有感受不到关注的学生。应对和化解“问题学生”的难题是辅导员工作中非常棘手而又不得不面对的工作。他们人数不多,但牵制了辅导员很大的精力。有些老师把存在很多缺点的“问题学生”当做“包袱”,往往会选择忽视、冷落甚至是歧视他们,在对待“问题学生”时,缺少耐心耐性,讲话会语中带刺,这些工作方式往往会给“问题学生”带来更坏的影响,把他们推到老师的对立面,导致他们破罐子破摔,故意跟老师对着干。单纯从成绩量化、日常表现等方面衡量,他们的确是最不可爱的学生,但他们看起来最不可爱的时候,正是最需要关爱的时候,错过了学生的一个教育机会,可能就错过学生的一辈子。学生的专业知识学习固然重要,但思想心智的成长、做人处事的理念更重要。我们在学生教育工作中,更应细心、平等、耐心地对待每一个学生,本着服务学生的态度,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二是发挥好家校联动协同育人机制,只有家校共同发力,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才能把孩子培养成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随着工作经验的积累,我从最初疲于应付“问题学生”的各种突发状况,成长到现在能够有预见、有对策地处理这些棘手问题,但真正的“立德树人”宗旨不能止步于此,做学生的良师益友也不是一句空话。其实所谓的“问题学生”并不存在,不能先入为主地将学生推到教育的对立面,冠以“差生”“刺头”这样的标签。只有转变工作思路,把管理、约束学生的职能转变为服务、引导学生,付出足够的爱心和耐心,通过漫长而系统的工作才能建立起师生中间友谊的桥梁,让学生感受到信任和关爱,进而使若干问题迎刃而解。转变一个学生是一个漫长而系统的工作,需要融入足够的爱心和耐心,用“师爱”去温暖、感化他,从而促使他主动认识并改正错误。

(作者单位:海南热带海洋学院艺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