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学校担任教务主任工作,在参与这次学校治理的网络培训之前,我心中对学校治理的理解还停留在一些表面的、不成体系的概念上。但随着培训的深入,我逐渐意识到学校治理不仅是一门学问,更是一种责任和使命。特别是经历了一边网络培训一边实际参与学校教育管理工作,我对学校治理这一议题有了更加深刻的体会。学校治理不仅关乎学校的日常运作,更涉及学校文化的塑造、教育质量的提升以及师生幸福感的增强。
此次培训,我一开始设定的目标是明确学校治理的内涵,掌握有效的治理策略,并能在实践中加以运用。经过培训之后,我对学校治理的看法有了根本性的转变。学校治理不仅仅是对学校日常事务的管理,更是一种对学校发展方向的规划和引导。它要求我们在尊重教育规律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实现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在培训过程中,我深入学习了学校治理的理论知识,同时结合案例分析,逐渐明确了学校治理的核心要素:决策的科学性、管理的规范性、师生的参与性,以及文化的引领性。
我深感学校治理是一门需要不断学习和实践的学问。以课堂管理为例,传统的课堂管理往往侧重于纪律的维护,而忽视了课堂的生动性和互动性。通过学习,我意识到,课堂管理应该是一种艺术,既要保证课堂的秩序,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学校治理的核心在于构建一个有序、高效、公正的教育环境。其中,目标设定是至关重要的。我们的目标不仅仅是提高学术成绩,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帮助他们成为有知识、有品质、有能力的新时代公民。这一目标的达成,需要我们构建完善的课程体系、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推动教育教学改革等多方面的努力。
在我看来,学校治理需要有一种以人为本的理念。我们不仅要关注学校的硬件设施,更要关注师生的实际需求。例如,我们曾经推出了一项教师培训计划,旨在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和专业素养。这一计划的推出,基于我们对教师队伍现状的深入分析,以及对教师个人发展需求的深入了解。通过这一计划的实施我们看到了教师们的成长和进步,也感受到了他们对学校治理工作的认同和支持。
同时,我认为学校治理还需要有一种“持续改进”的精神。我们不能满足于现有的成就,而要不断地反思、总结、改进。例如,我们在学校管理中引入了学生评价机制,通过学生的反馈来评估我们的工作效果,及时调整和改进。这种持续改进的精神,使我们能够不断地提升学校治理的水平,为师生创造一个更加美好的学习环境。
在我多年的教务管理工作中,我深刻体会到了学校治理的重要性和复杂性。我坚信,只有我们全校师生共同努力,才能真正实现学校治理的目标,为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贡献我们的力量。
未来,我期待我们的学校能够成为一个更加开放、包容、创新的学习社区,让每一个师生都能在这里找到自己的价值和发展。让我们携手并进,共同书写学校治理的新篇章!
(作者单位:宜春市教育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