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学校治理能力:制度、思政与师资建设

作者:尹健 来源:中国教育干部网络学院 发布时间:2024-10-18 阅读量:0

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深入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的决策部署,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以“质量、特色、贡献”为导向,积极构建持续激发创新活力和发展动力的教师评价、学生评价、用人评价体系,深入推进育人方式、办学模式、管理体制和保障机制改革,不断提升学校治理能力和人才培养质量。作为一名教师党员干部,对有效推动学校的治理能力有以下几点看法:

要想有效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就要有效地建立工作机制,加强学校制度建设,形成自我约束、自我规范的内部管理体制和监督制约机制,从目前学校的管理现状看,个别制度约束力差,形同虚设,要想有效推进学校治理体系完善,首先要从制度建设、制度执行等方面加强、让我校的全体师生在学校管理中都能直接感受到制度的约束力。

全面加强师生思想政治工作,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进“三全育人”综合改革,将思想政治工作贯穿学校教育管理服务全过程,尤其是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我校学生的核心素养。全面开展诚信教育,制定我校学生志愿服务制度,充分利用社会实践基地,积极开展针对性强和实效性强的实践育人活动。真正实现“三位一体”立体式教育网络,形成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体系。

提升师资团队的凝聚力,形成干事创业的师资队伍核心力量。首先,为了激发教职工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主动性,形成良性竞争,应当适当引进人才,发挥鲶鱼效应。合理吸纳优秀青年人才,利用其开阔的视野、前沿的技术、充沛的干劲带动身边人,充分发挥人才效应。其次进行人事综合改革,按照教师特性分系列管理。使教师人尽其才,充分发挥自身潜能,调动工作积极性,加强对优秀青年骨干教师的培养。优秀青年骨干教师培养是学校提升治理能力的有力支撑,对新进教师要制定培养实施方案,组建青年教师培养档案,由学校进行统一、针对性管理与培训,帮助其了解学校的发展规划和战略目标,明确个人职业发展方向,不断实现自我提升和专业发展,增加对学校的归属感和对教育的使命感。同时加强对获得各类教学比赛的奖励和表彰教师的奖励,进一步激发广大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加快完善我校治理体系,提升我校治理能力,是全体教师义不容辞的时代使命。作为一名党员教师干部要更加自觉地运用辩证思维、系统思维、创新思维、战略思维来谋划思路,加快推进学校治理体系完善和治理能力提高,力争率先取得改革成效,使我校真正成为社会公认的人才摇篮。

(作者单位:江西省轻工业科技中等专业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