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8年5月初至6月底,在中共陕西省委的领导下,声势浩大的渭华起义爆发了,它掀起了西北地区的革命高潮,起义由刘志丹、唐澍、许权中、谢子长等共产党人组织发动。这次起义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继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和广州起义之后,中国共产党在中国北方地区领导的规模最大的一次武装起义。渭华起义是我们党宝贵精神财富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要弘扬渭华起义“坚定信念、听党指挥、不怕牺牲、矢志奋斗”的革命精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一、延伸育人方式:多元化渭华起义革命精神育人活动手段
高职院校看重学生的实际需求,不断地开展教学改革,提高学生的技术技能水平。要提升学生对渭华起义革命精神的热情,首先一切从实际出发,做好渭华起义革命精神专题教育活动。当前在新媒体的背景下,各类网络文化现象不断出现,怎样运用新的文化信息开展有效的学习和交流,成为高职院校思政工作需要思考的一个事情。其次,高职院校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找寻合适本校的渭华起义革命精神的教学着力点,并且把它作为一种很好的教学方式。以渭华起义革命精神为主题,树立富有校际特色的渭华起义革命精神品牌,继承和发扬渭华起义革命精神。
比如,高职院校可以在特殊日子组织同学们追溯历史,分享红色故事,把渭华起义革命精神的实践教学活动贯穿到学生的平常学习与生活中,从而展示、提升渭华起义革命精神的魅力。开展日常的渭华起义革命精神宣传,召开渭华起义革命精神主题班会是一种定期的教育活动,把渭华起义革命精神融入到主题班会中,以通俗易懂的事例来开展平时的渭华起义革命精神教育。
再比如,高职院校可以通过重走红色路线、参观红色遗址等方式,让学生接受渭华起义革命精神的熏陶。高职院校可以把渭华起义革命精神教育与社会实践考核结合起来,既可以让学生在思政教育中了解渭华起义革命精神,又可以继承渭华起义革命精神。利用好渭华起义革命精神,有利于革命精神的推广,充分展现渭华起义革命精神的时代性。
二、突出教育主体性:实施渭华起义革命精神的实践性教育战略
高职院校是以学生为主体的职业教育场地,在培养学生渭华起义革命精神的过程中,应从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开展理想信念教育、改革人才培养方式等方面对学生进行教育。同时,应根据本校的具体情况,以渭华起义革命精神为平台,在渭华起义革命精神推进过程中因势利导,进一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首先,教师要知晓学生的诉求。在过程中,教师要注重把思政课和专业课有机结合起来,要把渭华起义革命精神教育纳入教学计划之中,深入浅出,学生易于接受。其次,要在学生中发挥先锋模范的作用,注意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引导他们积极参加渭华起义革命精神实践活动。通过交流经验、交流学习成果等,可以加强对渭华起义革命精神的认识和理解,学习渭华起义革命精神,提升学生综合素养。渭华起义革命精神内涵丰富,形式多样,影响广泛,教师需要有专业的精神和扎实的业务能力,才能够宣传和应用好渭华起义革命精神。最后,在教学中要凸显教师的主导作用。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要做好学生的引路人,要对渭华起义革命精神进行深层次的研究,把渭华起义革命精神带入思政教学中,以提升驾驭课堂和知识的能力。此外,加强对学生的管理和教育工作,开展一系列渭华起义革命精神主题宣传活动,把渭华起义革命精神融入到学生的日常管理中。
三、健全教育体制:通过渭华起义革命精神实践教育协同育人
为切实加强对学生的红色教育,高职院校必须健全渭华起义革命精神教育的体制。从营造红色精神环境、创新红色教育体系、健全保障机制等方面着手,使渭华起义革命精神和思政工作有机结合,切实地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首先,要重视建立渭华起义革命精神的教育方法。在高职院校里面设置思政教学管理部门、学生工作部门和学校团委等为主体的德育模式。在它的基础上,进一步健全有关制度,保障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有序开展。其次,充分发挥渭华起义革命精神实践教育的协同功能。高职院校要加强党建工作队伍建设,加强校园新媒体工作,设立渭华起义革命精神教学工作办公室。通过建立红色精神研究基金等方式,继续强化渭华起义革命精神教育,利用校内外渭华起义革命精神的实践教学资源,形成实践育人的协同功能。从完善德育工作制度、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创造良好校园环境等方面来增强德育工作的凝聚力。最后,加强对渭华起义革命精神的宣传。教师要引导学生认真对待渭华起义革命精神,积极投身渭华起义革命精神教育,重视对革命精神的学习,为革命精神教育建言献策。
四、融合思政课程:让渭华起义革命精神成为思政课的鲜亮底色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要善于把渭华起义革命精神内嵌于思政课教学,发挥思政课铸魂育人的主渠道作用,让思政课真正成为一门有温度、有思想的课程。
健全渭华起义革命精神教育管理机制。办好我国高职教育,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牢牢掌握党对高职院校工作的领导权,使高职院校成为坚持党的领导的重要阵地。要改革思政课管理机制,推动渭华起义革命精神教育教学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高职院校党委应在支持保障、队伍建设、工作格局方面强化思政教学管理的指导和领导。要把渭华起义革命精神教育纳入教学大纲和计划,打造思政金课。完善教学运转机制,建立思政社会实践资源库,推动社会大课堂与思政小课堂有机结合,形成共管齐抓、配合协同的工作局面。
深度挖掘渭华起义革命精神。渭华起义革命精神是学生进行思政教育的重要资源之一,高职院校要深度挖掘渭华起义革命精神蕴含的价值观念、人文精神、哲学思想。要用好用活渭华起义革命精神,引导学生从其中汲取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力量。思政课教师要从实践、理论、历史多维度讲清楚渭华起义的历史,增强学生对党和国家的认同和自信,发挥好渭华起义革命精神文化育人的效果。
改革渭华起义革命精神教育形式。继承红色基因,要把握潮流、面向学生,革新思政教育教学形式,将渭华起义革命精神内嵌于网络教学、实践教学、理论教学,建立思政课立体化教学形式,实现多元教学资源的综合使用。要重视实践教育形式,把思政课堂扩展至地头田间,利用渭华起义教育基地等开展沉浸式、互动式、体验式多种教学形式,让隐性教育与显性教育相互渗入。运用现代新技术实现渭华起义革命精神资源的创新转化,打造学生易于接受的宣传平台,让思政课“动起来”“活起来”“火起来”,推动思政教育入心入脑,把渭华起义革命精神传承下去。
五、立足本土实际:发展具有鲜明个性的渭华起义革命精神
习近平总书记对传承红色文化高度重视,强调“要用心用情用力保护好、管理好、运用好红色资源”“增强表现力、传播力、影响力,生动传播红色文化”。在陕西保留有大量的红色文化教育基地,有:渭华起义教育基地、八路军西安办事处纪念馆、西安烈士陵园、葛牌镇区苏维埃政府纪念馆、西安事变纪念馆、西安革命公园等,丰富了育人方式,提升了学生的素养。
渭华起义教育基地现今总面积7.9万平方米,展陈面积1000平方米,包括西北工农革命军司令部旧址、陈列大厅、中心广场、渭华起义烈士纪念碑及4个现场教学点。带领学生参观学习,让他们了解渭华起义,感受革命精神的力量。站在渭华起义教育基地的广场上,感受旌旗猎猎、号角呜咽的场景,仿佛进入了那个战火纷飞的岁月;站在渭华起义革命烈士陵园里,血雨腥风,天地同泣,让学生好像走入了那个悲痛的日子;站在西北工农革命军司令部旧址上,仿佛白衣青衫,书声琅琅,让人走入了那个在枪炮声中读书的岁月;站在渭华起义纪念馆里,仿佛红旗飘扬,人头攒动,让人亲历那个抗争奋起、献身革命的日子。
(作者单位:陕西铁路工程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