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思政课教学案例:“弘扬劳动精神 实现人生价值”

原创:李俊熹 来源:中国教育干部网络学院 发布时间:2024-07-18 阅读量:0

一、教学背景

在参与江西·职业学校思政课教师网络培训示范班的学习后,我深受启发,决定以中职思政课必修模块中的“哲学与人生”部分“弘扬劳动精神 实现人生价值”这一内容为例,撰写教学案例,旨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理解劳动对于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意义。

二、教学内容分析

(一)重点

1.理解劳动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2.领会劳动精神的内涵和价值。

3.明确实现人生价值的途径和方法。

(二)难点

1.如何让学生深刻认识到劳动精神在当代社会的重要性,并将其内化为自身的价值观。

2.引导学生在面对不同的职业选择和人生道路时,能够坚定地以劳动创造价值。

三、解决思路和举措

(一)故事分享:邀请不同行业的劳动者走进课堂,分享他们的工作经历和感悟,让学生亲身感受劳动的魅力和价值。

(二)职业体验:组织学生参加校内或校外的短期职业体验活动,如参与校园清洁、社区志愿服务或企业实习等,通过实际劳动体验来深化对劳动的理解。

(三)榜样引领:介绍一些在平凡岗位上通过辛勤劳动取得杰出成就的人物事迹,如大国工匠、劳动模范等,为学生树立学习的榜样。

(四)主题讨论:设置关于“劳动与人生价值的关系”“如何在新时代弘扬劳动精神”等主题的讨论,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发表自己的观点。

(五)实践作业:要求学生制定个人的劳动计划,并在一段时间内坚持执行,记录自己的感受和收获。

四、创新教学方式方法

(一)多媒体融合教学:运用视频、音频、动画等多种多媒体形式,展示劳动场景、劳动模范的事迹以及相关的哲学理论,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和趣味性。

(二)游戏化教学:设计一些与劳动相关的小游戏,如“劳动知识大比拼”“模拟职业挑战”等,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三)虚拟情境教学: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创建虚拟的劳动场景,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不同劳动岗位的工作内容和要求。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播放一段关于劳动创造美好生活的视频,引发学生对劳动的思考,导入课程。

(二)故事分享与讨论(20分钟)邀请劳动者分享故事,学生提问互动,然后分组讨论劳动的意义和价值。

(三)知识讲解(15分钟)结合多媒体资料,讲解劳动精神的内涵、实现人生价值的途径等重点知识。

(四)主题讨论与展示(20分钟)小组围绕设定主题展开讨论,选派代表进行观点展示,教师点评和总结。

(五)实践作业布置(5分钟)布置实践作业,明确要求和提交时间。

六、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尽管学生的参与度较高,对劳动精神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但仍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在职业体验活动中,部分学生的体验不够深入;在讨论环节,个别学生的观点表达不够清晰准确等。

七、教师评语:

教学重点和难点把握准确,提出的解决方案思路清晰,运用了视频、音频等教学资源形式营造学习环境,让学生直接感受到劳动的作用和价值。模拟创设劳动环境能让学生有更深的劳动体验,并针对体验内容进行研讨,这样能够更好地突破教学重点和难点,帮助学生完成学习任务。

(作者单位:江西省厅直管职业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