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终身学习的"免费课堂"

作者:杨丽萍 李焱 来源:郑州日报 发布时间:2017-06-16 阅读量:0

“文物”者,承载灿烂文明、传承历史文化、维系民族精神也,是不可再生的珍贵文化资源。作为文物的“家”,各大博物馆是保护和传承人类文明的重要殿堂,是连接过去、现在、未来的桥梁。随着“5·18国际博物馆日”的到来,关于博物馆的话题再度引发社会关注。

博物馆里这一件件凝聚着先民智慧、充满历史积淀而又“沉默不语”的文物究竟能影响人们几何?在博物馆公众服务越来越多样化的今天,我们应该如何“善用”博物馆?本报今日起推出“5·18国际博物馆日·走进人类文明殿堂”系列报道,带您走进博物馆。

参观博物馆 轻览一城记忆

作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组成部分,近年来博物馆越来越“亲民”,已成为公众精神文化生活不可缺少的成分。在这里,大家能有什么收获呢?

“有时候,我觉得自己就像是一名历史的‘掮客’,不断地将一段段载满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与风华的记忆传送给学生们,而通过博物馆,可以让那些停留在纸页上的文字立体、形象的具化这段记忆,从而吸引孩子们投入进来、铭记过去。”徐女士是一名中学教师,她总是建议孩子们多到博物馆走走,多看、多思、多问。

“博物馆就像是一个历史的见证者,它静静地矗立在那里,记载着一座城市的过去和现在。”从河北来郑的游客秦女士说:“外出旅游时,有人喜欢逛密林小巷,有人喜欢看车水马龙,但我却喜欢到当地的博物馆走一走,看看这里的人们都经历过怎样的流光岁月。”采访时,时值河南博物院推出建院九十周年大型展览,秦女士告诉记者,她本对这个博物院一无所知,但这一趟走下来,已经对河南的历史有了个大致的了解。

河南博物院院长田凯表示,博物馆文物的作用并不是现学现用的,它们对于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首先,掌握这些知识能提高人的素养,另外,了解古代的文化和文物,对于每个人的创造和创新能力也是一个很大的促进,古代文物堪称是我们共同的文化基因的储存库,了解了这些知识之后,能够增加本民族的文化认同感和自豪感。”田凯说,河南处于华夏文明的核心区,也是中国文明发展过程中的核心区,中原文化始终是一个古代先进文化的引领和代表,河南人更应该多到博物馆里看看,了解脚下这片热土的历史。

让更多人了解

我们共同的文化基因

博物馆是收藏、研究、展示和传播人类文明的重要公共文化机构。如何利用好博物馆,“让文物活起来”,更好地为公众服务?如何让更多人了解我们共同的文化基因?这是全省文博系统都在思考的问题。近年来,省内各大博物馆都在为此不懈努力着。

陈列展览是博物馆的核心工作,提高陈列展览质量是免费开放工作的重要要求和关键内容。省文物局博物馆处工作人员介绍,近年来,我省博物馆陈列精品不断涌现。河南博物院“中原古代文明之光”、郑州博物馆“古都郑州”、洛阳博物馆“河洛文明”和许昌博物馆“许之昌”等基本陈列先后获得“全国十大精品陈列”的殊荣,中国文字博物馆基本陈列“中国文字发展史”荣获“全国十大陈展精品特别奖”。同时,全省年均举办和引进的临时展览数量也不断增加,大大丰富了展览内容。

为适应博物馆发展的新要求,全省各博物馆、纪念馆着力对服务设施和环境进行改造和整治,给观众营造了方便舒适、安全有序的参观环境。比如,河南博物院主展馆正在闭馆提升改造;郑州博物馆新馆已正式立项,将在郑州西区“四个中心”建设功能更加完善、设施更加先进的“文博中心”项目。这两个在郑州最知名的博物馆,将以崭新的面貌来面对公众。

只是被动地看展览未免有些不够过瘾,为了让观众体验到“参与”的乐趣,各大博物馆也进行了各种各样的探索。河南博物院的“历史教室”“暑期少儿活动节”“中原国学讲坛”“志愿者服务活动”和“国宝讲解小明星活动”等,增强了与观众的互动,已发展成为受众群体广泛的公共服务品牌。而郑州博物馆也开展了“馆长讲郑博”等活动,并加强了新媒体在参观导览、宣传展示和公众互动中的应用。

中原特色博物馆

网络体系初步形成

河南是我国文物大省,是中华文明起源和发展的核心区域,数千年的深厚文化积淀,使这块土地成为博物馆成长的沃土。从1927年河南博物院建馆开始到今天,河南省博物馆、纪念馆数量已达305多座,其中文化文物系统博物馆、纪念馆189座,行业博物馆、纪念馆23座,民办博物馆93座。全省馆藏文物占全国的八分之一,被誉为“天然的中国历史博物馆”。

为了发挥好博物馆在公共文化服务方面的积极作用,近年来,我省不断深化博物馆免费开放工作。据省文物局博物馆处资料显示,我省现有博物馆中已免费开放267座,未免费开放38座。去年一年,各大博物馆参观观众5066.25万人次;展览数量共1613个,实施教育活动数量6534次。

河南省文化厅副厅长李霞介绍说,博物馆是文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河南文物博物馆事业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全省新建、改建和扩建博物馆的数量不断增加,涌现了一批特色鲜明的行业博物馆和非国有博物馆,各级各类博物馆办馆质量不断提升。目前,一个以河南博物院为龙头,市级博物馆为骨干,国有博物馆为主体,行业和民办博物馆为补充的具有中原文化特色的博物馆网络体系初步形成。

郑州博物馆馆长张霆说:“很多人过去一提到‘博物馆’,就觉得高深莫测、文物难懂,只有先引起观众的兴趣、把他们吸引到博物馆看展览,才能慢慢养成参观习惯,逐渐了解城市历史、知晓文物知识,最终让博物馆成为公众终身学习的‘免费课堂’。” (记者 秦华 左丽慧 杨丽萍 文 李焱 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