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泉市郊区实验小学家校共育做法解析

作者:赵秀枝 来源:山西省阳泉市郊区实验小学 发布时间:2018-03-07 阅读量:0

2016年,阳泉市郊区实验小学被确立为“山西省家庭教育实验校”。两年来,学校通过开展“四个一”系列活动,引导和提升学生家长的家教素养,努力建设家校共育的现代校园文化,取得了良好效果。

1.改变一种模式——家校交流模式。

有效的家校沟通不仅可以增进家长与教师的相互了解,更重要的是可以让家长及时了解学生在校情况,让教师更全面地了解学生成长的家庭背景(包括家庭的自然结构,家庭气氛,家长的教育价值观,家长的教子方法,家庭的困难及问题等),以及学生存在问题的真正原因,便于双方及时调整和改进自己的教育方法。我校家校沟通交流的形式有很多,如“召开家长会”(每学期两次全校性家长会)、“家长接待日”(每周三)、“校讯通、微信沟通”(随时进行)等等。在这期间,教师们可以适当地向家长宣传、介绍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和有关家庭教育的科学知识和方法,引导家长采取科学的家教方法配合学校教育,共同担负起教育的责任。

2.开展一项活动——“亲子”共育活动。

家校是一体的,其教育空间也是无限延伸的。我校多次组织亲子活动,增强了家校双方的信任和了解,增进了家长与孩子的亲情,提高了校园德育水平。如“魅力家长课堂”活动,让学生家长以学生班级“校外辅导员”的身份走进校园,登上讲台,把自己的职业特点、企业文化、兴趣爱好、特长才艺、生活阅历、人生智慧等一一展示给孩子们。这样的课堂,孩子们非常喜欢,收获也很多,有些课甚至给孩子们留下了终生难忘的印象;又如寒暑假期间的“亲子共读书”活动,让家长和孩子进行读书竞赛,为营造学习型家庭创建氛围,在这样的环境中,孩子心情舒畅、精神振奋,容易产生愉快的情绪体验和积极向上的学习需要;另外还有学校“体育节”期间的“亲子共健身”活动和“六一”活动期间的“亲子共游戏”活动,让家长在和孩子的共同游戏中,了解孩子的兴趣爱好和身心发展的规律,进而达到科学培养孩子兴趣特长的目的。

3.建立一种机制——家校共育激励机制。

家长委员会是家长们以富有意义和建设性的态度参与家校合作的方式。去年,我校分别成立了校级家长委员会和16个班级家长委员会,同时制定出台了《实验小学家长委员会章程》和《实验小学家长委员会职责》,在此基础上,通过为家长征订家教教材、举办家庭教育讲座、定期召开家长会、举行亲子运动会等形式引导家长科学开展家庭教育工作,营造了良好的家校共育氛围。而家长委员会的成员们也非常配合学校的工作,如他们在学校“春季运动会”和“六一”期间,选派“家长爱心助教团”协助班级开展工作,确保了活动期间学生的安全;如他们积极参与学校的“魅力家长课堂”,为孩子们带来精彩的讲座;又如他们充分利用自己的社会资源,为孩子们提供社会实践活动场所,带领孩子们走进河底敬老院开展敬老爱老活动、在365广场组织爱心募捐、去狮脑山接受爱国主义教育、游评梅故居追忆革命先驱等等。可以说,家长委员会的成立,不仅使我们的育人渠道得到进一步拓展,而且还进一步密切了家庭与学校的关系,使家长和老师的关系更加融洽、更加和谐。

同时,为了充分发挥家长的作用,鼓励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学校管理,我们还制订了一些激励评价办法,通过表彰奖励来调动家长的积极性。如每年的“六一”节表彰活动中,学校会大张旗鼓地表彰评选出的“家校共育模范家长”和“智慧家长”;又如在每年的“文化节”活动中,都要表彰“书香家庭”和“亲子演讲组合”的获奖家庭,以及“家长优秀征文”等;在每年“科技节”和“体育节”中,也都要对参与活动的家长进行表彰奖励。实践证明,家长委员会的成立,为学校的快速发展起了很好的助推作用,而这些表彰激励措施也为营造家校共育的校园文化氛围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4.提供一个阵地——家校共育宣传阵地。

为了方便家长及时了解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动态,学习教育相关知识和其他家长好的经验做法,学校创办了“红领巾广播站”、《阳光报》校报,还开通了“校长信箱”和“校讯通”业务。“红领巾广播站”每周开播两次,《阳光报》校报每学期面向每个家庭发放两期,稿件除学校师生的撰稿外,还创办了家长学校栏目,吸引了广大家长积极投稿。“校长信箱”每周开启一次,如有家长反映问题,学校及时在周一行政例会上讨论解决。这就畅通了学校和家庭之开展深层次的交流、沟通和协调的渠道。“校讯通”手段更是向家长传递教育信息的便利工具,深受家长的喜爱。

以上是我校在家校共育方面进行的一些探索,在家庭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有许许多多的学问需要我们去进一步探讨和学习,也需要我们不断结合和提炼,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充分利用双赢教育培训所获得的知识,带领广大教师去引导和培训家长,力争使我校的家校共育氛围更加融洽、更加和谐,为促进学校的内涵发展发挥应有的作用。

(作者:山西省阳泉市郊区实验小学校长 赵秀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