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家庭教育帮扶促进弱势群体子女的教育发展

作者:刘保中 来源:光明网-学术频道  发布时间:2018-04-27 阅读量:0

一、教育促进社会流动又在复制不平等

在现代社会,教育是促进社会流动的关键因素。对于年轻人来说,接受高水平的教育,意味着在未来更可能获得理想的收入和地位,而且还可以通过教育非市场化的效果如改善健康、养育观念、消费习惯、生活方式、个人能力等,来提高个体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贫困家庭子女寄托于“读书改变命运”,通过教育实现阶层的跃迁。但是,目前大量教育分层领域的研究也发现,教育作为社会下层向上流动的动力来源,在缓解或者改变着由于出身导致的不平等的同时,又在一定程度上塑造着不平等。这是因为上层家庭会利用各种资源优势,确保子女获得较多的教育机会,这使得教育又成为家庭阶层地位优势传递的再生产机制。因此,教育获得的机会在不同社会阶层家庭之间的分布是不平等的。

家庭背景对子女教育获得和代际流动一直表现出影响,这在许多工业化国家都得到验证。经济和社会变革带来的教育机会的扩张,虽然带来了教育规模的扩大和教育水平的普遍提高,但是并没有减少家庭背景在个人教育成就取得中所发挥的作用。“最大化维持不平等”理论认为,教育机会扩张会产生平等化效果,但这个效果要到达某个临界点之后才发生,只有当优势阶层的入学率饱和后,家庭背景的影响才会降低。因此,个人能力不是子女教育成功的唯一决定因素,子女教育生涯背后是一系列家庭社会经济背景特征。因此,问题已不是父辈特征是否会影响学生教育成功,而是影响的程度究竟是多少。

二、家庭教育投入是“教育-阶层”再生产的重要机制

家庭教育投入,或称家庭教育投资,在人力资本投资理论的框架内,通常被理解为家庭花在子女身上的教育费用。从广义上理解,家庭教育投入是一个包含了多重面向的概念,既包括了教育支出、物质投入等货币性投入,也包括了教育观念、抚养时间与精力的付出等非货币性投入。对家庭教育投入的考察,是打开教育再生产“黑箱”的关键钥匙。家庭背景之所以对子女教育获得起着关键性的影响作用,主要就是因为不同社会经济背景的家庭在子女教育投入意愿、投入能力和投入水平等方面存在差异,进而影响着子女的教育结果以及在学校的表现。

从对教育的重视程度看,来自更高阶层地位的家庭期待子女能够获得更高层次的教育水平。父母对子女成就的积极性期待对于子女成长过程中的自身期望、学习热情、教育和职业成就具有重要促进作用,来自“重要他人”的鼓励成为实现代际资源传递的重要影响变量。父母的期待和观念通过家庭社会化影响到子代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态度,子女通过代际互动习得了父辈的高教育期望水平,形成一种激励性的心理能量,重视并发展自身学业。

从物质投入的角度看,高收入家庭比低收入家庭更能够担负起教育的成本和物质保障,如居住条件、学习环境、学习费用等等。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中国的教育事业也获得长足发展,各级教育规模逐渐扩大,教育资源不断优化,教育经费也在大幅提高,教育投资结构也发生了显著变化。虽然我国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例在逐步提高,占自2012年以来连续5年保持在4%以上。但是长期以来我国公共教育投资仍严重不足,随着教育市场化带来的教育费用的快速增长,个人家庭教育投资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公共教育支出的不足,却也带来了家庭负担的教育费用逐渐上升。个人家庭教育投资本身就是教育投资的重要构成部分,加上中国公共教育投资不足的国情,使得个人家庭教育投资能力和投资水平对子女的教育发展显得尤为重要。

文化资本在代际间的传递也是教育再生产的重要原因,具有较高教育水平的父母,能够为他们的孩子创造更多教育文化资源上的优势以促进子代的学业发展和教育成就。家庭文化氛围越好,子女也越容易从事促进成绩的学习行为(如课外阅读)。文化资本不仅包含了教育和知识的积累,还包括了父母的品味、喜好以及对现行教育系统规则的了解等,这些文化资本通过家庭社会化过程在两代间进行习得、传递和内化。

父母对子女的教育参与行为同样存在着阶层差异。具有更高社会经济地位的父母会更多地涉入到孩子教育实践中,其中涉入的方式和程度也有不同。父母参与对儿童的自我观念、成长发展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在代际资源传递与阶层再生产的过程中所扮演着重要“中介角色”,家庭社会经济背景提供了孩子成长的结构性环境,但是父辈的经济资本和人力资本优势需要借助积极的父母参与等形式的家庭社会资本,才能促进子代的更好成长。

三、做好弱势群体子女的家庭教育帮扶

维护教育公平是国家针对弱势群体家庭提供教育支持的基本政策理念,但是以往我国教育公平政策中,“家庭”基本是缺位的。以往的教育改革主要关注制度化教育中的公正,例如城乡及地区教育资源配置的调整、针对欠发达地区优惠教育政策的制定等,作为学校教育系统有效支撑的家庭教育环节却一直被忽视。“家庭教育”在近两年逐渐被提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国家有关部门连续出台了《关于加强家庭教育工作的指导意见》(2015年10月)、《关于指导推进家庭教育的五年规划(2016年~2020年)》(2016年11月)等文件,针对新时期我国家庭的教育投入进行引导和管理。为个体家庭进行科学合理的家庭教育投入提供指导,尤其针对贫困家庭、弱势家庭提出可行的教育投入方案,是促进弱势群体家庭子女教育发展的重要途径,这需要针对家庭教育期望、教育支出和父母参与等教育获得的中介机制变量施加政策影响。

首先,未来国家应进一步增加各级教育的公共投资力度,完善针对贫困生的补助政策。采取有效措施进一步减轻农村贫困家庭的教育负担,保障农村家庭的教育支出。自2006年起,国务院深化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对农村学生实行“两免一补”(免学杂费、免费提供教科书,对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补助生活费),出台农村学校公用经费基准定额,建立健全农村学校校舍安全和维修改造长效机制,极大地促进了农村教育发展和教育公平。此外,要通过改善国民收入分配机制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提高农村贫困家庭收入水平,保障其教育支出。

其次,提高贫困家庭、弱势家庭的父母参与水平,在家庭教育方案上提供指导。在父母参与方面,中国家庭的父母参与水平尤其是在早期教育上的父母参与水平相对较低,一方面,中国家庭虽然具有重视家庭教育的观念,但是缺乏系统的家庭教育的科学知识和教育方式,教育孩子同样需要具备知识、能力和技巧,政府需要侧重帮助低教育水平的父母提高教育参与的水平,改善子女教育的方式,建立“教育父母”计划,改善家长对子代教育的方法以及促进良性的代际沟通行为。另一方面,我国社区和学校等机构对家庭教育的支持明显不够,而在美国和欧洲等地存在大量针对家庭和早期儿童进行各种辅导工作的公益机构、社区服务等,为家长提供孕前、孕后辅导,甚至出台严格的法律保证监护人具备抚养能力,国家应重视促进家庭与社区、学校、机构的合作,提升父母科学养育的能力。

一些国家和政府提供了家庭教育支持的政策范例。例如美国从 1965年起推行“开端计划”,这是以追求教育公平,改善人群代际恶性循环的一个儿童项目。此计划包括了为贫穷家庭提供物质性学习资源如玩具、书和杂志,提供高质量的全天免费的教育性电视节目等儿童教育与发展服务,此外还包括了家长参与儿童教育服务,有专门老师帮助改善亲子关系和养育质量。这启发我们,为帮助弱势家庭改善子女教育质量,政府和机构(学校)应帮助建立家庭支持子女教育的系统,例如家校合作计划、家访、父母信息提供、家长教育等,建立社区和学校的支持系统,改善父母教养和养育质量。

最后,尤其重视对儿童尤其是贫困儿童早期教育发展的帮扶。儿童早期教育的缺失和低质量会影响到儿童未来的一生。政府和社区应扩大儿童早期发展与教育服务,并尽快覆盖所有的学龄前儿童。这些早期发展与教育服务,包括宣传早期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开展实际工作如创办家长学校、母亲学校,或举办各种学习班等,帮助家长掌握科学教育独生子女的基本知识、技能技巧,全面提高0~6岁儿童家长和看护人员的科学育儿能力,大大提升学前家庭教育的理解与实践水平,改进学前家庭教育等。返回光明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