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顺应全球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趋势,世界卫生组织于1999年提出了“积极老龄化”(active aging)的理念。强调老年教育的重要性,认为人在生命周期的每个阶段在生理、心理、社会等方面都应具有最佳的发展机会。目前,这一观念已经得到世界绝大多数国家的认可。我国2016年发布的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中特别提出要构建惠及全民的终身教育培训体系和发展老年教育,这是老年教育第一次出现在我国的五年规划之中。2016年,国务院发布的《老年教育发展规划(2016-2020年)》还提出,加快老年教育服务、扩大老年教育供给、创新老年教育体制机制和推动相关法规制度建设等政策要求[1]。这些都表明当前我国正积极探索教育养老的路径,为实现社会老龄化的平稳过渡寻找途径。
一、教育养老的背景及起源
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后,人们生活及医疗卫生水平的提高,极大地延长了人类的平均寿命,而生活方式及生活理念的转变导致生育率持续下降,很多国家的人口构成开始呈现老龄化、少子化的状态。在这种背景下,进入人口老龄化的各国纷纷开始发展各自的教育养老事业。1973年,法国率先创立世界上第一所第三年龄大学(University of the Third Age);美国从20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相继开办了“老人游学营”(Elder Hostel)、退休学习学院(Institutes for Learning in Retirement,ILRs)、老年人服务与信息系统(Older Adult Services and Information Systems,OASIS)等多种教育养老机构;英国于1982年开办了其第一所第三年龄大学;1983年,山东省老年大学的成立,拉开了我国老年教育、教育养老事业的序幕,随之各地开始建立并发展社区学院、老年大学等机构。
二、教育养老的理念与内涵
当前,社会上对于养老的理念与方式大体持两种态度。一种是积极养老,主张老年人紧跟市场经济时代的步伐,主动到经济市场中参与文化娱乐、体育健身、休闲旅游等活动;同时树立自立自养精神,强调进入老年后仍应尽可能地做到自尊、自强、自养、自理,积极参与社会活动并回报社会。另一种是消极养老,认为老年人退出劳动岗位后的主要任务是休息,无需再为社会及家庭操劳,即普遍意义上的“享清福”。
教育养老是积极养老理念中的一种养老方式,即教育与养老相互结合、相互促进。其主张老年人通过参与学习及各种实践活动,获取足够应对自身生活的知识与技能,使自身的综合素质得到提升,达到生活中的自理,并通过参与各种社会活动发挥自身价值,回报社会,在丰富自己精神文化生活的同时实现自养、自尊与自强。
在欧盟积极老龄化指标中,对老年教育的评价大体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将教育本身作为积极老龄化的重要内容或具体要素,其中包含了终身学习、教育成就等;二是在其他领域发挥重要作用,如就业率、信息通信技术(ICT)使用、心理幸福感、健康与寿命、积极老龄化能力等[2]。在我国香港地区,促进老年人的社会参与被作为基本政策内容,退休后的学习参与受到特别重视[3]。随着我国老龄化发展进程的深入,新一代的高龄者因受教育程度普遍较高,受教育的累加性的影响而更乐于选择教育养老模式,以充实自身生活,实现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养、老有所为。
三、国外教育养老的模式与特点
(一)法国第三年龄大学
第三年龄大学起源于法国,是作为法国1968年“五月风暴”后的一种产物而出现的,其最初的形态并不同于当前普遍意义上的教育养老机构。在这场学生、工人的街头暴动抗议中,他们提出了多项诉求,其中之一即要求加大高等教育的开放力度[4]。在这种背景下,法国开始将暑期闲置的大学校园及教育资源向社会公众开放,最初主要面向退休的长者开展包括团体分享讨论、研讨会、专题演讲、休闲娱乐等活动在内的暑期夏令营。此后,1971年,法国《继续职业训练组织法》中提到雇主必须支付员工薪资的2%作为成人教育课程的基金,此项措施原本是为了保障年轻人失业后仍能接受继续教育,但当时已退休的长者也要求享有同样的保障。因此,法国第一所正式的第三年龄大学于1973年创立,其服务对象涵盖社会上各个年龄段的成人群体,以高龄参与者居多,学员的平均年龄达65岁;提供的课程有体育锻炼、卫生保健,以及文学、历史、政治法律、时事等。有的学校还设有社会学、老年学课程。法国第三年龄大学大多附属于正规或非正规高等教育机构,在政府的指导下运营,教学者主要为大学教师,学员在完成既定的学习任务并通过考核后可以获得学位。许多国家学习法国的做法,创建了第三年龄大学。40余年来,法国第三年龄大学的名称也几经变更,如休闲大学、全民大学、代间大学等,在终身学习浪潮的影响下,其鼓励全民参与并发展迅速,成为法国开展终身学习的重要机构。
总而言之,法国第三年龄大学的发展随时代而变化,其在参与对象、授课内容、学费收取等方面都出现了改变,但参与者仍以高龄者为主,而且与高等教育的联系十分密切,维持着较高的学术水平。[5]
(二)英国第三年龄大学
虽然英国第三年龄大学的建立是受法国启发,但英国并没有像比利时、瑞士、西班牙等欧洲国家一样建立与法国类似的第三年龄大学,而是在法国第三年龄大学的基础上,发展出一种具有实验性质、自我教育形态的学校,成为当前国际上非常成功且具有代表性的一种教育养老模式。
1981年9月,在经过多位学者多次研讨之后,拉斯利特(Peter Laslett)发表了一篇名为《剑桥第三年龄大学:目标、原则与制度形式》(The University of the Third Age in Cambridge:Objects,Principles and Institutional Form)的文章,其中列出了8个目标和19项原则,详细说明了剑桥第三年龄大学成立的理论基础与组织架构。在这些理论的指导下,拉斯利特、米德温特(Eric Midwinter)、杨(Michael Young)于1982年在剑桥大学开始了第三年龄大学的办学尝试,致力于建立一种自发成立、自主组织、自愿分享互助的学习团体。在这个团体中,没有任何入学的限制与评判机制,组织者与参与者在身份上没有差别,教师和学生的角色可以因课程的不同随时发生转换,所有人都要秉持着志愿奉献、服务他人的理念参与其中。在学习过程中,所有的学员既是学习者,又是教学者。其核心的理念是组织老年人相互传授知识、分享知识。英国的第三年龄大学非常注重学员之间的自助精神,由老人自己发起自助学习活动。有些第三年龄大学也和高等教育机构建立了一定的互助关系,但是他们很少接受高等教育机构教师的教学服务,也不倾向与其建立过于密切的关系。在经费方面,这些第三年龄大学主张自主解决,不倾向于从政府方面获得资助。英国第三年龄大学的组织形态基本上有三个层级,分别是第三年龄大学信托基金(The Third Age Trust)暨全国执行委员会、支部(地方性第三年龄大学)、小组团体(学习小组),这三个层级都秉承自助自主的理念与民主的做法,都是独立的个体,彼此相互支持、共享资源。
在课程开设方面,英国第三年龄大学根据学员的学习需求设置了艺术、语言、音乐、历史、生命科学、哲学、计算机、工艺、摄影、运动、保健等多种课程。简单来说,参与者提出学习需求,只要能够找到合适的教学者便可以开课。学习方式以小组学习和分享型学习为主,学习地点的选择也比较灵活,人数少的课程组一般会选择在小组成员的家里,人数较多的课程或实践活动也会从社会中寻找适合的学习场所。随着网络技术在学习领域的应用,第三年龄大学也开始采用远程教育的方式建立课程网络,满足不同地区或行动不便的老年人的学习需求。学习小组也从线下转移至线上,吸引更多的老年人参与进来。
(三)美国非营利性教育养老机构
美国老年教育的发展历程与二战后美国的人口变化和经济波动有着密切的关联。二战后的“婴儿潮”所带来的人口红利,使美国经济进入了长达20多年的“黄金时代”。直至20世纪70年代人力资本理论开始延伸应用于老年群体,美国政府才真正关注老年群体的教育与学习问题。但当时美国经济在内外因多重作用导致了1973年“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瓦解,从而陷入经济危机,使政府社会福利开支缩减。因此,美国老年教育只能从社会多个渠道谋求支持与资助,教育养老机构的经费来源融合了政府补助、财团投资、学员自付等多种形式,非营利性教育机构在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典型的非营利性教育养老机构主要有以下4种。
1.老人游学营
“老人游学营”也称“老年旅社”,是一个独立的非营利组织,由美国社会活动家、教育家马蒂·诺尔顿(Marty Knowlton)与比安科(Bianco)于1975年共同发起,致力于推行终身学习。老人游学营发展至今已经成为全世界规模最大、最负盛名的老年教育旅游机构,迄今除美国50个州之外,已经遍及加拿大、英国等90多个国家与地区,提供8000多种探索课程[6]。其学习机制是将教育、休闲、旅游三要素以短期共同游学的方式结合在一起,通过旅游来增长见闻、结交朋友。参与者没有资格限制,只要年满60周岁且身心健康即可。1990年,年龄限制改为55周岁。2004年,为满足老龄化的学习需求,老人游学营发起了名为“游学者”(Road Scholar)的计划,同时取消参与者的年龄限制,所有的成年人都可参加。每次活动的周期一般为6~7天,有的老人游学营根据行程的情况也会适当延长至十几天,活动经费一般为自付,但部分老人游学营也会为经济困难的长者提供“奖学金”。2009年,老人游学营给自己取了一个新的名字“探索”(Exploritas),“世界即我们的课堂”是他们的口号。
在课程安排上,每一期老人游学营都会设立一个主题,一般是上午进行知识传授,下午进行实地参观实践,不设学习成果测评环节。学习内容以人文知识为主,适当增加自然科学知识内容。开展课程的地点和场所也比较多元化,包括但不限于:酒店、学校、会议中心、有特色的自然环境等。
2.退休学习学院
退休学习学院的创办者最初将其定位为美国大学推行终身教育的一种形式,目的是为退休人士探索一种保持活力与创造性的方式。退休学习学院最初成立于1982年,发展至今在美国、加拿大已经建立了250余所。其为退休者、半退休者及其他学有余力且乐于与他人合作学习的人建立了一种兴趣小组,对于参与者的资格没有特殊要求,但对于教师的要求颇高。退休学习学院不仅要求教师要具备相当专精的知识与技能,同时要乐于并擅长与老年人沟通交流。退休学习学院秉持这样一种理念:人们可以通过倾听、阅读、讨论、互相学习等多种形式获取新的知识,参与其中仅是为了享受学习的乐趣,因此并不存在任何形式的学习测验。
在课程设置方面,退休学习学院开设人文、艺术、历史、音乐、科学、技术、经济等方面的课程,每门课程持续的时间与大学一个学期类似,每年分设春季和秋季两个学期。此外,退休学习学院还根据季节、节日、实事热点、社会潮流等话题开设机动课程。
3.老年人服务与信息系统
老年人服务与信息系统,又译“老年人信息学院”“高龄者服务和资讯中心”。老年人服务与信息系统是一个非政府性的老年教育机构,现由美国联邦连锁百货商店、五月连锁百货公司基金会等组织主办,分布在全美26个城市的约30家购物中心和连锁店,总部设在圣路易斯[7]。其主要目的是通过网络技术建立一种非传统的教育模式,并与多种社区机构、社会组织合作,让老年人能够就近加入学习组织,统和电子教育资源与学习信息,拉近代际距离,促进代际学习,使老年人能够享受幸福生活。
4.美国老年大学
美国老年大学也是非政府性的非营利组织,与大学或学院建立紧密联系,通过借用大学的教育资源开展学习活动是比较常见的途径。美国老年大学运营经费的来源也非常多样,包含政府支持、社会捐助、学员自费、企业投资等多种形式。美国老年大学的课程囊括了多种类型,既包含正规大学学院中的各种补偿式文化课程,也包含各种人文历史、绘画、写作、音乐、哲学、生活实践等兴趣课程。参与大学正规课程学习的老年人根据自己的意愿,在完成既定的学习任务并通过考核后可以获得相应的学历证明,以弥补早年在学历方面留下的遗憾。
近年来,在部分美国老年大学的周围出现了一些共同居住养老社区。目前国际上普遍存在的共同居住养老社区大体可以分为两种:一种为“代际共同居住”模式(Intergenerational Cohousing),指老年人和年轻的家庭成员共同生活在同一个社区,社区的设计能够满足老年人的生活需求,代际之间彼此帮助,和谐共处;另一种为“老年人共同居住”模式(Age-targeted Cohousing),社区中所有的居住者都为老年人。除上述两种常见的模式外,美国还根据老年大学学习者的需求设立了一种独特的老年共同居住社区:大学发展团体(College Development Group),大学发展团体建立在大学城周边,为有兴趣的老年人提供参与大学课堂和终身学习的机会[8]。因为老年人在寄宿学校与同龄人同食、同宿、同学,所以常常被称为“老人宿舍”或“退休村落”。
四、国外教育养老模式比较分析
(一)组织目的及运营方式
整体来看,当前各国开展的教育养老事业的最终目标正趋于一致,即满足老年人的学习需求,破除老年人智力退化、学习能力下降的刻板印象,为老年人提供种类丰富的学习资源与灵活多样的学习途径。教育养老使老年人通过参与学习实践活动增强自信心与安全感,从而在很大程度上解决或避免老年阶段产生的心理问题,提高老年人的精神状态与生活品质,在实现自尊、自强、自养的同时鼓励老年人积极参与社会活动,尽自己所能回报社会,并由此形成良性循环。
但细分来看,英、法、美三国的教育养老模式的目的又有所差别。法国第三年龄大学作为社会运动的产物由政府设立并组织运营,最初是政府为满足民众意愿而“被迫”设立的,其前几个阶段的发展皆是由民众抗议所推动,法国第三年龄大学带有一定的政治色彩。此后,法国第三年龄大学一直由政府主导且附属于正规大学之下,向老年人提供多种教育资源的同时肩负着补偿教育的任务。英国第三年龄大学设立的出发点是实现民众学习需求的自我满足,与正规的教育机构和学习方式无关,其创立的初衷是推广自我教育,将终身学习理念融入日常的沟通交流中。美国教育养老机构的产生与发展受经济、人口状况等多方因素的协同作用,非营利老年教育机构带有经济及教育双重属性。
(二)参与对象
在参与对象方面,法国和英国的第三年龄大学面向的是所有退休或半退休的老年人;美国的老年教育基本面向50岁以上的群体开放,但随着代际学习理念的推广与普及,近年来美国老年教育机构面向的群体年龄逐渐模糊,有些老年教育机构,例如老人游学营于2004年开始直接取消了年龄限制。除年龄限制外,各国的老年教育机构还对参与者的身体及心理健康状况提出了一些要求,以保证参与者有能力坚持参与学习活动,对于参与者的文化水平,各国教育机构皆不作具体要求。
(三)课程设置与教学组织
在课程设置方面,各国的教育养老机构基本都将满足老年人的学习需求与兴趣作为优先考虑的内容,开设的课程涉及文学、历史、音乐、语言、书法、绘画、技能培训、计算机、保健等。近年来,随着全球对身心健康关注程度的提高,健康、安全、社交、生命观等领域的课程普遍成为各种老年教育机构的核心必修课。目前,法国第三年龄大学已基本建立了较完善的课程体系,而英国第三年龄大学和美国非营利机构所开展的老年教育会根据开展活动的主题有侧重性地设置课程。
在教学组织方面,各国教育养老机构都是非全日制教育组织形式,在教学管理方面也比较松散。除法国第三年龄大学的学位申请需进行考核及学分认定外,教育养老机构基本都不存在考核要求,鼓励老年人自由参与学习活动,成员之间互相帮助、彼此促进,引导老年人之间形成自主自助的学习习惯并尽其所能回馈社会。
五、对我国教育养老模式发展的借鉴与启示
近年来,我国的人口构成进入了一种新常态。2015年,我国超过60岁以上的老人已达2.2亿,占比超过16%[9],人口老龄化成为我国当前亟需面对的一大问题,开展老年教育、推进教育养老成为应对这一挑战的重要措施。英国、法国、美国教育养老模式彼此之间存在着较明显的差别,可以满足不同社会模式及发展状态下老年人多元的学习需求。分析借鉴别国成熟的经验为我所用,是当前推进我国教育养老事业稳步发展的重要策略。
总体来看,我国当前老年教育的开展状况与法国的模式比较相似。虽然我国的老年教育机构不是附属于大学之下的,但很多大学与临近的老年大学建立了紧密的帮扶关系,而且老年教育机构受政府教育部门的直接管理,经费也主要来自于政府拨款。值得注意的是,我国经济结构发展正处于重大的转型时期,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日益发展完善,像英美等国家一样,我国的老年教育等社会福利事业的主要承担者正逐步由政府、企业转移至社会机构与个人,并且我国的夕阳产业正在成为市场经济中最具发展潜力的产业之一。结合我国老年教育事业的发展状况,笔者认为可以从英、法、美等国多种教育养老模式中得到以下几点启发与借鉴。
(一)政府应积极扮演地方老年教育的支持者与帮助者的角色
相比于国外,我国的老年产业起步较晚,多数的老年产业一直受政府机构的直接管理,老年大学等教育机构多属事业单位,归属老干部局管理,由政府直接进行政策支持、引导和投入,并与中国老年大学协会组织协作发展。政府部门对老年产业的组织规划与直接参与,使老年相关产业以由上而下的方式在较短的时间里得到了推广。但由国家统计局天津调查总队“老龄服务需求研究组”于2014年发布的《老年人对老龄服务业发展需求调查》报告中指出:由于老龄事业、老龄产业、特别是竞争性老龄产业与非竞争性老龄产业划分不清,相关部门在哪些行业需政府扶持、哪些行业由市场引导的政策上无所适从,造成政策不能及时到位,影响老龄服务业的发展[10]。在这种情况下,可借鉴英国第三年龄大学和美国非营利性组织的运营模式,由政府提供在政策方面的扶持,在总体方向上对老年产业进行引导并给予适当的补助,提高运营机构的自主权,使老龄产业能够灵活运转。
(二)老年教育运营机构应善于整合运用公私部门的资源
英国第三年龄大学信托基金、美国多家非营利组织基金会都是民间慈善机构,他们由于善于整合公私部门的资源为己所用,而不是专注于向政府部门申请专项资金,而成为了世界上老年教育的典范。法国第三年龄大学附设于大学,最大限度地利用了现有的教育资源,也实现了成功运营。目前,我国也在鼓励民间资本投资于老年产业,并将老年产业归类于社会福利,相关企业可以享受一定的优惠扶持政策。在这样的大环境下,老年产业运营机构应该积极借鉴现有的成功发展经验,并结合当前社会现状,联合各利益相关方统和运营资源,实现教育养老资源利用率的最大化与效益的最大化。
(三)社会应建立老年人力资源库并设立老年义工制度
英国第三年龄大学的退休义工制度不仅与第三年龄大学设立的初衷相符,而且有效地缓解了社会老龄化所带来的用工需求。让老年人承担力所能及的社会服务工作可以增强他们的自我效能感,让他们觉得老有所用,而且在服务中所得到的心灵的愉悦与经验的丰富,可以缓解退休造成的心理落差,同时通过服务他人而得到的薪资报酬还可以减轻老年人的经济压力,让他们在互动服务中真正实现自尊、自强、自养、自理。同样的,美国多样的共同居住养老模式也具备以上功能。面对我国数量如此庞大的老年群体,建立老年人力资源库,对退休后的人力资源进行整合,并通过老年义工制度的设立使闲置的老年人力资源得到合理的利用,不仅使老年群体自身的生活得到充实与提高,一定程度上降低社会养老负担,而且老年义工的推广与普及对于社会风气的改善、社会责任感的提高都有重大的影响。
(四)发展创新且多元的教育养老模式
当前,由英国第三年龄信托基金所延伸出来的教育养老系统种类与美国越来越相似,根据老年人不同的学习需求,设立了远程教育、主题学习日、短期寄宿学校、非正式学习小组等多种模式。其目的都是使参与正规老年教育、非正规老年教育或非正式老年教育的学习者能够获得良好的学习体验,在学习过程中得到充分发展。我国领土广阔、人口众多,区域之间发展状况差异显著,老年教育的发展状况更是普遍滞后于当地社会的发展状况,仅通过设立老年大学、社区学院等形式远远不能满足老年群体多样的学习需求。因此,应当鼓励相关机构提供多元化的教育养老模式供老年人选择。让有不同学习需求的老年人都能得到满足。
参考文献:
[1][3]王三秀.积极老龄化理念的我国教育养老服务模式初探[J].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17,33(1):73-80.
[2]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Active Ageing:A Policy Framework[J].Advances in Gerontology=Uspekhi Gerontologii,2003,11(1):7.
[4][5]Shea,Peter.Tidmarsh,Mannes.An Anglo-French Summer School for Elders[J].Adult Education,1981(53):127-131.
[6]Elderhostel,Inc.Explore the World With Exploritas[EB/OL].http://ww.exploritas.org/default.asp,2016-03-01.
[7]杨德广.美国老年教育的发展及启示[J].世界教育信息,2017(4):34-38.
[8]曹梅娟,陈凌玉.老龄化背景下引入合作居住养老模式的思考[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1(17):3427-3429.
[9]温雅.延迟退休方案年内将公布[N].人民日报,2016-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