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建设新农村的过程中,对农民进行农村社区教育具有重大意义,有助于提高农民的素质,培养社会主义新时期的农民集体。但是许多地区的农村社区教育存在非常大的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影响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文章主要针对新农村建设中农村社区教育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式。
【关键词】新农村;农村社区教育;社会主义
【基金项目:吉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重点课题“民族地区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环境问题研究”(编:ZD15010)】
【尚靖君:长春理工大学讲师,博士,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教育学原理】
一、引言
建设新农村是发展社会主义的必经之路,具有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其目标是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富裕、民主文明、整洁现代的新农村,即解放和发展社会主义的生产力,深度挖掘农村内部的创造力和发展力,使农村朝着现代化的方向发展。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时,需要将社会主义的宗旨和内涵体现出来,需要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将维护人民利益、提高人民生活质量作为努力的目标。
教育是提高人们综合素质和内涵的根本途径,关系着社会的发展和国家的进步。教育与人类文明相伴而生,与当今的社会政策及形势息息相关。随着我国各方面的不断发展,教育对社会、经济、政治的影响愈发强烈,因此,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农村社区教育是必不可少的过程。
二、农村社区教育的内涵与特点
社区教育的思想是贯彻终身教育,农村社区教育是其特殊表现形式,是一种具体化的教育形式。农村社区教育旨在对新农村的农民进行全面的终身教育,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思想,以提高人的社会化为目的。终身教育的基本特征有两点:一是主张提供充足的机会,给人们提供能够终身学习的条件;二是指在一生的学习中各种教育的相互碰撞和交流。
农村社区教育应包括基础教育、成人教育、职业技能教育等,其教育对象应是该区域内的全部成员。农村社区教育是一种社会化教育,它体现现代社会在发展过程中对人提出的素质和能力要求,其主要有以下三个特点:
(一)区域性
农村社区教育具有一定的区域性,它必须在一定的区域内进行。其区域可大可小,可以是县、乡、镇、村等,但是无论区域是大是小,其都要能够独立地进行教育。
(二)整体性
农村社区教育实质上是将教育与社会广泛地结合起来,充分利用社会资源,使其能够相互促进,从而形成教育社会化的整体格局。
(三)全面性
农村社区教育面向的是该区域内的全体成员。在一个区域内,人们的需求不尽相同、各具特色,这就要求农村社区教育必须具有全方位的措施。
三、农村社区教育的必要性
我国目前农村地区总体水平低下,农民受到的教育质量偏低,且我国是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总人口比重非常高。在这样的背景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非常困难的,但是农村社区教育起到重要的作用。将社会可用资源全部集结在一起进行农村社区教育,是新农村建设中农村社区教育发展的重要途径,能够有效地弥补农村地区教育水平的不足。农村社区教育的重心在于农村社区的发展,通过不断发掘农村社区的人力资源,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从而实现农村社区教育的发展。
(一)农村社区教育是培养新型农民的主要途径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过程就是提升农民整体素质,建立农村社区的过程。在生产力的各个要素中,人是最为活跃和关键的要素,在进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一切措施都将“以人为本”作为行动依据,建设新农村是为了农民,但是也要依靠农民,农民既是新农村的主人,也是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向前发展的根本动力。因此,通过农村社区教育发掘人力资源是培养有文化、有素质、有技术、有内涵的新农民的重要途径。农村社区教育的本质是通过教育的手段开发农村人力资源潜能,从各方面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从而促进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与进步,而农村劳动力大部分属于体力型,专业技能不高,没有科学、系统的知识体系,对他们进行农村社区教育就显得非常必要。由此可见,对农民进行社区教育相对于其他类型的教育方式,更加实用有效,更加容易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和科学技术水平,对于促进社会主义的建设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农村社区教育是有效转移农村劳动力的重要手段
改革开放后,我国社会经济获得巨大的发展,但是城乡差距不断加大,使得大量劳动力由农村转移向城市,这不仅给农村带来巨大的经济收益,还促进现代思想观念和意识等的传播,使农村得以迅速发展。在劳动力转移的队伍中,多数是在农村中受教育相对较高的人,其观念比其他人更为开放,容易接受新鲜的事物,由此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农民受教育的程度与其进行社会流动的倾向是成正比的。因此,如果农民都能够受到较高的技术及素质教育,则会大大增加农民转移进入城镇的几率,这也就意味着可以给农村带来更多的收益。
(三)农村社区教育将有助于进城农民工真正融入城市生活
在建设新农村的过程中,需要将农民市民化,即在就业、医疗、教育、保险和住房等方面实现农民与市民的同等待遇。但是农民工的文化水平和技术水平普遍偏低,使得新农村建设进程受到严重的影响。要解决这一问题,需要从根本上提升农民工的整体素质,从农村劳动力的输送源头上着手进行,加快农民工适应城市生活的速度。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农民不仅仅是职业和生活环境的转变,更是思想和观念的转变,由生产力中最重要的要素带动再社会化的进程。在新农村建设的实际情况中,农民工真正转
向城市化的并不多,许多农民工面对生活的压力、思想的冲突及文化的碰撞变得非常抗拒,负面情绪非常严重,有走向极端的倾向。加强农村社区教育的发展虽然不是解决根本问题的方法,但是却能够有效地提高农民工的技术水平和文化水平,促进思想观念的转变,有效减少农民工城市化的阻碍,帮助其尽快融入到城市的生活中。
四、农村社区教育发展的问题
(一)农民对农村社区教育不能正确认识
随着新农村建设进程的推进,农村社区教育的重要性逐渐为人们所认识,政府相关部门也对其表示高度重视,有了一些政策上的支持。但是农民方面还普遍存在认识偏差的问题,大约有一半以上的农民不知道农村社区教育,还有一部分人认为自己了解,感觉农村社区教育是丰富农民业余生活或者学习一些农业技术,没有认识到其本质。除了普通农民,一些村干部也不能够正确认识农村社区教育及其相关政策。教育是新农村建设进程中的先导,只有加强对农民的技术、文化教育,促使其转变固有的思想观念,这样才能使农村社会得到发展,促进新农村建设。
(二)农村社区管理体制不完善
1.农村社区的管理体系残缺,没有形成系统有效的管理。许多农村地区至今为止都没能将农村社区教育提上工作进程,更不能很好地实施。农村社区教育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出现的几率非常小,地方政府未听到有关农村社区教育的指令或文件就不会全力实施。许多地区政府部门没有设立专门的社区教育管理机构,没有安排专业人员进行有针对性的工作。虽然近几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对农民的社区教育有所提及,但是仍未下达明确指令,一味地纸上谈兵是不能使农村社区教育获得发展的,相关政府部门还需要将思想转化为行动。
2.大部分地方政府教育主管部门中也没有设置相应的社区教育管理机构,没有专业的人员进行有针对性的工作,没有设立教育管理的实体机构,没有社区教育管理平台,整个系统杂乱无章,无人管理。虽然教育主管部门提倡农村社区教育建设实行“先上马后备鞍”的理念,但是在农村社区教育上马许久后,仍旧没有把鞍备好。
3.在制度建设方面,大部分地区都存在制度建设不完善的问题。农村社区教育的具体实施缺少法律的支撑和保护,许多的农村社区教育学院成立却没有得到政府部门的资金及应有的人员支持,有的教育学院没有法人,其中工作人员的薪酬也得不到保障,使教育学院成为没人关心的摆设,严重阻碍农村社区教育能力的发挥,阻碍新农村建设的进程。
(三)运行系统不完善
1.监管机制不完善,在农村社区教育中,企业员工教育是极为重要的部分。企业是社会的经济细胞,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动力,企业的转型及其产品的升级换代将会给农村地区带来巨大的经济收益,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企业的产品研发、节能减排及绿色生产都需要用到技术和知识,由此可以看出,企业更加需要进行社区教育,但是在农村社区教育实施的过程中,没有将企业作为教育的重点对象。
2.激励机制不完善,社会各组织参与力度较弱。就目前的农村社区教育发展情况来看,社会中的各组织对于这种新型的教育方式关心力度不大,社会基金及企业提供的资金帮助更是少之又少,农村社区教育处于孤苦伶仃的状态。农村社区教育作为一种新型的教育形式,在其发展伊始,需要社会各组织的帮助,需要专家学者的意见和帮助,需要政府和法律的支持,需要社会中介的牵线。但是,由于没有相应的参与激励机制,所以使得社会各界对于农村社区教育缺乏关注和热情,孤立无援的农村社区教育发展缓慢。
3.协调机制不完善,造成社会教育资源的严重浪费。由于社区教育没有完善的协调机制,导致各种资源没有达到最优组合,造成许多不必要的资源浪费,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社会劳动力资源缺乏协调,农村劳动力仍旧处于垂直管理模式,使得劳动供求失衡;二是网络资源协调不足,农村社区教育没有利用起广泛的网络资源,没有建立相应的社区教育网络数字化平台;三是在农村社区教育的过程中衔接不紧密,农村社区老年大学培训机构的教育是孤岛式、零散式的教育。
五、农村社区教育的对策
要想促进农村社区教育的发展,就要加强群众对农村社区教育的认识。农村社区教育是一种针对于社区全体成员的全面、全程、系统的教育,是一种符合当今社会发展潮流的现代化教育,是一种将社会与教育相结合、促进农村地区经济发展的教育。农村社区教育需要将社会各界的能量聚集起来,需要与社会进行互动。社区教育实质上是对其他各种教育形式的整合和超越,只有将其中方方面面分散着的教育力量有效组合在一起,才能形成一个科学、完善的教育系统,使各界教育资源得到统筹规划。
实施农村社区教育的意义重大,农村社区教育不仅能够将农村地区的人口压力转变为人力资源优势,还可以有效解决人多地少、城乡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帮助待业农民就业,提升农民的整体素质,促进农民传统观念的转变,促进农村地区经济的发展。由此可见,农村社区教育是一项服务于广大农民的社会公益事业和公共服务事业,是促进农村地区经济发展、社会和谐的有效途径。
(一)完善农村社区教育管理体系
完善农村社区教育管理体系,建立政府主导的社区教育管理机构。政府对社区教育的统一管理比分散式管理更具有稳定性。一是建立社区教育管理机构,并由当地政府主要领导担任管理组组长,政府相关部门的行政一把手作为管理小组成员。二是在教育主管部门内建立领导小组办公室,由领导小组办公室对农村社区教育进行统筹规划和安排;接下来需要成立社区教育委员会,其职责是加强社区与社会各界教育资源的联系,若只凭借教育部门对社区教育进行管理有些力不从心,成立社区教育委员会可以将各种教育资源进行整合,促进各部门的参与及相关部门的协调与配合。三是需要建立分级的社区教育领导机构,在村、乡、镇、县分别建立级别不同的社区教育领导机构,使得农村社区教育能够在县政府的统一领导下进行科学有效的管理。
(二)完善农村社区教育运行机制
1.完善农村社区教育运行机制,将教育重心放在企业上。就目前来看,我国广大农村地区普遍以工业经济为主,企业是当地经济发展的顶梁柱。组织进行企业内部的知识、技能培训,将当地的经济形势与产业结构结合起来,促进企业的良性发展。因此,社区教育监督机制需要企业的融合,企业可以更好地了解当地的发展状况,明确自身的发展责任。
2.完善农村社区教育激励机制,激励社会各界组织参与到社区教育中。社会各界组织代表社会发展的真实状况,反映社会需求,鼓励社会组织参与其中有利于使教育与需求进行对接,培养所需要的人才。除此以外,社会各界组织多种多样,具有非常强大的影响力,使其参与其中能够大大提高整个社会对社区教育的认识,给社区教育带来更多的关注和机会。
3.完善农村社区教育协调机制,科学合理整合社会资源。网络教育是社区教育的重要渠道之一,建立互动型远程教育平台,充分利用网络教育资源,建立能够让农民网上轻松学习的学习平台,并且完善平台的资源共享功能。
六、结语
在新农村建设进程中,农村社区教育的发展需要不断完善,需要社会各界的关注,只有建立完善、科学的管理体系,健全激励机制,才能协调各种教育因素,促进农村社区教育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赵艳龙。基于嵌入性理论的乡村农民精神文化教育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4.
[2]刘长民。山东省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与发展研究——基于对德州市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考察[D]。青岛:中国海洋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4.
[3]刘尧。新农村县域社区教育发展模式研究——以浙江省义乌市社区教育为例[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9)。
[4]刘维俭,仲红俐。发展社区教育村民学校的思考——基于常州金坛市小坵村社区教育村民学校标准化建设的调研[J]。广州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2(4)。
[5]张英。大都市城郊农村社区教育发展模式研究——以上海市奉贤区南桥镇宅基课堂为例[D]。上海:上海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
[6]周明建。立足农村社区教育服务新农村建设——浅谈农村社区教育的问题及对策[J]。新课程学习:上,2012(12)。
[7]周洪新。城镇化进程中农村中小学“撤点并校”的问题研究——基于山东省N县的调查分析[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