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参加政策学习和技能培训,需要到县里或镇上,来回很不方便,如今在家门口就可以参加,实在是太好了。”7月28日,安徽省泗县泗城镇胡陈村村民黄建彪一边整理听课笔记一边对笔者说。
走进胡陈村新时代农民传习所,只见话筒、投影仪、LED显示屏等现代化宣教设施一应俱全。传习所设在村口,与村扶贫工厂只有5米之隔,一有新的课程,传习所就会在门前显眼处张贴通知,驻村干部也会广泛宣传,因此,传习所自开办以来,每堂课都挤满了一屋子人。
据泗县县委书记张志强介绍,该县将文化扶贫作为全面建设小康泗县的重要抓手,积极响应党的“十九大”精神号召,于今年年初在泗城镇各村居试点设立“新时代农民传习所”,旨在构建一个智力扶贫宣教平台,将农业科技培训、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与扶贫攻坚相结合,逐步走出一条文化扶贫新路子。
为确保传习活动常态化开展、规范化管理,泗城镇设立了三级传习场所,镇里有容纳200多人的“新时代传习中心”,各村居有可容纳80人的“新时代农民传习所”,各自然庄的“新时代农民传习所”则设在公园、广场或群众家中。每个场所均按照“四统一”标准规范建设,即“统一标识牌、统一背景板、统一管理制度、统一宣讲台”。同时建设“传习员”人才库,其中“政策传习员”由各级领导干部及驻村帮扶干部担任;“技术传习员”由技术专家、农技人员和致富带头人等担任;而“文明传习员”则来自“乡贤”、“文明户”和各级好人、文艺骨干、五老志愿者及道德模范等。三级传习场所有鲜明的宣讲主题,每月至少开展4次“传理论、传政策、传法律、传科技、传文化”活动,采取“说、唱、讲、演”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将党的政策理论和科技文化知识传播到每家每户。目前,该镇16个村居传习所已开展传习活动400多场次,受教育群众5.2万余人次。
“传习所经常邀请帮扶干部和农业技术专家给我们上课,让我们学到了党的政策和实用的农技知识。”黄建彪告诉笔者,讲完课之后,老师有时还会领着大家来到扶贫工厂,在生产机器旁边,面对面、手把手地指导学员操作。“自参加2次培训后,我便成了扶贫工厂的熟练技工,每月收入2000多元。”黄建彪一脸自豪。
“群众爱往哪去,哪里方便群众受教育,就在哪里宣讲。”张志强说。农民传习所通过“课堂传习”、流动宣讲等方式,定期或不定期深入田间地头、居民院落、园区工地等生产生活一线开展形式多样的传习,让群众听得进、学得会、用得上。在培训中,传习所根据群众的文化程度、年龄结构和语言习惯等特点,分类施策、因人施教,自由选取宣讲课程内容,通过打造亮点品牌,发挥优秀传习人才“传帮带”作用,辐射带动更多干部群众加入宣讲队伍,形成全民参与传习活动的良好局面。截至目前,仅泗城镇就有400多名贫困群众参加了学习,获得了一技之长,有了稳定脱贫的能力。与此同时,传习所还将讲习内容和贫困户的脱贫致富经验编制成传习教材,拟计划在全县全面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