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河北省教育厅2016年度新型职业农民培养试点工作方案的要求,结合河北省供销合作总社综合改革方案,河北商贸学校充分利用职教资源优势,认真策划,精心组织,严格要求,新型职业农民培养工作开展两年多来取得了良好效果。
2016年河北商贸学校选择了国家级贫困县灵寿县和魏县为培训县。在教学点的具体筛选上,坚持高标准严要求,通过现场调研、察看教学设施,经过论证先后确定了灵寿县河北海燕农牧有效公司、灵寿县农业技术中专学校、魏县魏邦创业孵化基地为授课点。开设专业紧紧围绕当地产业特点,结合农民实际需要,开设了“农村电子商务”、“测土与施肥”、“农业种植技术”三个专业,利用农闲和农作物生长季节先后举办了五期共培训合格学员353人。2017年确定在魏县魏邦创业孵化基地培训350人,开设了“农作物管理及病虫害防治技术”、“果树新品种等农作物管理及病虫害防治技术”、“家政服务”、“采摘及后期管理技术”等专业。2018年河北商贸学校继续将培训点设在邯郸市魏县魏邦创业孵化基地,截止6月底共分四期完成培训学员290名,完成全年培训任务量的83%。
成立组织机构,制定实施方案
学校领导班子非常重视,专门召开会议研究如何开展培训工作。校长亲自挂帅,带领学校有关人员,考察确定教学点,实际察看教学场地和教学设备设施,研究落实组织机构、教学和后勤保障工作,把各项工作落到实处,责任到人,在社会上把新型职业农民培养这块牌子打响,并发挥更大的影响力。成立新型职业农民培养工作领导小组和工作专班。校长任领导小组组长,主管教学和成人培训工作的副校长任副组长,学校办公室主任,教务处处长和各系部主任等重要职能部门的科长为成员。下设工作专班,由培训部主任兼专班主任。制定实施方案。为使新型职业农民培养工作顺利实施,每年都要制定出台《河北商贸学校新型职业农民培养工作实施方案》,方案对各专业的培养目标、招生对象、课程设置、学员管理及组织领导等方面做出了详尽的规定,实践证明,方案可操作性强,切实可行。方案中明确要求,各专业都要有具体的教学计划和开设课程,确保培训内容落到实处。
根据教学需要,选派优秀教师担任授课教师
每期的教学组织,采取集中面授加实训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为了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学校从四系一部中抽调人员,组建了一支由骨干教师组成的教学队伍,这些老师思想正、业务精、责任心强、敢于吃苦。同时,我们在教学点所在地选聘了部分实践经验丰富的教师兼职授课。他们有的是当地种养高手和种植大户类的土专家,有的是当地了解农村政策法规、热爱农村教育工作的管理行家;有的是当地农林部门自有的专家或长期联系的高校专家教授,学校都把他们聘来做为新型职业农民培养工作的客座高级讲师。
在教学实践中,始终贯彻“因人施教、因材施教”的原则,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如我校正高级讲师刘林忠老师进行的“乡村振兴与新型职业农民”专题讲座,马巍巍老师讲授的《农村法律知识》课程,讲授了农村土地承包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农村土地征收和征用、婚姻法、继承法,以及侵权行为法典型案例等内容,她循循善诱的讲解引发学员的共鸣,下课后一些学员围着老师,咨询自己生活和生产中遇到的法律问题。有着多年农产品营销课程授课经验的焦艳宁老师,在讲授《农产品营销知识》这门课程时,通过案例教学将理论学习与经营实际相结合,告诉学员为什么要营销,怎样的营销才是最好的。《农产品电子商务》课是我校高级讲师李少华老师讲授,为学员们打开了农村电子商务的大门,一些学员下课后留下老师的联系方式,老师经常在课后给予指导,教学效果明显。
为了使教学内容紧贴当地产业特点,学校聘请了承德医学院桑树研究所的杨贵明教授,请他为灵寿县学员讲授桑树的经济价值和种植。聘请灵寿县林业局牛亚燕工程师,请她为学员讲授当地林业经济发展前景。结合小麦、玉米、蔬菜大棚的实际,还有针对性地从魏县农牧局植保站、魏县一中、河北通源肥业有限公司、魏县广播局、魏县发改局、魏县教师进修学校、河北傲禾测土公司等单位选择了一批生产、销售方面的专家,或者专门从事指导创业类的行家,以及在宏观经济方面有有研究的高级教师。聘请魏县农业专家郭林生讲解农作物种植、果树嫁接技术等农业生产技术。这些专家、老师对如何转变观念、实施规模化生产、提高营销能力、组织化程度和提高种植效益等作了精辟的讲解和释疑,进一步提高了学员发展特色农业和高效农业的积极性。
严格教学管理,保证培训质量
配备专门工作人员、设施和设备,满足教学需要。为了保证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学校成立了培训工作调研组,负责了解受训地区产业特点、政策、培训需求,研究学校服务农业和农民的途径、办法、措施等工作。成立了培训工作专班,负责培训点的确定、培训方案的制定、任课教师安排、教学资料编写、培训的组织管理等工作。专班配备了一名科长、3名名科员、一名司机作为专门工作人员,配备一辆专车,以保证每一堂培训课都有学校的人员到场督查,并录拍影像资料留存备查,也为以后的培训积累教学资料。我们选定的每个教学点都有比较完备的教学设施,配有满足教学需要的教室、多媒体教学设备,有学员进行观摩、实训的实践场地。
严格程序开展工作。为保证规范实施培训,首先做到认真遴选学员。培训前,坚持从有利于区域主导产业发展的角度,在有关乡镇的配合下,在教学点所在县域内,选择了一批具有代表性的粮食种植大户、家庭农场主和农民合作社骨干作为培训学员。其次严格课堂管理。培训过程中,制定了课堂管理规定,确定一名班主任和管理班长方便课堂管理。要求每次上课实行“双签到”,即课前课后学员都要签到,上课时要给学员准备教材或印发培训课程提纲,给学员准备笔记本和笔方便学员学习,授课结束后布置作业,有的授课点还在课程全部结束后开展了学员满意度评价。
同时严格考核制度,培训结束后对学员进行测试及综合考核。教师根据课堂出勤、作业完成、实训实践等方面内容评定成绩,考试合格者发放新型职业农民培训证书。
教学形式灵活多样。为了取得培训的实际效果,魏县授课点在培训过程中,创新培训方式,重实训、强服务。一是注重学员间的交流。在集中授课的同时,分阶段组织学员在实训基地开展实践操作,学员亲自动手在田里取土测试,分析土壤中有机元素的含量,了解种植的农作物对土壤的要求,掌握施肥的种类和比例。二是注重开拓学员视野。有意识地在政策、销售等方面选择一些内容授课,拓宽学员的知识面。同时认真学习中央、省、市、县关于“三农”方面的政策、法规,开阔了眼界,更新了观念。三是注重现场指导。集中培训之后,聘请县农业局植保站的专家到种植户地头查看苗情,给予现场指导,解答问题,做好培训的后续服务工作。
强化后期服务。培训结束后,按照培训要求,为新型职业农民建立档案,录入信息管理系统;开展自查及时总结;做好后期管理和服务工作,达到培训的实效。邯郸市魏县授课点还聘请6名乡镇农技人员跟踪联系服务,发放“新型职业农民跟踪指导服务卡”,印制联系电话,方便农技人员与农户的对接指导;制定了后期服务档案信息管理制度,做好各项后续跟踪服务记录。
取得良好效果 获得政府部门认可
通过学习培训,农民学员的素质得到提高。在乡村振兴过程中,通过学习培训,农民的思想道德修养、法律意识、科学种田素养得到提高,促进了乡风民风的改善,从事农业生产经营的市场意识进一步增强。
强化了农产品的营销技能。农民生产出的农产品能不能卖个好价钱,直接关系农民收入。很多农民等着商贩上门收购,价格信息不对称、不及时。经过电子商务技术的学习,农民的市场营销意识进一步提高,在搞好农产品种植的同时,更加注重市场变化,帮助农民科学化种田,收集农业政策、新闻、知识、信息等。在网上销售特色农产品,适销对路,提高了营销技能,增加了收入。
科学种田的知识和技术得到推广应用。通过培训,使农民掌握了土壤肥料知识、农作物病虫害防治知识、主要农作物高产栽培技术等。在农业生产中,新知识新技术的使用,农产品产量和农民收入进一步增加,促进农业生产有效发展。
培训工作受到当地政府和农民的欢迎。由于培训组织管理到位,开设课程和教学内容切合当地实际,既进行理论学习,更注重实践教学,受训学员普遍感到收获较大。为此,邯郸市魏县县政府还给河北商贸学校发来感谢信。感谢信提到,“贵校将我县作为新型职业农民培养试点,制定详细培训计划,加大工作落实力度,圆满完成年度工作目标。为促进全县的农业增产,农民增收,推进农业现代化和美丽乡村建设提供了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对此,我们向贵校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