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学习型城市建设理论的比较研究

作者:杨鹏鲲 来源:科技视野 发布时间:2020-12-11 阅读量:0

【摘要】对于学习型城市建设的研究从上世纪六十年代起就已经开始,学习型城市建设无论对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来说,都是一个机遇,是一个历史性的改变。当今社会经济全球化,竞争与发展并进,然而各国和地区的经济基础和经济发展不平衡,这就使得全面建设学习型社会存在诸多困难。城市拥有先进生产力,先进文化和良好的教育环境,使其可以作为学习型社会建设的载体。学习型城市建设的研究意义重大,它与国家、民族以及个人前途都息息相关。学习型城市建设的理论研究为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对各国学习型社会的形成与发展具有指导意义。

【关键词】学习型城市;理论;比较研究

引言

当今社会经济全球化,经济基础与经济发展不平衡,处于一个不断变化的时代。对于学习型城市建设,各国专家、学者以及国际组织都对其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从教育学角度,我们把学习型城市概括为:在城市范围内,调动所有的人力和物力来贯彻并落实终身学习思想,从而促进个体潜能的挖掘与全面发展、提升市民的生活质量与思维品质、维护社会的融合与稳定、推动城市各方面可持续发展与繁荣的一个“学习型社会”缩影。而从时间角度出发,朗沃斯对此进行了进一步的解释,朗沃斯觉得学习型城市“是一个具有整体性和包容性的终身学习世界,在这个世界中,城市或地区的政府部门需要全力参与学习城市的建设,为每一个市民营造一种学习的文化”。1但是由于受到文化地域的限制,大家对于学习型城市建设的认识不尽相同。最近几年,西方国家的教育模式正在逐步由从上到下、由施教者作为主导,发展成以受教者的学习需要为基础、从下到上的学习过程转变。

目前,我国正处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从历史发展角度出发,我国正经历工业文明阶段,属于青壮年期。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1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18年我国全国总人口大约为13.95亿人,其中城镇人口数为8.31亿人,占人口总数的59.58%。城市作为学习型城市建设的主要载体承载着如此庞大的人口压力,势必会存在很大的困难。而且,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对学习型社会建设并没有专门的法律规范。虽然我国已经相继推出了《教育法》《义务教育法》《高等教育法》和《职业教育法》等,但是到现在还是没有一部完整意义上的法律制度。为此,我国必须加快对学习型城市理论和制度的研究,为学习型城市的建设提供坚实的保障。

一、学习型城市的内涵研究

1.国内研究现状

对于学习型城市的定义,国内学者有不同的见解。樊小伟认为,学习型城市是学习型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这里有源源不断的活力,充满着生机,在这里追求的不仅仅是发展还有进步,是现代化城市建设的新模型。而且学习型城市定义跟可持续发展的定义有着很高的相似处,从其发展目标来看,都以促进城市的持续发展为目标,从发展过程来说,都是在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城市;从结果来说,学习型城市最终目标和可持续发展观念的实施程度有着必然的联系2。2000年杰出的管理学家张声雄教授指出:学习会作为生活的一种形式,校园作为它的一个活动地方,我们这一生无法区分“教育阶段”和“工作阶段”,强调“终身教育”,同时未来我们将更加注重正规教育、非正规教育和非正式教育,三者协调统一、地位平等,从而实现全员教育的开展。3 殷开明对于学习型城市建设的定义是从它的理论分析出发的,他认为,学习型城市建设应该把经济发展作为指导,在实施终身教育理念的前提下,把开发劳动力的潜在能力和提高劳动素质作为基本的任务,从而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以及不断提高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和生活水平。4

2.国外研究现状

目前,国际上对于学习型社会的定义,比较有代表性的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1972年引用R·巴克明斯特·富勒等人的观点发表了《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研究报告,指出学习型社会“可理解为一个教育与社会、政治与经济组织(包括家庭单位和公民生活)密切交织的过程”。在这样的社会下 “不仅必须发展、丰富、增加中小学和大学,而且我们还必须超越学校教育的范围,把教育功能扩充到整个社会的各个方面”,使“每一个公民享有任何情况下都可以自由取得学习、训练和培养自己的各种手段。”5 在巴塞罗那组织的第一届国际学习型城市会议中,有报告认为,学习型城市应该是一个不仅可以为个人更能够为群体提供学习机会的地方,这种学习的机会不仅包括正规的机构,也可以有非正规的,在这里,人们除了学习知识、技能,还有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为进一步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实现增强城市凝聚力为目标。英国著名教育学家彼得·贾维斯(Peter Jarvis)1990 年,在《国际成人及继续教育辞典》中指出,“在学习型社会中,提供所有社会成员在一生中的任何时间均有充分的学习机会。因此,每个人均得通过学习、充分发展自己的潜能,达成自我的实现。”6 著名学者诺曼·朗沃茨(Norman Longworth)则是从人类环境优化的方面考虑,他觉得,学习型城市应利用和整合政治、经济、文化、教育以及环境结构,不断促进城市人民的潜在能力的开发,最终创造一个全民参与,充满活力,国民经济不断繁荣的人类环境。7

二、关于学习型城市建设的发展阶段

1.国内研究现状

我国学习型城市研究较西方国家要晚,大致分为三个阶段:首先,20世纪90年代至2001年是我国学习型社会建设的准备阶段,从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搜索1980年至2001年的论文发现大部分研究者把终身教育作为主要方面,对于学习型社会建设方面的研究很少,主要有1997年谢国东和赖立合著的《构建学习社会》。其次,2002年到2004年是学习型社会建设的最初探索时期,根据我国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显示,在这短短的几年内,学习型社会和学习型城市建设的研究大幅增加,主要有由杨树雨主持的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学习型企业在学习型社会中的地位与作用以及创建的研究”(2003),与此同时在党的十六大上又提出了对学习型社会建设的要求。8第三阶段,从2005年至今是我国学习型城市建设的发展阶段,该阶段是在我国顺利完成“十五”规划的基础上学习型城市建设进一步发展的重要时期。在这一时期,“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关于研究终身教育、终身学习、学习型社会和学习型社会建设的论文出现了大幅度的增加。

2.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学习型城市建设的发展阶段分为两个阶段。首先,20世纪70年代至90年代是建设的初期阶段,这一理论开始是由美国著名成人教育家罗勃特·赫钦斯在他的《学习社会》中最先提出的,他希望建立的学习型社会就是“所有全体成年男女,仅经常为他们提供定时定制的成人教育是不够的;除此之外,还应以学习成长以及人格的构建为目的,并以此目的制定制度以及更以此制度促使目的的实现,从而建立一个朝向价值的转换以及成功的社会”。9 布希尔(Boshier)在1980年提出学习型社会的基本观念,他认为我们应该把学习当成是每天的事情,而教育则被视为所有公民的潜在人权。10其次,从20世纪90年代至今则是西方国家学习型城市建设研究的发展阶段。1995年,欧盟发表了《教与学:迈向学习型社会》一书。该书指出:人类正处在一个社会急剧变革,机会不断,充满各种可能的时期,建立学习型城市是历史的必然。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于1996年发表了《全民终身学习》的报告书,指出对于学习的机会人人都应该是平等的,政府机关应制定有关的政策措施为其提供保障。1997年,美国的《国家学习:展望21世纪》报告书提出美国应该把经济发展与学习相结合,保证人人都有接受学习的权利,而且权利平等,而且我们还应该把先进的科学技术融进终身教育中。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2000年9月的德国世界博览会(EXPO)上提出了“创建学习型社会:知识、信息与人力发展”的全球性话题。国际成人学习周便由此拉开了序幕。

三、学习型城市的意义研究

1.国内研究现状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提出“拓宽终身学习通道”。在建设学习型城市的过程中,我们依然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这样就需要我们建立健全“多力合一”的运行机制,构建学习型城市是实现城市现代化的有效渠道,有利于加快城市经济增长,是提高城市人民生活质量的重要手段,而且也是城市竞争力的重要途径,有利于城市的文明进步。学习型城市建设的意义归根到底还是国家之间的竞争,是科技人才之间的竞争,对于这些高科技、高素质人才的培养更需要我们建设学习型城市,这是我们应对当今世界不断变化的经济文化挑战,实现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2002年至2004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及教育部先后下发了《2002—2005年全国人才队伍建设规划纲要》和《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明确提出“开展创建‘学习型组织’‘学习型社区’‘学习型城市’活动,促进学习型社会的建设和发展”。在《教育部等七部门关于推进学习型城市建设的意见》中指出,学习型城市的建设,有助于推动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高产业结构的升级,对于城市建设的管理的创新具有推动作用,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的起到服务的作用,同时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实施,社会主义文明建设程度的提升,以及对于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终身学习需求具有重要的意义。李全奎认为:学习型城市建设有利于我国国民素质的提高,促进社会和谐。这对于建设具有中国特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发展道路具有重要意义。11

2.国外研究现状

当今世界经济发展全球化,信息大爆发,国外发达国家已经开始了从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的转变,构建学习型城市已成为全球各国的共识。学习型城市的建设可以提高本国与世界各国的竞争能力,使世界的联系更加紧密,自身的学习视野不再局限在当地,而是放眼到世界各地。从2005年起,越南实行了建立学习型社会的国家计划。2011年,越南设立建设学习型社会国家指导委员会,由副总理直接领导。同年,越南还进一步制定了建设学习型社会国家方案 ( 2011—2020) ,积极推动越南的全民终身学习。20 世纪80年代末,大阪把“向终身学习过渡”作为应对信息化、国际化等世界潮流的重要战略措施,建立了“大阪市终身学习推进会议”,发布《大阪终身学习规划》,鼓励公民自觉和互助学习。欧洲终身学习协会主席朗沃斯(Norman Longworth)认为,大都市的发展有助于消除世界上各个级别的贫富差距、等级排斥,有助于促进社会和谐,把世界融为一体,促进世界各地的经济技术的发展,有助于世界的革新。12  OECD指出,人才的培养、知识的创新都离不开教育,教育作为知识经济的核心,这是全球经济发展的必然,对于有效的学习培训活动,可以有效的促进国家与地区之间的沟通,促进经济发展以及社会的发展。

四、学习型城市的发展愿景和目标研究

1.国内研究现状

建设学习型城市并不是一个短期的研究过程,它需要社会多方的共同参与和共同努力,同时学习型城市建设必须在科学目标的指导下有秩序的开展,构建学习型社会既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本要求和战略举措,还是实现中国梦的坚实社会基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处于中心地位,这为我国的学习型社会和学习型城市建设提出了更紧迫的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并提出要“加快教育现代化”。《推进学习型社会建设》中认为学习型城市建设的最终目标是确立终身学习理念、建设终身教育体系、健全社会学习网络、确立科学育人机制。所以,学习型城市建设的目标就是要促进社会进步、促进城市文明建设、促进市民的全面发展。13 《教育部2018年工作要点》中明确提出,今年已经出台的《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着眼于2035,我国将迈进全面实现教育现代化的新征程,在这种背景下,根据学习型社会和学习型城市建设的理论和实践标准,全面推进具有中国特色的学习型城市建设已成为当今社会的重中之重。

2.国外研究现状

把学习型城市建设作为将来城市的发展目标,是人们的一种愿望。因此建设学习型城市必须要有明确的目标,只有目标明确,才能正确指引学习型城市的建设科学有序的进行,降低盲目建设的风险。1995 年,欧盟推出了《教育学:迈向学习社会》的白皮书。在白皮书中,提出了迈向学习型社会的五项发展目标:第一,促进新知的获得;第二,促进学校与企业界紧密结合,形成互补和合作关系;第三,战胜排斥(exclusion),使处于社会不利地位者不致被排斥在教育和就业环境之外;第四,熟练三种欧盟会员国语言;第五,兼重资本制与人力训练投资,特别企业应加强人力资本投资,并改变训练经费的会议制度,应将之视为企业发展的投资。1996 年,OECD 发表的《全民终身学习》(Lifelong Learning for All)报告书中明确指出,促进个人发展、社会聚合和经济成长是终身学习的目标。1997 年,芬兰教育部发表《乐在学习:终身学习的国家策略》(The Joy of Learning: a National Strategy for Lifelong Learning)报告书中指出:终身学习的目标在于促进人格发展、民主价值、社会凝聚、国际主义、生产力与竞争力。14

五、总结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对于知识、人才,尤其是高科技尖端领域的人才渴求越来越强烈,终身教育的观念正在一步步替代传统教育观念。学习型城市建设无论对国内还是国外都是一个具有时代意义的课题。在当今信息大爆炸的时代,学习型城市建设研究对于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构建和谐社会,改善贫富差距都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对于我国这样一个发展中的人口大国来说,提高国民素质,培养高端人才,增强高科技技术的创新能力,促进民族的繁荣昌盛都会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学习型城市建设的研究是实现我国现代化建设和民族复兴的必然选择。

【参考文献】

[1] 谢国东,赖立.构建学习社会[M].北京:党建读物出版社,2012

[2] 樊小伟.可持续学习型城市的内涵及启示[J].成人教育,2014(7):12-14.

[3] 张声雄,高志敏.学习型城市的发展愿景与发展目标研究[J].成人教育,2009(05).

[4] 殷开明,高志敏.欧盟终身学习计划述评一一基于关照成人及其学习视角[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3(06).

[5] Richard Buckminster Fuller. Globalization, Learning and the Learning Society [M].European Journal of Education,2008.

[6] Peter Jarvis. Globalization, Lifelong Learning and the Learning Society [M].London Routledge,2007.

[7] Norman Longworth .Editorial. European Journal of Education[J].2010(3):365.

[8] 杨树雨.国际社会构建学习型城市推进终身学习策略综述[J].天津电大学报,2012 (02).

[9] Robert Maynard Hutchins, Edwards, R. Behind the Banner: Whiteher the Learning Society, Adult Learning, 1995.

[10] Boshier, Jucevicien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he Learning City[J].European Journal of Education,2010,(03)

[11] 李全奎,叶忠海.构建学习型城市评价指标体系框架的探讨[J].高等继续教育学报,2013(03).

[12] Norman Longworth, Michael Osborne, Perspectives on Learning Cities and Regions (PASCAL) Policy, Practice and Participation[R].2010.

[13] 科学发展观丛书编委会.建设学习型社会[M].北京:党建读物出版社,2012

[14] Peter Jarvis. Globalization, Lifelong Learning and the Learning Society [M].London Routledge, 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