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文化影响下的少数民族文化认同研究述评

作者:赵丹 刘一 来源:民族学刊 发布时间:2016-03-07 阅读量:0

赵丹刘一

[摘要]随着社会快速发展,全球化、多元化、中华文化、社会主义文化对少数民族自身文化认同带来巨大冲击和影响。本文从文化认同受到的文化影响来分类,研究主要集中在不同文化形态对少数民族文化认同的影响、作用。本文通过研究系统地把握少数民族文化认同的研究现状,分析现有研究存在的不足,为少数民族文化认同进一步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文化认同;少数民族;全球化;文化冲突

中图分类号:C912。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391(2015)03-0043-06

基金项目:本文受2013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西部和边疆地区项目《少数民族大学生文化认同对其就业及社会融合的影响研究》(项目编号:13XJC880014)资助。

作者简介:赵丹,(1982-),四川大学商学院博士生,西南民族大学副教授,研究方向:社会危机管理。四川 成都610041

随着十八大的胜利召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已经提上了国家的议事日程,如何在新形势下加强各民族间的文化认同,以此增进民族团结与融合,从而走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大道,是摆在当前社会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快速发展以及价值多元化给少数民族地区带来经济上的进步与活力,但是也对少数民族自身核心价值和主流文化带来了冲击和挑战。少数民族自身文化认同受到巨大冲击和影响,造成文化认同的困惑,增加了少数民族文化适应的困难。文化上的冲击、不适衍生出一系列社会问题,从简单的少数民族个体发展困惑到大规模民族矛盾冲突等,因此需要更加深入研究少数民族文化认同,以便找到少数民族从文化适应到文化融合繁荣的路径。

一、基础理论和概念

(一)文化认同起源及定义

最早提出“认同”一词的是哲学家、心理学家弗洛伊德,车文博在1988年《弗洛伊德主义原理选辑》中记载:“认同指个人与他人、群体或模仿人物在感情上、心理上趋同的过程。”[1] Collier在1988年,《文化认同一种》中记载了另一个著名心理学家埃里克森(Erikson)的定义:“文化认同是描述个体心理活动,判断个体与群体产生联系又和群体区别开的自我意识。”[2]但是学界并没有统一的文化认同的概念界定,Phinney对自1972年以来文献研究之后发现,约有三分之二的研究没有对文化认同进行确切的界定,而在有界定的文献中,对于文化认同的界定也各不相同[3]。

近几年的研究对文化认同的定义内涵趋向一致,崔新建在2004年《文化认同及其根源》提出“文化认同”是个体对文化倾向的共识,以使用相同文化符号、遵循共同文化理念、秉承共有思维模式和行为规范,并由此产生深层心理积淀[4]。台湾学者黄葳威1999年在《文化传播》中提出“文化认同”是个体或民族等,通过交往在观念上对某类价值的认可,是人们对自身在社会生活中的价值定位和定向,并表现为共同价值观念的形成 [5]。闫少华在2010年《多元化视野中的文化冲突与共生》提出“文化认同”分为狭义和广义,狭义文化认同指个体对本民族所属文化的认同;广义文化认同包括对本族文化和外来其他文化的认同[6]。本文对文化认同定义采用广义文化认同,是个体对特定符号、语言、价值与规范等文化符号的认同,以便涵盖更多学者的研究成果。

(二)族群认同、民族认同、文化认同

民族认同和族群认同常被替换使用,在概念上存在混淆之处。2007年Cokley通过各类文献的总结对比,提出两者共同之处是都包含了群体归属感并和文化行为、价值、对所属群体的态度以及对歧视的反应有联系。两者差异之处在于族群认同更多是从生理维度来定义,比如体貌特征、基因、肤色等。民族认同更多侧重的是社会维度和文化角度,强调共同的价值观、文化、祖先、信念。民族认同适用于研究个人是如何看待其文化信念、价值和行为;族群认同适用于探究个人对攻击和高度种族化社会的反应[7]。

族群认同、民族认同、文化认同三者的关系,存在不同的观点。国内学者周大鸣在1997年《族群与族文化论——都市人类学研究》提出共同的文化渊源是族群的基础,族群是建立在一个共同文化渊源上[8]。韩震2010年《论国家认同、民族认同及文化认同—一种基于历史哲学的分析与思考》研究认为:文化认同构成族群认同与国家认同的中介形式。文化认同与族群认同和国家认同各有交叠[9]。2004年王鉴,万明钢在《多元文化与民族认同》认为,无论是族群认同、国家认同中都包含文化认同的内容,只有在一定的文化中才具有价值和意义,文化认同是核心[10]。

更多文献研究认为文化认同是民族认同的前提和基础。Carla将民族认同定义为个体对本民族的信念、文化及对其民族身份的承认[11]。2012年万明钢在《近年来国内民族认同研究述评》提出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标志,也是民族存在和发展的根基。每个民族创造了自己的文化,一个人从出生便受自身民族文化的熏陶和教育,形成对自己民族文化的认同[12]。郑晓云在1992年《文化认同与文化变迁》提出民族会有产生、发展和消亡的过程,而文化是伴随人类始末,且文化认同可以跨越民族,因而文化认同的范畴比民族认同更广。但是,文化认同需要以民族为载体,以民族认同为基础;而民族又以文化为聚合,文化成为民族认同的灵魂,是民族认同的基本依据[13]。

二、不同文化影响下的少数民族文化认同研究现状

由于文化认同内涵丰富,所以相关研究涉及众多学科,包括人类学、社会科学、心理学、哲学、文学、宗教学、教育学等多个学科。不同领域的学者从各自学科出发,研究了少数民族文化认同的多方面的问题。本文从文化认同受到的文化影响来分类,研究主要集中在不同文化形态对少数民族文化认同的影响、作用。

(一)全球化、多元化对少数民族文化认同的影响

不同国家之间文化交流随着经济的全球化成为一种不能回避的必然情景。各种文化群体之间的影响不可避免,越来越多的个人或群体拥有多种或混合了多种文化信仰、价值观念和态度。全球化对世界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文化发展提出前所未有的挑战。陆学杰《文化认同与民族地区和谐社会的构建》在多元文化并存的全球文化生态中,人际之间的交流跨越了国家地域的局限性,但是这种全球化的文化发展交流,更多的是经济科技发达地区向其他地区的文化输出,并不是所有民族文化的全球化[14]。全球化对少数民族文化固有生存空间的挤压。以信息化、网络化为特征的全球化是对很多文化传统的批判与超越,包括现代文化对传统文化的否定。欧阳康《多元化进程中的文化认同与文化选择》提出应当加强对于文化建设中诸多前提性问题的哲学追问,提升文化自觉,加强文化认同,促进文化选择[15]。

杨海萍在《全球化背景下新疆大学生中华文化认同教育的思考》通过对新疆大学生认同教育的调研,发现随着现代化进程的推进,信息渠道的畅通,地域概念不复存在,少数民族生态性遭到了严重破坏,原有的文化语境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弱化,影响了少数民族个体对民族文化的认同程度[16]。李虹(2012)《文化认同:少数民族文化传承与发展的时代诉求》提出了民族文化应该充分挖掘能够解决当今时代发展的理论问题[17]。民族文化要在多元文化格局中主导自身文化的发展方向,要在继承自身与吸收他者中求发展,通过增强少数民族的文化自觉,强调少数民族文化的自主创新,适应全球化和多元化的发展趋势。

全球化、多元化中大众传媒是文化认同的催化剂,大众传媒加速了少数民族传统被解构、断裂和碎片化。大众传媒传播使少数民族看到了文化的差异性,少数民族一方面在大众传媒的传播下接受现代化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一方面又不愿意看到本民族传统文化的消失,所以也会产生认同危机。大众传媒对少数民族文化认同也有正面意义,可以修补、重构少数民族自身文化,并对少数民族文化认同产生积极的帮助。刘新利(2013)《大众传媒与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认同》提出大众传媒使少数民族的自我意识觉醒,可以产生少数民族的文化自觉,利用大众传媒对濒临消失的民族传统文化进行修补、重构[18]。黄纪针《多元文化背景下文化认同危机与对策》提出强化文化自觉,构建新的文化认同来化解当前文化危机,弘扬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充分发挥传媒作用,开展全民文化教育[19]。通过增加对传统文化的报道,利用各种方式再现传统文化,帮助人们了解不同少数民族的文化特殊,增强少数民族的文化认同。

(二)中华文化对少数民族文化认同的影响

回顾中国历史农耕文化与草原文化、农耕民族与游牧民族之间长期存在矛盾、冲突、碰撞、交流与融合。随着秦、汉中国大一统局面的形成、发展和巩固,形成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并产生了以农耕文化为主,以游牧文化为补充的中华文化。苗普生《文化认同:新疆历次动乱的深层次原因及历代应对之策》新疆历次动乱的深层次原因,是文化的认同。历朝历代为不断增强文化认同,并以文化的融合作为政治统属的目标[20]。

任志宏(2010)《少数民族文化认同与民族学校教育的发展》从中华民族与少数民族族群关系视角,在理论上研究少数民族学校教育在文化认同的作用[21]。李禹阶(1999)《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论华夏社会中民族、国家意识的同一性》研究讨论了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一致性问题[22]。国内的研究大多数侧重于讨论少数民族文化认同应该是什么,以及少数民族学校教育应该如何把少数民族文化整合到国家中去。费孝通在《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格局》提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思想。每个少数民族都有自己的历史起源、形成与发展,都有区别于其他族群的特色;多元一体的格局意味着在文化发展过程中,所有族群都互相依赖、互相补充、互相联系[23]。詹小美,王仕民《论民族文化认同的基础与条件》提出价值认同是民族文化认同的前提,经济与社会发展是民族文化认同的条件,生活与实践是民族文化认同的依托,教育与学习是民族文化认同的途径[24]。通过内在的不可分割的关系以及共同分享的族群利益,通过族群文化的多元发展和整合,最终形成一个多元一体的文化。

(三)中国当代社会主义文化对少数民族文化认同的影响

中国建国以来政治与社会发展过程曲折起伏,新的文化价值和认同逐渐浮现。中华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文化相互的影响,社会主义文化存在文化失范、文化虚无、文化分化、文化断层。周留征、刘江宁《当代中国文化认同危机的历史成因与现实对策》提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夯实中华文化认同教育的基础。以大学文化建设为载体,营造中华文化认同教育的良好环境。以社会主义公民教育为重点,畅通大学生中华认同教育有效渠道。基于国家文化安全的中华文化认同构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全球化下中国国家文化安全[25]。我国社会主义文化是尊重和鼓励文化多样性与一体化的统一发展。郭晓川《文化认同视域下的跨文化交际研究》不同民族群体都把自己视为“中国人”,并普遍认同以中华文化和社会主义文化为核心的中国价值观[26]。

借鉴多民族多文化的美国经验,有学者提出少数民族文化的多元性与社会的一体化。刘智在《美国文化的移民特征》提出社会主义文化下的文化多元是允许在接受社会主流文化的前提下保留各自移民族群的民族文化传统的某些特点,以及亚文化群体的存在,并不是保留绝对独立意义的文化群体[27]。这种方式是否符合少数民族文化认同还有待深入研究,文化认同的构筑形成过程是一个民族、一个族群、一个社会中个体相互交往过程中所发生的思想与实践的矛盾、冲突、相互和解甚至结合相互认同的过程。中国是由多民族组成的大熔炉,中国社会文化核心价值观是引导个体、群体文化间成功进行跨文化交际的必要保障,需要发挥少数民族文化的重要价值探索一体化、同一化。

三、少数民族文化认同研究不足

文化认同是交叉学科,众多学者基于不同的学科、不同的研究范式、对不同的问题进行了研究。虽然从多个学科更充分、更全面的研究少数民族文化认同的问题,但是现有的研究在研究内容、研究方案等方面存在如下不足。

(一)研究方法缺少定量及持续性的研究

“测量是所有科学研究的心脏”,Cokley根据库恩范式理论提出民族认同的测量范式,用于民族认同多维性的研究[7]。张艳红,佐斌在《民族认同的概念、测量及研究述评》总结:不同的民族量表不一定能构成不同的范式,但库恩的范式理论,为研究提供了一种定量研究的工具。后续学者开发了如MEIM量表,MEIM-R量表,EIS量表进一步开展研究[28]。对比国外对文化认同的研究更加细化和定量,如Phinney (1993)把个体文化认同分为未经核实的文化认同(unexamined cultural identity)、文化认同寻求(cultural identity search)、文化认同完成(cultural identity achievement)三个阶段分别进行深入研究[29]。

由于文化选择、文化认同冲突存在多种类型,文化认同需要分层次进行研究,不能简单成一个统一的概念。现有文化认同的研究方法以定性研究为主,对于社会学、心理学定量的研究方法采用较少。使得部分研究结论的有效性,难以评价。此外,现有研究缺少案例研究,很多研究既不聚焦到具体的民族也不聚焦到地区特点。国内研究未能有效地利用国外的研究成果进行深入研究,当然国外研究成果在国内的适用性本身也需要进行研究论证。

少数民族研究带有族群研究特色,如巫达《社会人类学的都市族群研究》在社会人类学的都市族群研究中,着重研究了少数民族融入大都市的族群认同、文化认同[30]。文化认同的影响是复杂、长期的过程,需要持续性的对某一群体跟踪调研才有可能发现有价值的成果,短期的研究只能了解一些表面的现象。现有研究更多的是在某一个固定时间以静态的视角对某些少数民族群体的文化认同进行研究,而文化认同是一个持续性的多种发展阶段的主题,缺少对少数民族群体的跟踪性的、持续性的长期研究,会造成研究的割裂,难以发现更有价值的结论和成果。

(二)研究学科缺少管理学科视角的研究

随着经济发展,少数民族地区企业越来越多,少数民族个体慢慢从畜牧、农牧,转为通过企业工作实现个人的生存、发展。现有的少数民族文化认同缺少从企业管理和管理心理学的视角进行研究。如少数民族个体的文化认同将影响少数民族个体在工作中是否很好的融入企业,融入日常的工作生活之中,国内的企业文化既有西方的科学管理又有中国管理文化的传承,这些都会对少数民族群体产生影响。乔纳森·弗里德曼在2003年《文化认同与全球性过程》提出企业内的文化认同可以借鉴国外跨国企业文化管理的研究成果,跨国企业文化管理解决了文化冲突、文化认同的管理问题[31]。此外少数民族网络交流活动属于网络行为的研究范畴,少数民族利用信息化的技术,接受其他文化并传递自身文化,这一过程与文化认同有着密切的关系,需要从行为科学的视角对相关现象进行研究。

少数民族文化认同涉及公共管理的问题,缺少从公共管理行政管理的角度研究文化产业发展中文化认同研究。如通过对边疆地区文化产业推进过程中问题的原因分析,可以通过推进少数民族文化产业发展促进少数民族文化认同构建。此外,公共管理涉及社会保障,如何保障少数民族自身的文化认同,都有待开展相应研究。

(三)研究内容缺少对实践问题的深入研究

文化认同是对交流理解、思维方式的研究,目前少数民族文化认同的理论研究与实践研究明显分离,很多研究过于偏重宏观,过于理论化。戴晓东在《解读跨文化认同的四种视角》提出传播学中民族志方法是建立在对习俗、文化行为等第一手观察的描述,通过对文化实践的总结来进行文化的诠释 [32]。民族志可以作为一种有效的研究方法用于对文化的过程与结果进行展示,民族志呈现一个整体论研究成果,对实践问题充分反应。国内并没有见到应用民族志法进行的研究成果。

现有一些研究集中于文化认同与文化传承的个案研究,对于各自宗教对文化认同的影响研究不足,其中关于新疆地区的研究相对较多,对于藏族研究相对较少。对于更贴近少数民族日常生活、工作内容,由于研究难度较大,相关研究则更少。一些研究出发点都是少数民族如何认同主流文化或其他文化,对于主流文化如何包容少数民族文化,如何认同少数民族文化相对欠缺。少数民族的文化认同需要和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先进文化相结合,正确处理少数民族自身文化和马克思主义、传统与现代、社会主义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关系。如何有效的处理这些关系,相关研究并没有进行针对性的展开。教育作为民族振兴与社会进步的基石,在加强文化认同研究,促进文化认同传播与发展,以此繁荣中国多民族文化,具有不可推卸的作用,在教育中如何处理文化认同的各种文化的关系也缺少相关研究。

四、结论

少数民族文化认同的问题在当代中国更加突出,它既是社会变革的历史结果,也是经济进程中文化碰撞的必然表现,凸显了文化认同在当代中国少数民族和谐发展中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少数民族文化认同缺失可以演变为极端宗教主义带来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当前暴力恐怖活动多发频发,通过加强文化认同的研究,对于防止暴力恐怖、宗教极端活动的蔓延,确保全国社会大局的稳定,实现多民族长治久安的和谐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加强对少数民族文化认同中诸多问题深入研究,对于促进少数民族的文化选择,增强少数民族的中华文化认同,促进少数民族在感情和认识上实现文化认同的一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维护国家意识形态的安全也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参考文献:

[1]车文博。 弗洛伊德主义原理选辑[M]。 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8:375。

[2]Collier, M。 J。 & Thomas, M。,“Cultural identity: An interpretive perspective”, In Y。 Y。 Kim & W。 B。 Gudykunst(eds。),Theories in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Newbury Park: Sage Publications, 1988:113。

[3]朱智贤。 心理学大词典[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

[4]崔新建。 文化认同及其根源[J]。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院),2004,(4):102-104。

[5]黄葳威。 文化传播[M]。 台北:正中书局出版社,1999。

[6]闫少华。 多元化视野中的文化冲突与共生[J]。 求索,2010,(1):72-73。

[7]Cokley,K.Critical Issues in the Measurement of Ethnic and Racial Identity: A Referendum on the State of the Field.Journal of Counseling Psychology,2007,(6):224-234.

[8]周大鸣。 族群与族文化论——都市人类学研究[J]。 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7,(1):16-23。

[9]韩震。 论国家认同、民族认同及文化认同——一种基于历史哲学的分析与思考[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106-116。

[10]王鉴,万明钢。 多元文化与民族认同[J]。 广西民族研究, 2004, (2): 21-28。

[11]Carla J,Reginald J。 Racial identity。 African self-consciousness,and career decision making in African American college women。 Journal of Multicultural Counseling and Development,1998,vol。 26,No。 1。

[12]万明钢,高承海,吕超,侯玲。 近年来国内民族认同研究述评[J]。 心理科学进展, 2012, (8) :1152–1158。

[13]郑晓云.文化认同与文化变迁[M].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

[14]陆学杰。 文化认同与民族地区和谐社会的构建[J]。 广西社会科学,2009,(7):84-87。

[15]欧阳康。 多元化进程中的文化认同与文化选择[J]。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6):1-7。

[16]杨海萍。 全球化背景下新疆大学生中华文化认同教育的思考[J]。 黑龙江民族丛刊,2013,(5):10-15。

[17]李虹,侯春娜。 文化认同:少数民族文化传承与发展的时代诉求[J]。 中国教育学刊,2012,(6):11-12。

[18]刘新利。 大众传媒与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认同[J]。 新闻知识,2013,(1):32-34。

[19]黄纪针。 多元文化背景下文化认同危机与对策[J]。 江西社会科学, 2013,(5):。 231-234。

[20]苗普生。 文化认同: 新疆历次动乱的深层次原因及历代应对之策[J]。 史学集刊,2014,(1):55-57。

[21]任志宏。 少数民族文化认同与民族学校教育的发展[J]。 河北学刊, 2010,(6):242-244。

[22]李禹阶。 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 论华夏社会中民族、国家意识的同一性[J]。 重庆师院学报,1999,(2):17-21。

[23]费孝通 。 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格局[J]。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9,(4):1-19。

[24]詹小美,王仕民。 论民族文化认同的基础与条件[J]。 哲学研究,2011,(12):115-119。

[25]周留征,刘江宁。 当代中国文化认同危机的历史成因与现实对策[J]。 山东社会科学, 2013,(8):90-94。

[26]郭晓川。 文化认同视域下的跨文化交际研究[D],2012。

[27]刘智。 美国文化的移民特征[J]。 重庆交通学院学报(社科版),2005,(9):59-62。

[28]张艳红,佐斌。 民族认同的概念、测量及研究述评[J]。 心理科学2012,(2) : 467-471。

[29]Phinney, J。 S。 (1993)。 A three-stage model of ethnic identity development in adolescence。 In Bernal, M。 E。, and Knight, G。 P。 (eds。), Ethnic Identity: Formation and Transmission Among Hispanics and Other Minorities, New York Press, Albany。

[30]巫达。 社会人类学的都市族群研究[J]。 民族学刊,2012,(1):9-14。

[31][美] 乔纳森·弗里德曼。 文化认同与全球性过程。郭建如译[M]。 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3。

[32]戴晓东。 解读跨文化认同的四种视角[J]。 学术研究,2013,(8):144-151。

收稿日期:2014-12-11责任编辑:王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