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图像中的藏族女性社会角色与地位研究

作者:王万宏 来源:民族学刊 发布时间:2016-03-07 阅读量:0

王万宏

[摘要]藏族女性形象大量出现于网络,使得其从现实到网络中发生了巨大的社会角色与地位变迁。她们的角色地位确立过程得益于网络社会的崛起和网络文化的发展,得益于藏族文化的独特性,得益于藏区旅游热和“美女热”。她们通过中青年女性形象所代表的地方文化、明星形象获得了关于对“藏族人”及其文化的认同。这也使得她们从传统社会的家庭角色演变为更为广阔空间的网络社会角色,“藏族人”的形象代表、文化传承的角色、旅游大使的形象都使得她们超越了藏族男性在互联网中所能发挥的作用和地位。

[关键词]网络图像;藏族女性;角色;地位

中图分类号:G206.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391(2015)01-0080-05

DOI:10.3969/j.issn.1674-9391.2015.01.009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项目“网络文化发展对藏族社会文化生活的影响研究”(项目编号:11CG122)、2011年第二批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藏族网络文化发展及其对社会文化的影响研究”(项目编号:11SZYQN27)、西南民族大学2014年研究生美术学学位点建设项目(项目编号:2014XWD-S0504)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王万宏(1975-),男,四川南部人,民族学博士,西南民族大学艺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藏族艺术与文化。四川 成都610041

以往对藏族女性的身份与地位研究主要集中在藏族现实社会中,妇女在家庭、生产、劳动、工作乃至宗教事务中扮演的角色与作用,然而对藏族女性在虚拟的网络空间里的角色与地位却鲜有研究者涉入。近几年来,数字图像技术的进步带来了网络图像的兴盛,进入了一个由美国学者米歇尔早年预言的由“语言学转向”到“图像转向”的时代[1]。受到图像时代的影响,藏族女性人物形象图片被大量用于与藏族社会、文化、经济等有关的新闻资讯、旅游推广和文化展演中。本文通过随机搜索的藏族网络图像分析、探讨藏族女性人物的社会角色与地位变迁。

一、从现实到网络:藏族女性社会角色与地位变迁

藏族女性角色与地位在历史上经历了从低到高的变迁。即在父系制度建立之前具有较高的社会地位,而在吐蕃王朝确立封建奴隶制社会后女性参与社会活动的程度普遍较低。西藏民主改革后由于生产方式带来的劳动分工转变使得女性在社交、家庭经济支配、婚姻方式选择及性活动领域享有较高的地位。[2]进入21世纪以来“藏族妇女有了自己的职业,有了目标,有了理想,她们的智慧和才干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和施展,终于被男性和社会所瞩目和承认,藏族妇女成了建设社会主义新西藏的‘半边天’”。[3]

近十多年的互联网飞速发展也为藏族女性的角色与地位变迁提供了新的载体和工具,使她们从传统家庭经济及相关事务的角色转向以网络图像人物形象的身份涌现于网络空间里。在现实藏族社会中男女性别比几乎是1:1(根据2012年西藏统计年鉴),而在网络藏族人物图像中藏族女性人物,无论是中青年妇女还是小女孩的数量比之男性具有压倒性优势,约是男性人物的两倍(如图1)。不仅是搜索的图片样本呈现这样的趋势,在以藏族为主题的门户网站里也是如此,如中国西藏网的“图库”中,女性形象明显多于男性。网络藏族女性图像里中青年女性人物形象最多,其次是未知籍贯的小女孩与老妇人。藏族中青年女性形象的年龄大概在20岁上下,仅仅有三位女性接近40岁,主要由藏族女性明星和地方藏族女性构成。

(一)藏族女性明星

藏族明星包括来自文艺界的歌星、影星以及一些社会明星。藏族明星在传播藏族文化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其中藏族女性明星在网络空间里十分活跃。

如,来自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丹巴县巴底乡的藏族女歌手阿兰·达瓦卓玛,活跃于中国流行乐坛及日本流行乐坛。深圳新闻网站以“史上最漂亮的藏族女孩”为标题报道了达娃卓玛,说她是“藏族第一美女”。[4]在网页里以多图加文字的方式继续着这位美女的写真和简介。在9张图片中,达瓦卓玛的打扮传统和现代兼有,仅有两张身穿藏族服装,戴藏式头饰,围玛瑙项链;其余多数是着休闲装的或者军装的。

这种由互联网打造出来的藏族社会明星,对于网民、游客还有本地的藏民来讲都是皆大欢喜的事情。这与她们所具有的民族文化素质和自身的优势有关。首先,藏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她们以藏族的身份和美妙的歌喉获得了本民族的喜爱,同时也获得了那些追求民族风的网友认可,形成了固定的、跨民族的粉丝群。其次,藏族歌曲表达了藏族人们对高原生活、爱情和人生的情感倾诉,具有浓厚的藏民族文化特性,体现了鲜明的高原风格。再则,她们经常穿行在汉藏两地,是藏族文化的实践者和代表,精通汉藏双语而且又熟知汉族文化传统,这足以使她们在汉藏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上发挥重要作用。最后,也是最重要的,她们在扮演藏族文化使者的角色中较男性重要,因为她们有漂亮、甜蜜的外表,浓郁的藏族特色服装以及嘹亮的高原歌声。

此外,来自平民家庭的藏族美女也受到追捧,在互联网的推动下形成了网民心中的网络美女明星。来自甘孜州道孚县的平民家庭的女孩罗绒仲呷。搜狐网以“四川藏族金花罗绒仲呷”为题的新闻报道说“罗绒仲呷,一个被网友称为‘藏族贵公主’的藏族姑娘,据说几个网友到她家乡康定旅游,帮她拍了几张照片传到网上后,人气高升,网络点击率极速上涨,网友称她为‘天仙妹妹的终结者’”。[5]

总之,无论是以高原风情著称的影视歌星还是以美丽为标签的社会明星,在互联网的推波助澜下,她们成为了藏族社会的公众人物。以公众人物形象传播和被分享的藏族明星的形象,实则扮演了藏族与其他文化的交流与融合的使者。

(二)地方藏族女性

地方藏族是指除西藏以外,以方言、文化、行政区域来划分的藏族聚居区,如康巴、安多、嘉绒和云南藏族等等。这些地方性的藏族,虽然在文化上也与以西藏为中心的藏族文化基本一致,但是由于特殊地理位置,他们与汉族、羌族或彝族等聚居区相邻,大多是高原或高山峡谷带,因而历史的积淀也让他们的文化带有不少地方性。地方藏族女性用她们的美丽,结合地方藏族文化与自然风景在推动地方藏族旅游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嘉绒藏族是一个融合性的民族,具有多民族文化性的特点,融合了藏族与羌族、彝族的婚姻、习俗、服饰、民居建筑及饮食习惯等。正是这种混融性的民族特征[6]才使得嘉绒藏族具有独特的文化性。嘉绒藏族的族源在学术界引起的争议,却使它在现实与虚拟空间的旅游爱好者那里获得了前所未有的青睐。四川旅游信息网、出境旅行网和巴蜀网在介绍嘉绒藏族或推出旅游产品的网页中都使用了来自嘉绒藏族的女孩形象作为配图。三张图片是三个不同的嘉绒藏族女性形象,尽管他们在衣着上都不一致,有的是藏装,有的又混合了羌族和彝族的服装元素,他们五官端正,清新靓丽,头顶、脖子和腰间都有各种各样的饰物,显得非常漂亮。对于丹巴嘉绒藏族女性,她们近来有一个特别的节日,丹巴选美节又叫风情节。丹巴选美节业已成为丹巴县最为重要的文化旅游资源。借由选美节所提供的舞台,这些女孩的形象以网络图像的方式呈现,不仅展示了嘉绒藏族女性的美丽,也代表了嘉绒藏族的独特融合性文化形象,更是让嘉绒藏族的民族身份得到了广泛的关注。

康巴藏族大多生活在横断山脉的大江大河之间的高山、草原、峡谷等多种自然生态中,与汉族、彝族、羌族等民族相邻。正是在这种多样化的自然环境和多民族、多种文化经常交流相融的人文环境中,形成了康巴文化的宽宏、开放、兼容性的特点。[7]西行百科网在简单介绍康巴藏族文化以后为我们展示了两个康巴人的形象。[8]该网站是专门为去藏区旅游的网民介绍沿途民族文化风情的网站。在有关康巴藏族的网页里,对康巴的地理位置、来源、服饰、饮食、婚姻、名字以及藏历年做了简要的介绍。然后提供了康巴藏族“萨尔故乡深度旅行12日”和“寻访中国水塔——三江源之黄河源头深度旅行”的旅游链接。尽管文字较少,但是,两张康巴人物的图片却特别吸引眼球,一男一女,女子为半身侧面像,皮肤白净,淡妆敷脸,脸型椭圆,鼻梁高挺;身穿黄色的衣服,脖子上挂了两串硕大的玛瑙项链,头上以黄金、玛瑙石、绿松石等装饰。女孩的装束虽不一定是康巴藏族独有,或者说她的形象是否真的体现了格勒博士所说的康巴人的气质,不能仅凭一名女性来判断,但是她作为康巴女性的美丽却是不可否认的事实。作为旅游的文化简介也的确需要这样的形象来吸引网民。

云南藏族主要生活在云南省的迪庆藏族自治州,该自治州下辖香格里拉、德钦和维西傈僳族三个县。云南爱游网在云南各族美女栏目中介绍了三名美丽的云南藏族女孩。[9]女子半身像,衣着对襟长袍,加坎肩,以彩色毛线系辫盘于头顶;另两名女子头戴毡帽,下身着七彩“邦典”。在三位藏族美女的下面,用了比较简短的文字介绍云南藏族历史与文化。云南藏族在互联网的出现与“香格里拉”有密切的联系。英国人詹姆斯·希尔顿在小说《消失的地平线》中描绘了一个远在东方群山峻岭之中的永恒和平宁静之地“香格里拉”,由此带来了国内外的巨大影响。因此中国政府2001年便将原来的中甸县更名为香格里拉县。自此以“香格里拉”为名的旅游者也络绎不绝,香格里拉旅游热潮至今未褪。相对于西藏来说,香格里拉旅游是其周边藏区非常成功的旅游品牌,也使得云南藏族美女形象成为其旅游的一部分。

地方藏族独特的融合性文化和多变的地理环境带来了丰富的旅游资源。旅游公司和旅游从业者在推广这些旅游资源的时候更多地是选择了各地经过精心打扮的藏族美女形象,而游客则更多的是选择了真实的藏族女性形象。除了特色文化旅游资源的作用外,其他自然灾害也往往能吸引游客的关注。如2010年4月14日发生在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县的7.1级地震,使得原本无名的玉树藏族暴露在世界的视野里。在这样的灾难背景下,青海夏之旅旅行社有限责任公司在推出的“玉树藏族草原六日之旅”,在网页上使用了藏族美女的形象。[10]

二、藏族女性社会角色与地位在网络图像中确立

得益于互联网和摄影技术的发展,中青年女性作为藏族女性网络形象的主体的出现,要么以公众人物——明星的形象出现,要么以地方藏族和农牧民身份出现。其中有80%的形象是年轻貌美的藏族女性。她们穿着藏族服饰,或年轻美丽,或朴实自然,都在不经意间促使藏族文化在更广阔的虚拟与现实的空间里传播。通过对涉藏网络人物形象图片的统计分析,笔者认为通过以下社会角色确立了藏族女性在网络中的地位。

第一,网络图像中的“藏族人”的形象是一个以女性为主体的形象,即女性形象成为我们在互联网中识别藏族这个族群的人物形象或视觉焦点。尽管也有部分藏族男性人物形象,但却不能撼动女性成员在网络图像中的角色和地位,特别是那些漂亮年轻的中青年女性。无论是在有关藏族的图片搜索还是论坛、贴吧,藏族女性人物形象始终都会出现在网民的视野。这不得不让网民们在一定程度上把女性形象等同于“藏族人”来识别和记忆。

第二,藏族女性始终是作为藏族文化的传承者的身份而出现于网络图像中的,即她们既扮演了藏族传统文化的传承者角色,也扮演了涉藏网络文化传播者的角色。藏族的地方文化、藏族习俗、藏族影视、藏族歌舞、藏族服饰以及藏族人物审美特征都依赖女性的形象来传播。有的女性形象体现了对传统文化的保存,如藏族农牧民的中年女性与老妇的形象;有的体现了藏族与其他民族文化的融合性特征,如地方藏族女性等;有的体现了藏族女性形象独特魅力与现代性,如青年女性明星;有的则体现了藏文化的生态环境,如藏族小女孩与高原环境的关系等。

第三,藏族女性形象扮演了旅游大使的角色。她们通过自己的美丽形象和文化使者的角色为涉藏旅游经济做出了突出的贡献。无论是人文旅游还是自然风景旅游,从网络上到现实生活里她们的形象业已成为一大批游客和涉藏旅游企业的亮点和必不可少的点缀。

三、藏族女性社会角色与地位变迁的原因

从在文化传承和旅游经济中所扮演的角色来看,网络图像中的藏族女性的地位无疑高于男性。她们从家庭到网络的社会角色变迁主要是由以下因素决定的。

第一,独特的藏族文化和自然环境。以高原、高海拔、高寒著称的生态环境孕育了藏传佛教信仰为主体的文化模式,无论是西藏还是其他各地藏区,都呈现这种文化上的一致性。其中,在佛教信仰里的神秘密宗仪轨,在婚姻上的一妻多夫制,在饮食系统的酥油糌粑,在农牧业上的青稞牦牛,在节日上的佛教化,在传统社会中的政教合一制度,在建筑上的碉楼和寺院群落以及在服饰歌舞上的独特性等等,都是藏族文化区别于其他族群文化的显著之处。在这些文化的一致性上又体现了藏族人与艰难的自然环境勇于奋斗并适应的过程,也体现了她们与周边民族相融合的地方性文化等。文化上的独特性使得她们在全球化的进程中成为国内外学者、游客、网民及其他爱好者青睐的对象,同时,高原风光和生活也是他们争相追逐和神往的地方。人们在向往藏族文化与高原美景的时候,藏族女性所代表的藏族文化和那些生活在高原上的人的形象自然就成为了网络图像摄录、叙事和分享的焦点,即她们是藏族文化与自然具体的、形象的展演。

第二,藏族美女和民族审美认同。网络图像中的绝大部分形象都是藏族美女形象,她们形象气质俱佳。这不是说藏族传统社会里就没有美女,由于交通条件的限制使她们不为人知而已,而网络的发展给她们提供了展示自己的机会。有学者认为正是在当下现代媒体的推波助澜下,“美女”已经演变为一种泛文化现象。即,在媒体与现实的双重夹击下,“美女”逐渐成为一种“方式”,一种观念,进入到大众的日常生活实践,并影响其自我认同和社会认同,成为认同的重要尺度。[11]对藏族美女的追捧打上了对他文化的认同的烙印,最重要的是还体现了“美女热”从主流文化审美向异域文化审美的转向。藏族美女的线下线上的发现、传播和分享的过程实则是对藏族人物审美的审视和判断过程,从而形成他者的审美态度。笔者发现这些被用于网络中的藏族美女形象,几乎全部都是穿着藏装,戴着藏族头饰等等这些外在的民族文化的符号和标签。最终,藏民族文化符号与美女形象的融合才使得女性既成为了藏族文化认同的对象,也成为审美的对象而激发了游客和网民的兴趣。

第三,藏区旅游经济发展的影响。从对藏族女性人物图片使用的用途来看,26%的图片是用于在藏区的游记分享,而23%的图片是旅游公司及其网站用作涉藏旅游产品的推广。总之,约一半的女性人物图片是被用于了藏区旅游相关的事项上。这与藏区持续不断升温的旅游热有很大的关系。根据2013年西藏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西藏全区第三产业增加值为427.93亿元,占GDP的53%。全年接待国内外旅游者1291.06万人次,比上年增长 22%,旅游总收入 165.18亿元,增长30.6%。[12]其他藏区也在通过各种途径不断助推旅游业的发展,开发藏族地区人文和自然旅游资源,出台相关旅游服务政策,介绍推广藏族风土人情等。涉藏旅游公司、企业及其官方网站推出多种形式的藏区旅游产品,还有骑行在青藏线、川藏线和滇藏线上的驴友以及往返藏区的官员、学者和游客等进一步扩大了藏区旅游的影响。藏族女性在这种多层次的涉藏旅游热潮中获得了广泛的关注,在各类镜头的记录下,她们的人物形象在网络图像中呈现,从而确立了她们在网络社会的角色与地位。

第四,网络文化的发展与推动作用。它是藏族女性角色在网络图像中建构的核心要素,也始终贯穿藏族女性网络社会地位确立的过程,即藏族文化、美女追捧和旅游热都离不开网络文化的发展。首先是网络通信技术的发展所形成的无所不在的互联网络,其次是摄影技术的发展让每一个人都能够随时随地获得图像,最后形成了一系列网络文化景观,如网络图像、网络影视、网络音乐和网络动漫等。在此基础上,人与人在互联网上的交往、互动、分享才成为可能,特别是当今以智能手机终端建立的移动互联网络,更是方便了文化间的融合。除此之外,藏族女性人物图片的获得、发布、传播与分享还与网络即时通讯平台,如QQ、Skype等,网络社交媒体,如微博、微信、Facebook、Twitter等有密切的关系。这些媒体平台对图片传播、编辑的支持,使得藏族女性人物形象能在很快的时间内由现实的社会更新到虚拟网络空间里。我们有理由相信,由于网络技术和网络文化的快速发展,藏族社会信息传播已经进入一个以图像为基础的时代,在这个时代里的主角是女性人物形象。

四、结论

藏族女性在网络图像的社会角色与地位的确立过程得益于网络社会的崛起和网络文化的发展,得益于藏族文化的独特性,得益于藏区旅游热和美女热。她们通过中青年女性形象所代表的地方文化和明星效应获得了关于对“藏族人”及其文化的认同。这也使得她们从传统社会的家庭角色演变为更为广阔空间的网络社会角色,“藏族人”的形象代表、文化传承的角色、旅游大使的形象都使得她们超越了藏族男性在互联网中发挥的作用和地位。

参考文献:

[1][美]W.J.T.Mitchell.图像理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2.

[2]李安宅.藏族宗教史之实地研究[M].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1989.

[3]王辅仁. 校订后记[Z]//藏族宗教史之实地研究. 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1989.

[4]王建民.中国民族学史(上卷)[M].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1997.

[5]邓锐龄.介绍李安宅著《拉卜楞寺》[J].民族研究,1983,(3).

[6]何贝莉.评《藏族宗教史之实地研究》[J].中国人类学评论(第14辑).

[7]陈波.李安宅与华西学派人类学[M].成都:巴蜀书社,2010.

[8]张亚辉.安多社会的知识性格——读李安宅《藏族宗教史之实地研究》[J].西北民族研究,2013,(3).

[9]李绍明.变革社会中的人生与学术[M].伍婷婷,等/记录整理.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9.

[10]李绍明.评李安宅遗著《藏族宗教史之实地研究》[J].中国藏学,1990,(1).

[11]李绍明.略论中国人类学的华西学派[J].广西民族研究,2007,(3).

[12]李安宅.李安宅藏学文论选[M].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1992.

[13]李安宅.边疆社会工作[M].上海:中华书局,1944.

[14]顾颉刚.顾颉刚读书笔记(卷16)[M].北京:中华书局,2011:224-225.

[15]王明珂.华夏边缘:历史记忆与族群认同(增订本)[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3:39-43.

[16]陈波.“坝上”的人类学:李安宅的区域与边疆文化思想[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8,(2):36-40.

[17][英]A.R.拉德克里夫-布朗.原始社会的结构与功能[M].丁国勇,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1-16.

[18] [英]马林诺夫斯基.西太平洋上的航海者(英汉对照本第1册)[M].张云江,译.北京:九州出版社,2007:21.

[19] [法]克洛德·列维-斯特劳斯.结构人类学Ⅰ[M].张祖建,译.北京:中国人民出版社,2006:10.

[20]李绍明.我的治学之路[J].中华文化论坛,1997,(3):27-29,37.

收稿日期:2014-11-30责任编辑:许瑶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