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民族地区产业集聚的实证分析

作者:何雄浪 张慧颖 来源:民族学刊 发布时间:2016-03-07 阅读量:0

何雄浪 张慧颖

[摘要]产业集聚是经济一体化过程中的经济发展现象。产业的集聚程度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产业的竞争力,反映出一个区域或国家的经济实力。本文采用实证研究的方法,通过构建静态和动态指标模型,对西部民族地区产业的空间集聚程度进行了测定,并根据计算结果对西部民族地区产业集聚的发展变化作出评估和比较。在新一轮的西部大开发时期,为了寻求更为有利的生产经营地点,抢占市场制高点,西部民族地区要利用自身在资源等方面的比较优势,吸引产业资本和先进技术以创造后发优势,并通过产业结构的优化来逐步获取竞争优势,从而增强自身的内生发展能力。

[关键词]产业集聚;产业结构;西部民族地区

中图分类号:F1278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391(2014)03-0020-07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新形势下推动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若干重大问题研究”(项目编号:09&ZD011);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项目“新形势下加快形成西部沿边开放格局的机制与对策研究”(项目编号:12YJA790127);西南民族大学研究生学位点建设项目资助(项目编号:2011XWD-S0202)。

作者简介:何雄浪(1972-),男,汉族,四川南充人,经济学博士、教授,主要从事区域经济研究。张慧颖(1988-),女,汉族,吉林吉林市人,西南民族大学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区域经济研究。四川 成都610041

产业集聚是指同一产业或相关产业在某个特定地理区域高度集中,产业资本要素在空间范围内不断汇集的一个过程。新经济地理学认为产业集聚由循环累积因果效应引起。偶然的扰动破坏了对称区域原有的均衡,引起产业集聚区域市场规模的扩大,产生市场扩大效应,从而引起生产要素开始在该区域的集中。要素和产业集中导致该区域产生价格指数效应,厂商向该区域集中有利于减少运输成本和劳动力的生活成本。这样,要素再一次进一步的集中,继而又引起市场规模扩大和要素的集中,如此周而复始最终形成产业集聚。产业集聚不仅仅是同类企业在一定区域内的群聚,更重要的是反映为企业相互间的一种共成长性,从而产业的集聚程度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产业的竞争力,反映出一个区域或国家的经济实力。产业集聚能提高本地区产业与其他地区产业相比的竞争力,已被绝大部分经济学家所认同。波特等人还把这种竞争力的提高应用到国家范围,认为产业集群是国家产生比较优势的原因(Krugman,1991;Porter,1998;Raco,1999;Hill,2000)。因此,研究西部民族地区的产业集聚具有重要意义。

一、西部民族地区产业集聚测度指标的选取

在产业集聚的计算方法上,一般有基尼系数法和区位商产业集聚指数两种方法。如克鲁格曼(1991)运用此方法计算了美国3位数行业的区位基尼系数,分析了美国制造业的地方化程度;除基尼系数法外,产业集聚程度也可以通过区位商和产业集聚指数来测量。倪鹏飞等人(2004)运用区位商方法对我国47个城市50多个产业的产业集群竞争力进行了计量,分析了城市竞争力;施雯(2006)通过计算区位商对广东省工业各行业的产业集聚进行了实证分析。除了上述两种方法,还有其他方法来衡量产业集聚程度。如我国学者贺灿飞、肖晓俊(2012)利用Ellison和Glaeser(1992)提出的EG指数方法来讨论产业集聚对产业生产率的影响,认为产业间的共聚并不能直接促进产业效率的提高。

本文认为,产业的区域集聚度既可以用静态的存量指标加以考量,也可以用动态的流量指标测度,显然,两种度量方法所表的内涵是不相同的。但综合运用上述两种不同的方法,可以更好地分析产业的区域集聚程度。

(一)产业静态区域集聚指数模型

区位商是分析区域产业集聚的静态指标,它是衡量某一产业的某一方面在某一特定区域内的相对集中度:

上式中,i表示第i个产业;j表示第j个地区;Lij表示第j个地区的第i产业的产值指标。区位商也称为区域规模优势指数,表示该地区该行业的规模在全国的位置。区位商越大意味着该地区该产业的地方专业化程度越高,比较优势越明显,集聚能力越强。

当LQij>1时,表明该地区该产业具有比较优势,一定程度上显示出该产业较强的集聚能力;当LQij=1时,表明该地区该产业处于均势,该产业的集聚能力并不明显;当LQij<1时,表明该地区该产业处于比较劣势,集聚能力弱。

(二)产业动态区域集聚指数模型

产业集聚指数是分析区域产业集聚的动态指标。假定考察周期为0,t,有n个产业m个地区,j地区i产业期初和期末的产值分别为qij0和qijt,用Aijt表示j地区i产业的集聚指数,令:

则考察期内j地区i产业的产业集聚指数为:

Aijt=Sijt/Sit(3)

其中,Sijt表示考察期内j地区i产业产值的平均增长速度,Sit表示全国i产业产值的平均增长速度。

当Sit0时,表明i产业在全国仍处于成长阶段,此时如果Aijt≥l,表明i产业向j地区集聚,该产业的发展速度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即j地区i产业在全国的比较优势显著;如果

产业的静态和动态集聚指数具有不同的意义。静态指数反映的是产业在某地区的现有生产能力和产量占全国的比重,是衡量目前企业生产分布的存量指标;动态集聚指数则是反映某产业在一定时间段内向某地区的集聚速度,体现企业生产的区域转移方向和速度。综合考察静态和动态集聚指数可以分析出企业生产在全国范围内的转移和集聚趋势。

二、数据主要来源说明

本文所选数据均来自于2007年和2011年的《中国统计年鉴》、《内蒙古统计年鉴》、《广西统计年鉴》、《云南统计年鉴》、《西藏统计年鉴》、《宁夏统计年鉴》、《青海统计年鉴》、《新疆统计年鉴》,考虑到数据的统一性,在计算前述指标时均采用各行业的工业总产值(由于2007年《贵州统计年鉴》对工业各行业分类不是按39大类分类,故舍去不用,只计算其他七个西部民族地区省份,具体包括内蒙古、广西、云南、西藏、宁夏、青海、新疆)。

同时,本文根据产业集聚程度(即2010年的区位商和产业集聚指数)的不同将其划分为产业集聚强化、形成、退化和劣势四个部分,并对各地区进行了归类,以便后文进行比较分析。在此还需特别强调的是区域产业集聚的测度指标为相对概念,即只能在特定的时间跨度内衡量该区域某产业的集聚水平。

三、西部民族地区产业集聚的比较及态势判断

(一)产业集聚强化部分

如表1、表2所示,该部分产业的区位商和产业集聚指数都大于1,已经形成了空间上的集聚,实现了地方专业化生产和规模经济,而且近几年的发展水平己经赶超全国,产业竞争优势凸现。总的来说,上述产业正处于集聚强化的阶段,应当作为各自地区的主导产业和优势产业的选择领域,“十二五”期间工业发展的重点也理应集中在这些优势行业之中。

从该部分产业的分布来看,广西最多达到11个,其次是青海9个,内蒙古7个、宁夏和西藏各3个,云南和新疆各1个。从具体行业来看,如广西的黑色金属矿采选业和非金属矿采选业以及木材加工及木、竹、藤、棕、草制品业,青海、内蒙古和宁夏的煤炭开采和洗选业,西藏和内蒙古的黑色金属矿采选业,已经处于高度集聚的状态,几乎都是在各地区资源禀赋的基础上形成的特色优势产业。对于该部分正处于产业集聚强化部分的优势产业而言,各地区应致力于巩固其优势地位,为其进一步的壮大发展奠定基础。

(二)产业集聚形成部分

如表3、表4所示,该部分产业的区位商小于1而产业集聚指数大于1,表明这些产业目前的地方专业化程度虽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但近年来的发展速度却高于全国水平,产业集聚之态势明显。

作为产业集聚形成部分的产业在西部民族地区七个省份中,最多的是内蒙古有19个之多,最少的西藏也有7个。从具体地区的具体行业来看:皮革毛皮羽毛(绒)及其制品业、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木材加工及木竹藤棕草制品业、橡胶制品业、金属制品业、废弃资源和废旧材料回收加工业是近几年来内蒙古发展较快的产业,尤其是橡胶制品业和废弃资源和废旧材料回收加工业,其产业集聚指数达到了78和536;新疆的黑色金属矿采选业、化学纤维制造业、燃气生产和供应业近年的发展势头较好,产业集聚指数达到了61、266和408,现实的比较优势实际上己经逐渐形成;广西充分发挥地缘优势,其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家具制造业迅猛发展;此外,如云南的黑色金属矿采选业、皮革毛皮羽毛(绒)及其制品业、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的产业集聚指数达到294和62、247;宁夏的非金属矿采选业、烟草制品业、木材加工及木竹藤棕草制品业、印刷业和记录媒介的复制、化学纤维制造业、金属制品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产业集聚指数也非常高,其优势地位也开始确立等等。该部分产业是西部民族地区未来新的产业集聚的主要载体,政府应加以引导以提高地方专业化水平,使之成为未来工业发展中新的增长点。

(三)产业集聚退化部分

如表5、表6所示,该部分产业的区位商大于1,产业集聚指数小于1,这表明这些产业仍具备一定的地方专业化水平,但是近来的平均发展速度已滞后于全国水平,其产业的集聚能力正在退化,比较优势逐渐丧失。

就产业集聚的角度而言,该部分产业的集聚能力出现了退化的迹象。从具体地区的具体行业来看:如广西、青海、内蒙古、西藏、云南和新疆的有色金属矿采选业的区位商分别为253、981、48、1885、27和201,其地方专业化水平仍然较高,但从其产业集聚能力看来,上述地区的集聚指数分别为074、085、081、065、024和023,曾经的西部民族地区传统优势产业近5年来在六个地区都处于产业集聚能力退化的阶段,近年的发展水平已落后于全国其他地区。此外,如青海的其他采矿业、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西藏的水的生产和供应业,云南的烟草制品业,新疆的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等产业也都具有非常高的区位商,但近年的发展现状与其优势地位却并不相符。

属于该部分的产业大都是各地区传统优势领域的产业;各地区政府应充分发挥其产业套能力、发展基础较好的优势,积极加以改造,提升其产业的集聚能力,以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长盛不衰。

(四)产业集聚劣势部分

如表7、表8所示,该部分产业的区位商和产业集聚指数均小于1,这意味着这些产业无论是地方专业化水平还是近年的发展状况都处于劣势,其产业竞争力很弱。

该部分产业可谓是西部民族地区的弱势产业,即无比较优势,也尚不具备产业集聚能力,一般来说,它们都不应作为各地区的支柱产业或主导产业选项,但如果由于区域战略需要而发展这些产业,应考虑发展填补国内空白或科技创新型项目,而不是普通产品。

该部分产业总体来说在西部民族地区数量较多,比如新疆有17个之多,占到工业门类总数的近50%;有些地区如西藏,虽然从数据来看劣势产业很少,但事实上是由于许多产业在该地区没有形成初步规模,产值少到不能在统计年鉴中找到相关数据。这充分反映出西部民族地区的整体工业竞争力还是较为落后。

四、西部民族地区未来产业发展的战略思路

通过计算西部民族各地区39个工业行业的区位商和产业集聚指数,对各行业的产业集聚程度做了一个数量上的描述,对各自行业的集聚程度进行了粗略的分析和比较。就当前西部民族地区工业行业的集聚水平而言,我们可以做出以下判断:西部民族地区工业整体集聚水平不高;各地区集聚相对程度较高的工业主要集中在自然资源基础上形成的资源加工型行业和传统优势产业领域,新兴产业发展尚且不足;各地区处于产业集聚形成阶段的工业行业具有一定的重叠。当前,随着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深入推进,我国西部民族地区工业化、市场化、城市化、一体化及现代化将加速推进,将对西部各民族生产、生活方式、民族文化以及社会发展产生深远影响。我们有必要优化西部民族地区的产业结构,提高西部民族地区的自我发展能力。由此,当前西部民族地区要立足比较优势,促进结构调整,转变增长方式,提升竞争能力,加强政府引导和政策支持,吸引产业资本和先进技术,促进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逐步形成若干特色资源加工基地和优势产业发展基地。西部民族地区今后应充分发挥本区矿产、草原等资源优势,努力开发本区煤炭、石油、水力等能源资源,提高资源的加工程度,缓解“经济二元结构”的矛盾;大力发展有色金属工业和石油化工工业等重化工工业;加快发展重大装备制造等高技术产业;发挥沿边与东南亚、中亚和各独联体国家临近的优势,发展边境贸易;改善农业发展的环境,提高粮食生产和畜牧生产,相应发展轻纺工业、食品工业和饲料工业等,全方位促进西部民族地区产业结构及空间布局的优化。同时,吸取东部快速发展中忽略环境保护的教训,在始终把环境可持续发展放在第一位的前提下,实现西部民族产业的集聚发展。

参考文献:

[1]贺灿飞,肖晓俊产业集聚产业共聚与中国制造业生产率[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111-120

[2]倪鹏飞,侯庆虎,江明清,王诚庆.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2003年)述评定位:让中国城市共赢[J].中国城市经济,2004,(4):4-10.

[3]施雯.产业集群及其实证分析方法——以广东省为例[J].工业技术经济,2006,(2):61-66.

[4]Glaeser,EL,et alGrowth in Cities[J]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1992,100(6):1126-1152

[5]Hill,EWA methodology for identifying the drivers industrial clusters:the foundation of regional competitive advantage[J]Economic Development Quarterly,2000,14(1):65-96

[6]Krugman,PRIncreasing returns and economic geography[J]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1991,99:483-499

[7]Porter,MEOn competition[M].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Boston,1998

[8]Raco,MCompetition,collaboration and the new industrial districts:examining the institutional turn in local economic development[J].Urban Economics,1999,36(5):951-968

[9]保罗·克鲁格曼发展、地理与经济理论[M]蔡荣,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收稿日期:2013-08-30

责任编辑:许瑶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