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我国5个省级民族自治区之一,广西是唯一沿边又沿海的自治区,也是我国人口最多的民族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自成立以来,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各族人民亲如一家、互助团结、艰苦奋斗,取得了有史以来最好最快的发展,被认为是我国民族团结的模范、维护统一的模范、维护稳定的模范、实现民族关系“三个离不开”的模范。成立60多年来,广西取得了巨大成绩,也为民族区域自治贡献了“合而不分、和而不同”的宝贵经验。
“合而不分”是民族区域自治的基本方针
广西壮族自治区是党中央和中央人民政府在充分征求广西各族人民的意见基础上,以“合而不分”的原则建立的。20世纪50年代,国内外民族问题日益突出。1956年东欧爆发匈牙利事件的原因之一,就是国内没有处理好民族问题,外国势力借机插手导致事态扩大。当时外国势力也在我国西藏从事分裂活动。在那种情况下,处理好汉族同少数民族的关系,有着特殊的意义。当时全国人民在党的八大(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精神指导下,掀起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新高潮,而且内蒙古自治区已经建立,积累了民族区域自治的重要经验。为此,中央提出“创造”一些推动各民族之间的团结合作“范例”。据统计,广西当时有700多万壮族人口,占全国壮族人口的90%以上,占广西人口的1/3,是我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地区。广西又处于沿海沿边的重要地位。为此,中央政府亲自抓的“范例”,就是建立广西壮族自治区。
在酝酿成立壮族自治区的过程中,中央广泛征求了广西各民族和各界代表的意见。广西各民族和各界代表人士对成立广西壮族自治区一致表示赞同,但对如何建立广西壮族自治区提出了两种意见:一种意见认为广西汉族人口占60%以上,人口最多,建议以桂林为省会,在桂东地区仍保留广西省,桂西地区以南宁为省府成立省级的广西壮族自治区;第二种意见认为只建立一个广西壮族自治区,以南宁为省府。开始时第一种意见占了大多数。早在民国初年,广西就发生过迁省之争,成立广西壮族自治区,又碰到了这个问题。历史证明,省府设在何处,建立一个统一的省区还是两个省区,这是关系广西社会发展的大问题。中央支持建立统一的广西壮族自治区,以利于广西汉壮等各族人民更好地团结互助、共同发展。1957年,中央召开在京广西籍知名人士座谈会,著名民主人士梁漱溟拥护中央成立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决策,认为“一让两有,一争两丑”,少数民族和汉族都要“互以对方为重”。周恩来总理在总结发言中赞成和支持梁漱溟“互以对方为重”的意见,他说,“今日汉族应该多多地替少数民族设身处地的想一想”。在中央和广西各界的共同努力下,1958年广西壮族自治区正式成立。
“合而不分”是广西建立民族区域自治的基本方针。之所以如此强调“合而不分”,原因如下:
首先,“合而不分”是中华民族5000年历史的优良传统,世界曾有六大文明中心,除了伟大的中华文明5000年来长盛不衰外,其他5个文明中心早已衰落。外敌入侵、内部混乱、分裂动荡,使这些地区的原始文明早已被外族文明所替代,只有中华文明始终未曾中断。未被外国灭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在于中华民族各民族始终团结互助、爱乡爱国、反抗侵略。
其次,“合而不分”有利于广西各民族的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共同进步,共创美好未来。正如周总理所说:“主张合不主张分,是适合我国的历史情况和社会环境的……汉族人口多,但少数民族地区地大物博,将来发展工业,扩大农业,都要大力开发少数民族地区,都需要把地大物博和人口众多、经济文化发达结合起来。”如果采用分的方案,壮族自治区就很孤立了,不利于发展经济。“在交通上,铁路要和广西汉族地区分割;经济上,把东边的农业和西边的工矿业分开。”同时,少数民族也有自己优秀的文化传统,如壮族的“三月三”民歌节,壮、瑶、苗等民族的医药,侗族的传统建筑与古楼风雨桥,瑶苗侗地区廉洁为民的风俗等,只有“合而不分”,才能互相学习、共同进步。广西各民族在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发展不平衡,“要想趋向平衡,就要各民族合作互助,不能孤立地讲发展” 。
第三,“合而不分”是各民族的共同心愿。“汉民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民族,少数民族之间也离不开”,这三个“离不开”,是我国民族工作的指导思想,是包括广西在内的全国各民族的共同心愿。广西是中国民族团结的典范,历史上广西发生过农民起义,但从未发生过独立分裂行动。在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中,广西各族人民团结互助,一致对外,为保卫祖国和家乡共同奋斗。明代壮族女英雄瓦氏夫人抗倭,20世纪反抗日本侵略的斗争,都是广西各民族人民要求和平统一、团结互助的生动表现。广西壮族自治区“合而不分”的建区方针,符合广西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符合广西各族人民的要求,“成立广西壮族自治区,是民族自治与区域自治的正确结合,是经济因素与政治因素的正确结合”。广西60多年的经济社会发展证明了党中央决策的科学性、正确性和先进性。
“和而不同”是推动民族关系发展必须遵循的原则
“君子和而不同”是《论语》中孔子的话,这句话指明了人与人、团体与团体、民族与民族,以及国与国之间和谐共处必须遵循的原则,即追求内在的和谐统一,包容差异,在丰富多彩中达成和谐。广西壮族自治区在建区方针上实行“合而不分”,在推动民族关系发展上实行“和而不同”,有力促进了全区经济社会各方面的发展。
首先,“和而不同”是我国几千年来维护国家和平统一,加强民族间团结合作留存下来的宝贵经验。我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各民族之间的生活习俗、生产方式、民族文化存在差异。我国历代统治者秉承孔子“和而不同”的思想,在承认中央政府主权、维护祖国统一的前提下,给少数民族地区一定的自治权,实行一定程度的民族自治。如唐宋时期推行羁縻制,明清时期推行土官土司制,都是封建统治者给少数民族一定自治权力的特殊形式。但是在封建时期实行的民族自治政策,各民族之间地位是不平等的,存在着压迫剥削,区域自治往往受到中央王权的专制干涉。而中国共产党推行的民族区域自治政策,是让各民族在实现“真正的民族平等”基础上,让少数民族人民在中央领导下实现与汉民族一样的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所以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们党在吸收“和而不同”思想精髓、总结历史经验基础上,对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地区管理方式的伟大创新。
其次,“和而不同”思想揭示了人与人、群体与群体,甚至是国家之间如何相处的道理。人与人之间由于家庭条件、生活习惯、传统文化等方面存在不同,每个人的个性、特点、能力也就各不相同。不能以自己的标准要求别人,不能要求每个人一模一样,应该尊重个体差异,尊重他人,那样人际关系才能融洽,社会才能和谐发展。同样的道理在国与国之间也适用。从上世纪50年代周恩来总理代表中国政府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到今天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都得到众多国家和地区热烈响应和拥护,就是因为中国从来尊重各国主权和领土的完整,从不干涉他国内政,尊重各国人民对自己国家民族发展道路的选择,承认人类文明多样性,在这个“不同”的前提下达到国家之间互助合作,互利共赢。历史证明,“和而不同”思想在人与人、群体与群体、民族与民族、国家与国家之间实行,都可以达到最大的共识,推动中国和世界共同的发展。
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60多年来,在“合而不分”“和而不同”思想的指导下,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广西成为全国公认的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维护国家统一、实践民族关系“三个离不开”的模范。“文革”时期,有些民族地区发生少数民族分裂势力在外国反动势力支持下开展分裂活动的现象,而广西各族人民始终紧密团结在一起,维护国家统一和社会稳定。多年来,在中央的指导和支持下,广西各民族和谐共处,携手共进,积极推动改革,使广西在北部湾开放发展、中国-东盟合作、少数民族地区脱贫攻坚、桂林国际旅游胜地建设等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成绩。自治区首府南宁成为全国文明城市,南宁与珠海、厦门等成为公认的卫生城市;柳州作为工业重镇,拥有“山清水秀地干净”的美誉;桂林作为世界驰名的国际旅游胜地,积极发掘2000多年来积累的优质文化资源,使山水与文化相结合,不断擦亮桂林山水文化旅游的品牌。
作为少数民族地区,广西在“合而不分”“和而不同”思想的指导下,少数民族与汉族亲如一家、团结互助,既保持了本民族的特色,又发展了社会经济,走上了小康之路。如巴马瑶族自治县是世界著名的长寿之乡,保持着山清水秀的环境,保持着瑶、壮等少数民族的民族特色文化,到巴马旅游的游客逐年增加,巴马人也逐渐脱贫致富;恭城瑶族自治县也积极保存民族特色文化,既用心保护著名的文庙、武庙、周渭祠、湖南会馆等反映汉民族文化的文物遗存,又发展了桃花节,开拓了瑶族圩市,有效推动了旅游发展,带动了地方经济的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