缓解疼痛,你需要心理干预

来源:心理与健康 发布时间:2016-02-29 阅读量:0

慢性疼痛并不是单指一种疾病,而是一个对症状的描述。导致慢性疼痛的原因,大体可以分为两大类:器质性疾病所致的慢性疼痛以及心理因素所致的慢性疼痛,也有很多以上两类病因共同存在的情况。在器质性疾病所导致的慢性疼痛里,例如三叉神经痛、颈腰椎病痛、血管性头痛和各部位的外伤后肌肉骨骼痛等,都是常见的疾病。而心因性的慢性疼痛,是指没有躯体疾病的,因心理原因导致的主观真实感受的躯体疼痛。

对于器质性疾病所致的慢性疼痛病患来说,心理咨询治疗的主要目的,是减少病患对药物理疗和手术等止痛治疗的依赖性,最终使病患回到正常的家庭生活和工作中去。对该类病患,常用的心理咨询治疗方法是安慰剂使用、放松疗法、催眠疗法、认知行为疗法和建立支持关怀系统。

我曾接待过一名患者,男,55岁,车祸外伤后腰和下肢疼痛11年。通过了解他的就医经历我发现,如果他挂的是一号难求的专家门诊,或花高价找海归专家看特需门诊,那么,他在接受治疗后,疼痛会有大幅度的减轻,虽然该专家的处方只是基础的治疗,以前在普通门诊也做过。他的儿子告诉我,一次,他故意给爸爸一种药,说是没有副作用的强效镇痛片,服后,爸爸一宿没喊疼。其实,那种药只是复合维生素,这就是安慰剂效应。经过评估,对该来访者我们初期目标是减轻疼痛症状,后期是建立良性的日常生活。

放松是一种综合的生理反应,医学心理学研究认为,放松可以普遍降低交感神经系统及代谢活性,起到减轻疼痛的效果。而心理治疗中的放松训练,可以快速有效地使其达到放松的状态。

首先,我引导他平躺和调整呼吸,询问其疼痛的程度:“完全没有疼痛是0分,疼得无法忍受是10分,你目前是几分?”他告诉我是7分。接下来,我引导他将注意力放在头部,并轻轻活动—下头部后,放松头部……然后放松颈部、放松肩膀、放松双臂……从上到下进行放松。在这个过程中,治疗师需要时时关注患者的注意力是否集中,各部位肌肉是否放松。在半小时放松训练后,患者的疼痛分数从7分下降为4分。在后面几次的放松训练中,我又加入了呼吸放松和冥想放松的练习。

通过医疗和心理相结合的干预,一个月以后,患者的疼痛得到了控制,以前他无法上街买东西,现在都可以了。但是他并没有因为疼痛的减轻而减少对止痛治疗的依赖,他像症状最严重时一样,每天在家卧床平躺,三餐是在床上支个小桌子吃的,一次不落地用理疗仪,还贴膏药。家属根据疼痛科医生的医嘱劝他减药,而患者不愿意减药,还跟妻儿发火。

在咨询中我得知,患者的依赖治疗源于对疼痛症状加重的恐惧,他告诉我,他多次跟医生说,如果没办法止痛就安乐死吧。而现在他虽然疼痛显著缓解,可仍有残存,他害怕有加重的可能性。

我采用了认知行为疗法,帮助患者认识到,过度治疗并不能预防疼痛的加重,反而可能起到反作用。正确的认知是,要找到科学的预防疼痛加重的方法,再运用到生活中去。在认知行为治疗中,“认知”是调整固有的且不良的看问题的角度,“行为”是在生活中减少不良行为(如长期平躺不下地),并增加良性行为(如散步、增加人际交往)。

在患者、医生、家属和治疗师的共同努力下,患者在半年以后,重新拾起了自己的英文翻译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