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己为景——自我观察之道

作者:曹静 祝卓宏 来源:心理与健康 发布时间:2016-02-29 阅读量:0

“认识你自己”,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如此告诫世人。“以己为景”便是自我认知中的重要一环,另两个分别是“内容自我”和“过程自我”。认知行为疗法的第三代浪潮中处于重要地位的“接纳承诺疗法”(Acceptance and Commitment Therapy,ACT)对这三种自我内容进行了探讨,认为“以己为景”是增强心理灵活性的核心。

“以己为景”又称情境自我、观察性自我、背景的自我、自我感的观点采择(perspective-taking sense of self)等,ACT的创始人海斯( Hayes)认为,“以己为景”是“诸如思维、情感、记忆、感觉等此类个人体验发生的情境”。ACT的治疗师会通过练习、隐喻、正念等方法来帮助人们切身体验自我观察,感受以己为景。

对不同时空的自我的觉察是认识自己的一个重要部分。比如5岁时在公园里玩耍的无忧无虑的“我”是那时那里的“我”,18岁时因高考失利而伤心难过的“我”是那时那里的“我”,现在正在读这些文字的求知的“我”是此时此地的“我”。直觉上,此时此地的自我与那时那地的自我不吻合。也许你会疑问,到底哪个才是真正的“我”?都不是,他们都只是你的一部分。唯有那个始终存在并觉察这所有“我”的那个我、那个不被任何词汇和形式定义的“我”,才是恒定不变、不被任何概念束缚的我,即观察的自我。

“以己为景”作为ACT的核心治疗技巧之一,在临床上有三个主要目标:其一,削弱来访者对其概念化自我的依附;其二,培养或提高来访者注意到个体经验的不断流动性的能力;其三,提高来访者观点采择的有效性和灵活性。

1 “穿越”练习

先进行集中注意力的练习,然后咨询师对来访者说:“接下来,我要求你想象—下,请你从距现在很多年后的角度来回顾此时此刻。你可能会看到现在的你正坐在这把椅子上,了解你所有的痛苦、恐惧、希望和愿望,此时,多年后的你将给现在的你提供什么建议?不要急着回答问题……在这个问题上停顿一会儿……”这样的引导性练习能为临床工作建立一个意识的背景。

2 棋盘隐喻

咨询师引导来访者想象:“你面前有一副向各个方向无限延伸的棋盘,在这副棋盘上,各个棋子开始粉墨登场,有白的,有黑的,它们向棋盘中间聚集,在棋盘的不同区域结成不同的联盟。想象白棋是你负面的思维、情感、记忆和感觉,黑棋是你积极的思维、情感、记忆和感觉,它们正在进行一场漫长而血腥的战斗,黑模在战斗中似乎稍占上风,而白棋誓死回击,尽力不被对手压倒,战争已持续了很多年。”

当来访者与这种隐喻相连接,就能转向自己的问题。同时,咨询师还可以向来访者解释:“这场战争的问题在于交战的双方都是你的经验,当与你自己的思维、情感、记忆和感觉展开较量时,你的经验就变成了你的敌人,无论哪方赢,都有一方会输。越是战斗,战场就越大,就会花费越来越多的生命来与自己的棋子战斗。如果一直让自己以玩家的身份参与这场内战,你就会感觉越来越疲惫和无望。”

咨询师可以启发来访者:“在这个隐喻中,如果你不是玩家,也不是棋子,你会是什么?还剩什么?”

答案揭晓:棋盘!

若你从“棋盘的视角”来看,就和“以己为景”搭上了线,你和战斗的关系就会发生变化。棋盘能做到的事情有两件:(1)容纳所有的棋子;(2)在棋盘移动时也带着棋子一起移动。对于棋盘来说,谁赢谁输都不重要,战斗可以继续也可以停止。作为一个棋盘,你能够托住那些黑色和白色的思维情感,并注意它们什么时候战斗,什么时候休战;你容纳了自己的思维和情感,但它们并不是你,接近起来也就不那么可怕。身陷战场时,与棋子争战要耗费很大的力气;身为棋盘时,托住这些棋子却并不需要多大力气。

3 观察练习

来访者闭上眼睛,咨询师引导其进入一种放松的集中注意力的状态,然后逐渐将来访者的注意指向不同的领域(角色、情绪、思维等),这样,人就成为可识别的。部分指导语如下:

现在我们将做一个练习,在这个练习中没有人会失败,我们只是看看你正在感受和思考什么,因此无论出现什么都是正常的……现在,把你的注意力转移到这间房间里的自己,描绘一下这个房间,描绘在这个房间里的自己和确切的位置。现在开始关注你的皮肤并和你的身体保持联系,注意你是怎样坐在椅子上的,看看是否能真切地注意到接触椅子的那部分皮肤的形态。注意任何存在的身体知觉,当你见到任何一个,只是确认那种感觉并让你的意识继续前进。(停止)现在注意,如果你有任何情绪,只是确认他们。……你注意到了那些知觉……那些情感……那些想法。我们称那部分注意的你为“观察的你”。这里有个人,他在那些眼睛的背后,他意识到我现在说的话,并且和生活中的你是同一个人。

临床中有关“以己为景”的练习还有很多,比如“书写故事情节”、“给自己写信”。不管哪种练习,只有亲自去体验、去感受,你才能体会到文字背后的意境。

“以己为景”就是观察性自我,如同站在一座金字塔的顶端,你可以从这座金字塔顶端向下看见你的行为、思维、情绪、身体感受等四类个体经验,却不受这些内容的影响。在我们的一生中,我们的生活、处境、身体每时每刻都在发生变化,但无论这种变化是什么、环境如何,观察性自我仍将一直在那里观察着、体验着,“以己为景”的不变本质使自我感保持稳定。观察性自我的持续性和从内容中获得的自由一起,使“以己为景”成为一种祥和的、安全的经验。认识你自己,从“以己为景”的观察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