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书呆子,也不要网瘾

来源:心理与健康 发布时间:2016-02-29 阅读量:0

小E,男,22岁,网络成瘾5年。从大一开始辍学在家,其间曾尝试续读,后又退读,从未参加过工作。小E的父母都是研究所的高级知识分子,父亲因工作关系长期在野外开展科学研究,他从小和母亲共同生活。

小E天资聪慧,曾在奥数学习班中名列第一,高中开始玩游戏逐渐入迷,但学习尚可。考上大学后,对游戏入迷转为成瘾,同时因不能适应离家的集体生活而从大学退学。他的母亲温柔善良但很孤独,其父学识丰富但不顾家。小E气质不俗,温文尔雅,但有些文弱。小E兴趣爱好广泛,看了不少常人不看的古典书籍,下得一手好围棋,这应该得益于书香浓厚的家庭环境。可是,学识渊博的父亲又让他体会到强烈的自卑和压力,温柔的母亲让他依赖性强而又同样优柔寡断。

这对看起来完美的父母错就错在他们太过完美。父亲原本对孩子的期望值很高,但觉得这个孩子远没有达到他心目中的理想,所以一直持否定态度;母亲对孩子的照顾细致入微,除了学习之外所有全包,对孩子很是宽松。

上大学后,小E完全不能适应校园生活,他习惯妈妈的轻声细语,可是同学们喜欢纵声欢笑;课后的自主安排时间他不知该干些什么,突然没有妈妈安排生活的“自由”让他无所适从。他不习惯和同学们一起去食堂买饭吃,衣服换下来不知道要洗,更糟糕的是他不是一个将就的人,一般的男孩脏点乱点无所谓,可他习惯了雅致洁净的生活,靠自己却又力不从心。从前的生活一直是妈妈给他安排的,长这么大他从没削过一个苹果,没给自己洗过一条内裤,没拿起笤帚给家里打扫过卫生,小E在校园里感觉那么的无助而心慌,回家时不知道背回多少没洗的脏衣服。

很多在大学发生网瘾的孩子都缺乏自我管理的能力,他们从小到大被家长管得很紧,到大学一下子没了主意。

小E有点像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古代书生,从“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到“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打游戏机”,他处处表现出和外界环境的疏离。当一个人在生活中没有脚踏实地的现实感的时候,他很有可能迷上网络游戏,因为他对现实没有概念,网络游戏的特点正好迎合了这种感受。游戏在虚幻中构建了生活和友情、爱和成就。周围都是他不熟悉的现实,他没有走人生活,只好走人游戏。

在对小E的网瘾治疗上,增强现实感,培养缺失的生活经验,带他走入真正的生活,这些很重要。生活既不存在于游戏里,也不存在于书本中。虽然他很博学,自然学科和人文学科涉猎很广’但医生并没有强化他的心理资源来达到脱瘾的目的。正相反,除了前期治疗关系建立时和他坐以论道,谈论文化历史外,中后期开始有意地减弱对知识的涉及。

要增强他在现实迈步行走的能力,得从眼皮底下的小事开始行动,而在方式上要注重和他现有的心理资源相结合。比如洗衣服涉及的化学变化,食物涉及的地理知识,甚至从传统文化上探讨打扫卫生与心身健康之间的关系,并让他切身体验,把他懂得的“形而上”转化成身体力行的“形而下”。此为其一。

其二,进行身体锻炼方面的建议。小E从小不太注重锻炼,加之长期的网络生活,所以他非常瘦弱,应了文弱书生的称号。这种建议不是像对待常人那样说说而已,而是需要在治疗室直接和他展开与身体的对话,像他这样生活经验缺乏的人,每一小步都需要像带领小朋友似的,为他弥补生活经验,而这种引领要做好每一个细节。经过三个月的努力,小E的情况大为改观。

因为小E是成年人,心理治疗从内容上主要还是要偏重于对他自我成长的助力,当然也不能忽略父母对他的支持。

在网瘾少年中,被经验剥夺的孩子许许多多,这样的家庭有个共同点,一般母亲为了孩子“自我牺牲”,孩子强烈地依赖母亲,而父亲的角色是不作为,呈缺席状态——为夫为父都为缺席状态。母亲的内心是孤独的,孩子也是孤独的,他们相互寄生、相互依赖,夸张一点说,似乎成为了另一种形式的孤儿寡母,妈妈把所有的心思放在孩子身上,等到发现孩子到青春期时居然也不买自己的账,那种失落和痛苦可想而知。

心理治疗的重点,除了和母亲讨论过度呵护的弊端,也不能忽视父亲的情感疏离。父亲一年到头只能有一两次在家,和孩子的交流少得可怜,父亲不爱说话吗?绝对不是,小E说,他的父亲少有的那点在家的时间,可以在偌大的书房里耐心地和他的学生侃侃而谈。

小E父亲说起孩子只是一脸的家门不幸,他不知道自己对孩子的否定只会加深孩子的懦弱和自卑。医生请他思考这个问题:“你一年到头在野外搞动物研究,去和动物培养感情了,拿什么时间来和儿子培养感情?你那么有力量,可孩子为什么如此无力?”父亲陷入了沉思。这样的沉思对父亲而言是充满扰动意义的。

值得一提的是,小E考上的是全国重点大学,但学业优秀只能证明他的学习能力,别的什么也证明不了。生活是本复杂的书,只要求会学习是否有点太肤浅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