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年,中国登记在册的毒品滥用者人数为7万,而到了2013年,这一数字达到了247万,在20余年的时间内增加了34倍。与毒品滥用(尤其是注射毒品滥用)相关的违法犯罪、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简称HIV)感染及艾滋病也以惊人的速度增加。
解决所有这一切,需要有一套切实有效的毒品防治策略。中国2008年颁布了新的《禁毒法》,其中明确摒弃了单纯以惩罚为主的策略,鼓励药物滥用者自愿接受治疗或在所属社区接受社区治疗。此外,国家还着力推广美沙酮维持治疗。这些观念以及实践上的转变,实际上反映了人们对药物滥用性质的认识开始改变。但遗憾的是,从总体上来看,这些改变还远远不够,所开展的项目覆盖的人数仍相当有限。
纵观全球范围内针对药物滥用的防治策略,大多强调减少供应与减少需求并重。但近30年来,从欧洲一些国家开始,出现了旨在减少药物滥用不良后果的一些策略,称为“减少危害”策略,并逐渐扩展到美国、加拿大以及亚洲的一些地区,逐渐深入人心。以中国香港为例,香港早在10多年前就率先提倡“三减并行”。中国大陆实施的美沙酮维持治疗、清洁针具交换项目,显然属于这一思想的产物。
减少危害是一种策略
减少危害是指应用各种措施和方法,减少药物滥用及相关行为不良后果的一种整体策略。 严格地说,减少危害不是一种具体的方法,而是一种思想,它包括的内容很宽泛。比如,由静脉使用改为烫吸是进步,由多人共用污染的针具改为使用清洁的针具是进步,由吸食街头毒品改为美沙酮维持是进步,从性滥交或性生活毫无防范到主动使用避孕工具也是进步。对饮酒者而言,从终日饮酒改为每日适量是进步,从每饮必醉到偶尔醉酒也是进步。对吸烟者而言,减少吸烟量是进步,从吸烟改为嚼尼古丁口香糖也是进步……如此等等。
减少危害的思想雏形,最早可追溯至20世纪70年代,当时在荷兰和瑞典等国家就已经出现了类似的实践。但是,真正形成一种有意识的活动则是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这一思想的形成有如下几方面因素:首先,人们注意到,很多药物滥用者往往难以或根本不可能彻底戒除,彻底戒除的目标往往只是空中楼阁;第二,许多药物滥用者居住及营养等基本生活状况相当差,而且他们对自身行为的不良后果很少顾及,要想帮助他们,就必须从这些基本的方面着手;第三,HIV感染以及艾滋病的出现与蔓延,对这一思想的形成起了关键的推动作用。
提出这一思想的学者认为,主张减少危害与主张彻底戒除的目标并不互相排斥。我们仍可以将彻底戒除当成理想的目标,但与此同时又持务实的态度,承认有一部分人不能完全戒除。
针具交换
虽然减少危害的具体实施方案有很多,但得到关注最多、被研究得最充分的要数以下两个项目:针具交换项目(注射器交换项目)以及美沙酮维持治疗。
针具交换项目在艾滋病的预防方案中占据中心地位。人们注意到,艾滋病是吸毒严重的并发症之一,而要减少其危害可以采取多种措施,包括交换针具、美沙酮维持疗法、教育性的预防措施等。减少危害的策略旨在让高危人群作出一定的行为改变,减少高危行为的危害。
为静脉药物滥用者提供针具交换服务,首先于1984年在荷兰开展,2年后传到了英国和瑞典。美国则到1988年才在华盛顿开展。1989年,这一项目获得地方政府的财政支持,以减少因吸毒而产生的各种感染。不久,美国10多个大小城市相继提供此项服务,有的由官方的卫生部门主持,有的则由民间的艾滋病团体主办。此外,加拿大、新西兰、澳大利亚等国家都在2000年前后开展了这项活动。尽管针具交换是西方国家首先推行,但发展中国家也广为应用,如巴西、泰国、越南、尼泊尔等。尼泊尔加德满都的针具交换项目可能是亚洲最成功的,该项目始于1990年,由受过培训的社会工作者和初级卫生保健人员组成流动宣传队,发给吸毒者清洁的针具,收回用过的针具,并为吸毒者进行防病宣传,还为他们提供简单的医疗服务。它不仅控制了注射毒品人群的艾滋病流行,还把艾滋病知识和预防活动延伸到了其他人群,包括性工作者和社区的一般人群。
针具交换方案提供的服务包括提供经过消毒的针具,进行安全注射、如何预防艾滋病、如何进行安全的性生活的教育,还包括HIV检测,戒毒治疗方法,一般的医疗保健,理财,衣着,住房等。此外,还让药物滥用者有机会与健康人群接触,学会健康的生活方式。总体上说来,针具交换方案较为简单而切实可行。
2003年初,中国首次在境内采取发放清洁针头以防范艾滋病的措施。到目前为止,绝大多数研究发现,采用针具交换方案可有效降低高危行为,包括共享针具、重复使用针具或使用不洁针具等。国内来自若干地区的研究也都得出了同样的结论。
当然,对这一计划也有持反对意见者。他们的主要论点是,这样一来有可能鼓励或助长吸毒行为。国内在试点初期也常常遇到民众的质疑或反对,认为设立清洁针具交换点等于变相鼓励吸毒。
为了使针具交换计划收到更好的效果,必须营造比较友好的气氛,而且在具体实施时,要注意选择合适的地点、时间以及方式。要充分了解吸毒者自身的心理及行为特点,并且要选择有针对性的高危人群。
美沙酮维持疗法
美沙酮维持疗法最初由美国学者多尔( Dole)和奈斯万达( Nyswander)倡导。他们认为,药物依赖是复发性疾病,阿片类依赖者体内内啡肽缺乏,因而断药后会有诸多心理生理症状,难免重蹈覆辙。而美沙酮进入体内,可产生阿片类阻断现象,使依赖者不再滥用毒品,从而减少社会犯罪,减少感染(尤其是艾滋病)等并发症,改善就业能力,使滥用者生活方式趋于正常,减轻社会负担。他们指出,治疗成功与否应以能否恢复与保持心理社会功能为准,而不应过分强调是否继续使用阿片类药物。这一方法已经在美国、加拿大等国家广泛使用,但欧洲一些国家则对此持保留态度。
研究发现,美沙酮维持疗法可减少感染HIV的危险,延迟艾滋病相关病症的发病时间,缓解戒断反应,降低违法犯罪率以及其他与吸毒相关的不良后果。它多采用门诊治疗。研究提示,在美沙酮维持疗法中起作用的不仅仅是药物本身,除提供适量的药物外,还要辅之以其他咨询、服务,包括宣传教育、训练、家庭辅导等,与此同时,应鼓励、帮助滥用者利用其他康复治疗设施,这样可大大提高服药者的依从性和维持率。
由于各地区毒品流行情况不同,加之各人所持的标准不同,对此疗法的评价也有很大差异。但目前在多数西方国家,支持此疗法的人占上风。他们认为这一方法不仅经济合算,而且安全可靠。如美国的一项研究表明,以6个月计,采用此法治疗一例阿片类滥用者社会需支出1750美元,而如果不加治疗,则每人需耗费21500美元,后者为前者的12倍以上。若以能坚持美沙酮维持疗法而不再滥用非法毒品、未违法被捕、就业能力恢复为成功的标志,效果更加令人满意。
减少危害的原则
实用原则:减少危害策略接受这样的观点,即社会中难以避免会有一些人滥用药物。减少危害的目的在于减少一些眼前的、切实存在的危害,而不在于达到那些理想的目标。
着眼于危害:减少危害关注的重点在于减少药物滥用的后果,而不一定着眼于药物滥用本身是否有所减少。这些所谓的危害包括对个人的心身健康、家庭及社会造成的危害等。
分清主次,逐一落实:减少危害策略注重对某一滥用的情况进行评价,分清其目标中的主次,首先找出一些眼前的、可以实现的目标,逐一进行落实。当然,最终的目标可以是彻底戒除,但开始时并不一定将目标固定于此。
灵活应变,提供多种干预措施:根据每个滥用者的具体情况,制定具有针对性的方法,同时要进行定期的再评价,调整目标。
尊重滥用者的自主性:减少危害策略认为,滥用者滥用药物是自己的选择,他们同样要为此承担责任。不要将药物滥用者视为异类,要重视病人在治疗康复过程中的积极性,主张社会接纳滥用者,消除对他们的偏见与歧视。
注重评估:在开展每一个项目之初,都应将自己的任务、目标及要解决的问题表达清楚,以便考察、评估。在评估过程中,既要考察项目对病人的心身健康及社会功能的影响,也要考察对社区的影响,这样才比较全面。
对于药物滥用者,“发现一个,彻底治疗一个”是人们善良的愿望,但遗憾的是,原先的各种治疗,包括惩教性的劳动教养措施,其治疗效果似乎并不明显,这促使人们不得不重新评价原先的理想主义目标,从而采取一些务实的策略。
减少危害的特色在于,它改变了原有的非黑即白的思维方式,采取开放、接纳的态度,即在关注药物滥用个体的同时,也着眼于社会与公众的利益。减少危害不仅仅是针对物质滥用者一个人,更大程度上是为了公众及社会。
汤宜朗:医学博士,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神经生物实验室主任,美国埃默里大学( EmoryUniversity)精神科医生。从事精神病学临床及研究多年,专业方向为药物滥用及精神疾病遗传学。主编、编写书籍20余部;发表中文论文80余篇,英文文章40余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