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网络、电视、报纸等各种媒体上,甚至在我们身边,总是不断地听到、看到各种非正常死亡的新闻事件。其中,当然不乏各种天灾人祸所致的个体罹难,但更令人惋惜和难以接受的是,有不少人竟率行轻生之举,鲜活的生命溘然陨落,给家庭和亲人造成无尽的痛苦,给社会带来了极大的负能量。
在我国,冲动自杀率较高
欧美和其他发达国家的本土研究发现,90%以上的自杀身亡者,生前都几乎患有各类精神疾病。在这些研究中,中年男性、生活在大城市、工作生活压力大、患有抑郁或酒依赖等精神疾病的人,发生自杀的概率高。然而在中国,自杀的原因和国外非常不一样。我国学者费立鹏在英国医学杂志《柳叶刀》上发表的文章《中国自杀率:1995-1999》指出:中国很多自杀的人“不是抑郁症不是分裂症,不是任何长期性的什么症状,而是冲动性的。”这意味着,精神疾病所致的自杀比例只有60%左右,很多自杀并非病症所致,往往只是一时冲动的结果。他还通过研究得出了这样的数据:58.8%的自杀者从萌生自杀念头到采取行动,时间不超过2小时;40%的人考虑时间不超过10分钟,11%的人甚至在1分钟之内就作出了决定。其中,冲动性自杀的高危人群主要是农村的青年女性。
23岁的小妮平时是个热心肠的农村姑娘。因丈夫常年在外打工,她有时会帮村里新来的工作人员做做饭,打扫打扫卫生。久而久之,村里有人开始传闲话,议论他们两人之间有不正当关系。今年过年,小妮丈夫回家听到闲话后,不问缘由就扇了她一巴掌,结果当天晚上小妮就喝农药自杀了。
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而各种轻生原因也令人大跌眼镜,或因人际纠纷而负气寻死,或因关系不和而冲动自杀。日常的夫妻口角、情人斗嘴、家庭矛盾、邻里纠纷,均可能在一时冲动的驱使下,断送自己的性命,令人惋惜。
用自杀的方式追求正义不可取
我国学者发现,那些成功的自杀,更像是“失败的自杀未遂”,而自杀未遂者似乎才是成功的。很多自杀者将自杀视为“追求正义”的工具,或者说只是他们用来证明自己的为人,或者争取自己权利的方式。女性在遇到挫折时容易选择自杀,有可能只是为了寻求帮助、摆脱痛苦,甚至只是为了吓唬别人。
这种情况和中国传统的文化背景有一定关系:女性在社会中的地位较低下,且长年来受封建迷信思想束缚较深,自身排解压力的方式有限,所以,当遇到家庭矛盾或纠纷时,她们选择自杀的风险明显增大。
很多农村女性选择自杀只是赌口气,不一定真的想结束自己的生命:“我要是死了,看你们后不后悔。”所以,她们常常会选择服用农药自杀,因为农药容易得到,同时她们也存在一种侥幸心理,认为只喝一些不会有什么大问题,甚至还能因此得到自己的“利益”。然而,这种轻率行为的后果却是非常可怕的,对农药的侥幸心理使人们往往低估了它的致死性,加上目前中国农村医疗水平相对较低,导致农村的年轻女性自杀死亡率增高。
浮躁的环境让青春不堪重负
近年来,屡屡发生的青少年包括学生自杀的悲剧令人心里无比沉重。青少年自杀事件并非偶然现象,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小杨是南方某大学的三年级学生,平时性格偏内向,比较要强。他一直喜欢班上的一名女孩,但不敢开口,后在室友的鼓励下向那名女孩表白,可是当场被拒绝。小杨对着楼下围观的学生说了几句“豪言壮语”后,当着大家的面从楼上跳下,那种“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令人无比震惊。
当然,小杨还是幸运的,他捡回了一条命,然而双腿骨折,愈合后可能会影响到走路。事后,小杨表示无比后悔,他说,被当众拒绝后感到受到了羞辱,又觉得从楼上跳下去可以给那个女孩一点颜色瞧瞧,甚至让自己显得特别有男子汉气概。
目前,导致中国青少年自杀的原因有许多,包括自身因素、家庭及社会因素等。从上面的案例看,小杨是家里的独子,从小在家受到的疼爱、呵护有加,而责任和自爱教育却相对缺失,耐挫抗压能力较差,自杀的理由只是“羞辱感”、“给对方点颜色瞧瞧”或“有男子汉气概”。青少年处于心理发育期,他们的心理防御机制尚不完善,面对问题时,解决方式往往简单。再加上目前社会上有很多不负责任的游戏,某些电影、电视节目大肆渲染自杀,甚至美化自杀行为。青少年在没有得到正确引导下往往采用极端的方式来解决自己的问题,认为这样自己就“解脱”了,得到更“完美的结果”了。
冲动性自杀似乎总是带着一种“目的性”和“获利性”,它的发生简单但很突然,带给家庭和社会的是不可挽回的后果。对于这种类型的自杀,我们该怎样去预防呢?
首先,积极提倡对于生命的教育,不管什么年龄的人,都要认识到,人活着不能只计较眼前的利益,活着是实现个人价值、自我超越的一个过程,在任何时候都不能放弃生命。
其次,要充分认识自己,了解自己能做什么、想做什么,让自己的能力、目标和现实相吻合。
第三,正确面对挫折,看待任何事物都需要一分为二,挫折和消极情绪也是有积极意义的,它能让人反观和发现自己的问题,并作出调整。
最后,笔者要强调一点,如果只是为了逃离某些令人无法忍受的境遇而选择自杀,这种方式是完全错误的,也是可以避免的。
想自杀的人并不是真正想死,很多自杀幸存者后来都庆幸自己还活着。所以,这些沉痛的教训告诉我们,在遇到自身不能解决的问题时,不要把生命当做筹码,企图通过自杀来“伸张正义”,或者达到某个想要的结果,而应求助于社会援助机构或者心理咨询师。只要经过系统的干预,几乎所有人都会对困境产生新的、完全不同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