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刚进公司的时候跟过两个师父,一个姓张,一个姓王。他们年纪比我大了没几岁,别人叫他们小张小王,但我要管他们叫“师父”。
张师父是我的第一个师父,他脑子灵活做事机敏,但只要一下班就再不会为工作多花一分心思了。有一次,张师父的一个朋友请客吃晚饭,他带我一起去,我提醒他说:“明天要见大客户,是不是应该在家里准备—下?”张师父笑笑说:“小事情,急啥?”
第二天上午,我们来到客户办公室后,才知道对方已经等了我们很久了,刚一坐下,张师父才想起来协议草本忘记带来了,连忙打车回公司找来协议草本,对方点点头,说想再看看产品资料和说明书,这时,张师父的脸彻底变了色,连声抱歉说忘带了。就在他起身准备返回去拿资料的时候,对方却皱着眉头摆了摆手说:“算了,我还是另找卖家吧!”
就这样,我们失去了一个大客户。此后,张师父再也没有来上班,听说是被解雇了,此后,公司安排我跟着王师父。王师父和张师父完全不同,他似乎没有上下班的时间概念,回到宿舍也时刻都在准备各种材料,有时候甚至像学生背书一样去背诵。我曾问他为什么要这样做,他笑笑说:“用到时就能脱口而出,会显得更专业更可靠,对业务会有好处!”
有天晚上,组长请我们唱歌,但王师父却谎称头痛留在宿舍里准备材料。“明天要见一个重要客户,我要准备充分才行,如果不说自己头痛,他们肯定会拉着我去的!”王师父说。
那晚,他忙到12点才睡觉。第二天,王师父带着我提早来到客户公司门口,老板来到后见我们这么有诚意,马上邀请我们进公司去坐。到了办公室,王师父不慌不忙地打开文件夹,拿出准备齐全的各类材料后,又有条不紊地向对方介绍起产品来,在对方决定要签订协议的时候,王师父不失时机地说:“我昨天上网查了查,知道你们有个分公司要开张了,如果分公司的机器也在这次的订单中一起买,这样就能享受到更便宜的价格,而且还能省下一笔装运费用呢!”
结果,这个“站在对方立场上想问题”的建议很快被对方采纳了。这也就意味着,王师父不仅顺利签下了原定的单子,而且还使采购量增加了一倍。这次的成功销售成了我们公司的经典案例。
8年过去了,如今的王师父已经是我们销售部的经理,我也因他的栽培而拥有了一些好习惯和好成绩,成了他手下的地区主管。
至于我那曾经的张师父,前不久他来公司请求王师父看在老同事的份上给他安排个工作,王师父磨不开面子就安排了一个普通业务员的位置给他,看着他千恩万谢之后离开的背影,王师父叹了一口气说:“希望他这次能明白一个道理:不为明天做准备的人,真的很难有未来,无论是机会还是成就,都更愿意垂青于时刻为明天做准备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