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长时间,或者留给下次?

作者:张贵英 来源:心理与健康 发布时间:2016-02-29 阅读量:0

心理咨询常常会对时间进行设置。通常,一个时间单元的心理咨询往往在50分钟左右,心理咨询师与来访者都要严格遵守这个基本的规则。

时间设置可以为来访者提供安全感和稳定感。来访者知道,这个时间段是专门留给自己的,会得到足够的关注和提升价值感。同时,时间设置有助于将咨询师与来访者的关系限定在一个自由、有保护的范围内,将双方的移情有效节制。

在一个时间单元内,咨询师与来访者通常会用最后的5-10分钟来简要回顾本次咨询、安排下次咨询,并帮助来访者调整结束时的心态。然而在实际的心理咨询中,有效结束本次咨询并不容易,尤其是在一个单元的咨询即将结束时,来访者很可能会突然提出一个新问题。如何处理这个突发情况就变成有效结束本次咨询的关键,也是建立稳定的咨访关系的关键。

下面我们一起来看4个案例。

案例1:一位大学二年级的男生因想调整人际关系前来咨询。在第2次面谈还有5分钟即将结束的时候,他依然滔滔不绝、顾左右而言他,随后,他突然转换话题问咨询师:“有时候我觉得自己挺悲惨的,我爸爸经常不分青红皂白地打我,有时候我都不想活了。”

案例2:一位38岁的已婚女士因工作压力过大在某心理咨询中心求助。在第3次心理咨询结束时,已经走到门口的她忽然停下来问:“门外会有人偷听吗?”

案例3:一位45岁的已婚女士因失眠问题前来求助,她每次都会在咨询结束前提出新的问题。果然,在第5次咨询即将结束时,她总结说这次咨询给她很大的帮助,下次会按时来,然后她又说:“对了!我突然想起来昨晚做的一个梦。昨晚我梦见上司拿着刀追我,我很害怕,却怎么也跑不动,您说这是怎么回事啊?”

案例4:一位22岁的女士,她的孩子刚刚7个月大,她因想调整婚姻关系来到某心理咨询中心。第3次咨询,专门处理了她与婆婆之间的矛盾冲突。在咨询即将结束时,她情绪激动,说丈夫昨天提出了离婚,边说边失声痛哭。

上述几个案例的共同点是,来访者都在一个单元的心理咨询即将结束前抛出了新的问题。从来访者的角度来看,可能是因为:第一,来访者对咨询师有较强烈的移情,不想结束咨询,想多一些时间倾诉心声,想得到咨询师多一些的支持和关注;第二,来访者情绪激动,内心处于挣扎、自控的状态;第三,来访者想要控制咨询节奏,想拉着咨询师按照自己的步调进行;第四,来访者的人格结构和自我评价使然,总觉得自己难以说明事情的来龙去脉;第五,结束的场景(包括心理场景和实际咨询室的场景)触动了来访者,让他自然而然地想表达自己的感受和疑问,想马上得到解答。

而从咨询师的角度来看,可能是因为:第一,咨询师没有将时间设置明确告知来访者,没有把设置的意义讲清楚,没有要求来访者遵守时间设置;第二,咨询师在结束前没有恰当地暗示或提醒来访者;第三,咨询师因某种原因深度卷入来访者滔滔不绝的话题中难以脱身,不能进行有效的聚焦或者总结。

结束面谈是需要心理咨询师认真对待的。咨询师首先要克服助人情结,不要用讨好的态度,不要以为延长时间对来访者有利。咨询师自己先要明确时间设置的意义,严格遵守时间设置。其次,要敢于对来访者进行时间设置的告知,即明确讲述时间设置的治疗意义,强调遵守时间设置的必要性。再次,咨询师要灵活,最为简单的方法是对当天探讨的问题进行总结,以表示本次咨询的结束。又次,咨询师在结束前5-10分钟时,可以对来访者给予必要的提醒,使来访者把注意力放在刚刚探讨的问题上。最后,咨询师需要用“第三只眼睛”看自己,探索到底是来访者的什么话题让自己情绪波动,深陷其中难以结束。

一个时间单元内的咨询即将结束,来访者却提出了新的问题。这样的情况一旦出现,咨询师决不能忽略,要关注它并谨慎评估,并进行处理。在咨询室里发生的一切都是有意义的,任何时候来访者提出的问题都是有意义的。这个问题带来新信息,也是来访者心理活动的外化,咨询师应对此作出回应。

在来访者提出新问题的第一时间,咨询师应抱着关注的态度澄清问题,同时对此进行评估。如果这个问题是重要的、紧急的,就需要马上处理。针对第一个案例,大二男生提到自己“有时候都不想活了”,咨询师有必要进行处理,这是一个自杀危机的信号,咨询师应该用10-20分钟的时间进行风险评估。同时,这也有可能是家庭暴力下受害孩子发出的信号,咨询师需要及时了解情况并给予必要的支持。

第四个案例中,来访者的情绪激动难以自控,内心退行失声痛哭,咨询师如果简单地结束,会给来访者带来很大的伤害。这时,咨询师可以延长5-10分钟进行灵活处理,递给来访者面巾纸让她擦眼泪,防止来访者继续退行,与来访者共情,增强来访者的现实性。来访者情绪平复之后,咨询师可以与她商量下次面谈的主题,补充讨论丈夫提出离婚对她的冲击。

如果咨询来访者所提的新问题不那么紧急,如第三个案例,咨询师要果断地控制咨询的主动权和进度。可以平静地告诉来访者,她提的问题不容易一两句话简单说明白,大家都希望探讨这个问题背后的深层含义,可这次咨询即将结束,问题将在下次进行讨论。这样既可以关注到来访者的内心,也给她一个确定的时间去解决问题,让她有稳定感和安全感。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如果来访者每次都在即将结束前提出新的问题,如第三个案例,那就需要在咨询中对这个现象加以讨论。咨询师可以将自己的观察和感受告知来访者,以澄清来访者满足自己内心需要的方式以及其人际交往的模式。

第二个案例,来访者所提的问题涉及内心的安全感、信任感。咨询师听到这个问题后可以坚定地告诉来访者:“门外不会有人偷听的。”然后在下一次咨询时,详细询问来访者提出“门外有人偷听吗”这个问题时,她内心的想法与疑问,给她一个足够安全的空间,让她自由表达担心与怀疑,从而增加她的安全感和信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