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岁的可儿在一家事业单位工作,中性的长相和着装怎么也不能让人与温婉甜美的名字“可儿”联系起来。”
父母不接受我是同性恋,怎么办?
可儿现在和女友同居,两个人像男女夫妻一样生活在一起,两个人的感情很深,都深爱着对方,生活上互相依赖,精神上互相支持,对彼此的感情同样坚信“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在工作上,两个人没有任何问题,学业、事业各方面都很优秀还小有成就。有不少男子对可儿展开追求,这让她觉得尴尬和郁闷,因为她无法直接告诉别人自己是同性恋,也不愿意一再拒绝或周旋去伤害没有恶意的人,心里总觉得挺累的。
“让我更痛苦的是,父母怎么都不能接受我是同性恋的身份”,可儿生气地说,“我的父母其实早已知道我是同性恋,早在3年前他们第一次张罗着给我介绍男朋友,要我尽快结婚的时候,我就告诉了他们。他们不能接受,认为是我学坏了、作风有问题甚至神经有问题。他们很生气,多次骂我,总在我面前唉声叹气,哭着说怎么养了这么个女儿。那一阶段我真的非常痛苦,一方面,我对自己这特殊的性取向自己也无能为力;另一方面,我又被父母的态度搞得很有负罪感,觉得让父母失望和伤心了。其实我是很孝顺的,最后我屈服了,顺从父母,很快和他们安排的一个各方面都还不错的男人交往结婚。婚后的性生活我一直不适应,甚至很反感,几乎对丈夫提出的所有亲密要求全部拒绝,偶尔一两次的尝试接受也因为心理和身体的强烈抵触和抗拒而失败。丈夫经过了多次努力后,也很有挫败感,在结婚不到3个月的时候答应了我的离婚要求。”
可儿回忆起自己的早年经历:“我小时候就有点男孩子气,经常和男孩子一起玩捉土匪、踢足球的游戏,对女孩子偏爱的洋娃娃却不感兴趣。父母都很疼爱我,每次都会向他们的朋友这样介绍我:“我们家可儿,别看是女孩子,可就像个假小子,性格帅气得很。”亲朋们也多说“不错,像男孩子一些好………”可能这些欣赏和赞扬的话听多了,似乎对我的男性气息是一种强化,我越发的让自己在外表和心理方面像男生一样简单、洒脱。不知道我的同性恋跟家庭的教育有没有关系,但是现在真的不想改变,只是父母的态度和行为让我很头疼,不知该如何应对。”
同性恋不是你的错
了解了可儿的成长经历,我们不由得会产生一些疑惑:她的同性恋是如何形成的,和父母的教养方式有关吗?让我们先从同性恋的定义说起。
许多人认为,同性恋者就是与同性别的个体发生性接触的人。事实上,这个定义并不准确。同性恋者是指一个人最初的性、心理、情感以及社会方面的兴趣在同性的人身上,即使这些兴趣或许并不能被完全地表达出来。多年来,学者们从生物学、社会学、心理学等角度进行了大量研究,试图解释性倾向尤其是同性恋是如何产生的,但未得到确切的科学解释。
通过回顾对同性恋的研究文献,我们发现同性恋的发生机制主要有这样几个方面:生物学因素、遗传学因素、心理学因素以及生物一社会性影响等。比如,有研究报道,男性同性恋者和男性异性恋者大脑结构的不同,可能会成为性倾向起因的生物学基础。研究发现,同性恋男性的下丘脑前角体积是异性恋男性的二分之一,而下丘脑前角是大脑中能影响性行为的部分。而从心理学因素来说,许多研究者认为,同性恋倾向的发生发展与生活事件、父母类型或个人心理特征相关。
总之,同性恋现象是一种客观存在。同性恋不是当事人故意所为,也不是习得的,因此,同性恋者对自己的性指向本身不负责任,与不道德或罪错无关。
接纳自己的性取向
意识到自己同性恋性倾向的重要步骤就是接受它。自我接受通常是困难的,因为它牵涉到必须克服内心对同性恋的抵触,以及承受社会上对同性恋的嫌恶态度。由于这些困难,男性同性恋青少年的自杀风险是男性异性恋青少年的7倍;女性同性恋青少年的自杀风险只比正常性倾向的女孩略高。孤独、缺乏自尊以及身体和语言的羞辱通常是诱发自杀的原因。对于同性恋的男女青少年来说,找到支持他们、没有偏见的成年人或心理治疗师谈谈心,是很有帮助的;另外,家庭支持系统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对可儿来说,现在最好的选择是,安排好自己的生活,活在当下,做好自己应该做的事情。随着社会宽容度越来越高,有越来越多的心理学工作者不再认为必须通过改变同性恋者的性倾向来“治愈”他们,而是开始努力帮助他们去爱、去生活、去工作。
作为同性恋的家属要明白,同性恋现象是一种客观存在,并非是孩子“学坏了、作风有问题甚至神经有问题”。在目前,想通过医学、心理治疗或者其他手段来改变一个人的性取向还是相当困难的,亲人首先要做的就是克服自己的道德焦虑,减少对孩子的压力,接受孩子的性取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