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是“偏执”惹的祸

作者:马征 来源:心理与健康 发布时间:2016-02-29 阅读量:0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会有过怀疑某些人在背后议论我们或者说我们坏话的情况,这都是很正常的。但是,“偏执狂”怀疑所有他看到的人都在说他的坏话,并且会积极地寻找证据,当然,他们通常都是以失败告终。接下来,我们用一案例生动形象地让大家认识“偏执”。

有一位刚升入高中读书的男生,17岁。前半学期,由于同学间尚互不认识,由老师指定他暂任班长。半学期后,由于与同学关系不和,他被撤掉班长之职。于是,该生就疑心是某同学在老师那里搞他的鬼,嫉妒他的才干,认为自己受到了排挤和压制,对被撤一事耿耿于怀,愤愤不平,认为同学与老师这样对他不公平。该生埋怨老师和同学,后常与同学、老师为此发生冲突,有时还告到校长和家长那里,并要求恢复他的班长之职。他还扬言,如不恢复班长职务,他就要上告、要伺机报复。老师和同学都耐心细致地劝他,他总是不等人家把话说完,就急于申辩,始终把大家对他的好言相劝理解为是恶意、敌意。这样无理取闹,导致与同学、老师的关系日益恶化,到高中毕业时,仍无根本性的变化,他不能从中吸取经验教训加以改正。

我们可以看出,这位学生对周围人的行为非常敏感,人际关系恶劣。经常怀疑同学和老师,但叉找不出所谓的证据等等;过分自负,过分追求个人不合理的“权利”,认为只有自己能当班长。

更为“可笑”的是,有偏执倾向的人会这样告诉自己:“寻找证据过程中碰到的这些人都在反对我。”这种态度削弱了当事人对外界的认知功能。“偏执狂”会乐此不疲地在生活中搜索支持他们猜疑的证据,如果两个人在路边交谈,或者OQ在线却不和他聊天,或者走在路上哼着小调,这些都会被他认为是一些敌对的信号和证据。

当事人的这种猜疑对他自己的情绪调节同样有着强烈的影响,因为猜疑妨碍了他的爱与被爱,因此,他们非常缺乏友谊。通常可能会有一个由于各种经济利益或者从属关系而被迫服从其权威的人作为他们的“朋友”。不过更为惋惜的是,“偏执狂”最终也会怀疑那个人对自己不忠,再去寻找另外一个新的“朋友”——这又会是一个循环的开始,因此,他们都比较孤立。

虽然偏执型人格者有着诸多的“问题行为”,但是,他们很少寻求心理咨询师的帮助,因为他们认为是别人有问题而不是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