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还能与父母聚几次?

作者:许昌浩 来源:心理与健康 发布时间:2016-02-29 阅读量:0

子女要“常回家看看”

2012年4月下旬的一天,72岁的江大爷在保姆的陪伴下,来到郑州市一家律师事务所,向律师求助,要求以无人赡养的名义起诉自己的儿子。江大爷是郑州市一家行政单位的退休干部,老伴2005年因病去世,此后_直独自生活。老人精神状态良好,语言表达清晰,他不索求赡养费,只要求儿子定期回家看望自己。老人说,走法律程序实在是迫不得已……

郑州市中级人民法院一位法官说,在有关“精神赡养”的官司中,老人大多为离异或丧偶者,经济条件尚可,但精神上都很孤独。在诉讼请求中,他们一般都是要求子女定期前往探望,或者生病时对自己进行陪护、照料。

点评:

所谓“精神赡养”,一般指在家庭生活中,赡养人履行对老人生活上照料和精神上慰藉的义务,对老人在情感、心理等方面给予关心和帮助,使老人从家庭中得到更多的温暖。

一方面,给父母以精神上的慰藉是子女应尽的义务。根据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第11条规定,赡养包括经济上的供养、生活上的照料和精神上的慰藉,以及照顾父母的特殊需要。而精神上的慰藉要求子女从精神上、情感上关心、抚慰父母,使其心理和情感的要求得到满足,保证其心身健康,这种满足当然包括常回家看看。另一方面,“常回家看看”也符合公序良俗。随着年龄的增大,父母逐渐会因行动不便、交际圈子变小而产生无依无靠、无奈无助的孤独感,觉得凄凉、寂寞、抑郁乃至认为生活失去了意义。同时,孤独还会损害父母的身体健康。子女常回家看望,能让他们感受亲情,感受快乐,缓解孤独,有益身心健康。也就是说,子女给予精神抚慰的作用,常常远远大干物质关心。

请别“娶了媳妇忘了娘”

现年29岁的刚锋自结婚后,由于妻子怀孕、生育,而后又是照料小孩,加上职场工作压力越来越大,对父母的关心、与父母的沟通越来越少,甚至长达一年没有回过相距不到100公里的父母家。刚锋50岁的父母从当初对儿子的暗示到后来公开挑明,都不能达到让儿子、儿媳、孙子常回家看看的目的,认为儿子是“花喜鹊尾巴长,娶了媳妇忘了娘”,觉得儿子现在尚且如此,日后更难以指望,不如让儿子自此开始交赡养费,积攒起来也可以应急。于是,夫妻俩一合计,便要求儿子按月缴纳1500元赡养费。儿子交了半年后,即以经济困难为由拒付。父母遂于2012年4月9日向法院提起诉讼。“其实,我们最大的愿望是想让儿子常回家看看,给我们—点关心,回归以往的景惰。”法庭上,父.母再次表白了自己的真正意图。法庭裁决是:子女赡养费可适度给予,但必须“常回家看看”!

刚锋的父母在接受采访时非常揪心,相当纠结:“这下惹恼了儿子儿媳,今后还有我们好日子过吗?恐怕以后死在家里也没人管啦!”

点评:

现如今,对大多数老年人来说,物质养老已不再成为问题,而“精神赡养”成为老人的新需要。毕竟,随着时代的发展,老年人的幸福生活既是物质的,也是精神的,因此,“老有所养”不可少,“老有所乐”亦不能少。精神赡养甚至比物质赡养更重要。

实事求是地讲,天下孝顺的子女居多。但是,现实生活中,仍然有很多自立门户的子女,即使近在咫尺,也很少去父母那里走动,有些子女甚至对老人不理不睬,实施“冷暴力”。痛苦不堪的老人即便想要维权,也总因碍于情面或相关法律不够具体而难以得到真正的保护。

精神赡养并不难

在某国企任副总经理的刘先生参加同学聚会,发现少了两个爱闹的家伙。一问,有人说,回家陪老母去了。

一个搞财会的朋友忽然有感而发,当即给我们算了一笔“亲情账”:假如我们的父母还能活50年,而我们一年回去两次,那么还能再聚60次;假如再活20年,还能聚40次;只活10年,就只剩下20次了。如此说来,我们和父母在一起的日子真是屈指可数了。

一群只顾狂欢的家伙们听了这笔账,像是被点了穴,顿时沉默了……聚会到了最后,大家一扫平日的潇洒,分手时竟然不像昔日那样依依惜别,而是脚步匆匆地离去。数字告诉我们,与父母聚一次少一次。每个人都打算日后挤出时间,常回家看看父母,有条件的更要接父母一起住,绝不让“子欲养而亲不待”的遗憾充斥我们的后半生。

点评:

现如今,赡养老人不再仅仅是柴米油盐以及生活费的供给了,重点转为精神赡养。所以,今天的中国,赡养老人,并不是每个月定时寄生活费,寄营养品,让老人吃穿不愁就行了;还要从精神上给予老人慰藉,就像《常回家看看》那首歌唱的那样,无论多么忙碌,都应当常回家看看,即使是伴随打工潮和求学潮而远离父母的游子也要注意尽可能地补上“常回家看看”这门课程。

尽孝要及时

看到这里,可能很多人心里会后悔自己做得不够好。但是,只要你意识到这一点,现在开始还来得及。把你目前能够做到的事做好,从现在开始,从一点一滴做起,让你的父母能够感受到你的关怀和爱,也及时尽你的一份孝心。

其实,精神赡养是个“良心活”。有人说乌鸦可反哺,羊有跪乳恩,动物尚且能够如此,何况是人。父母给予我们无私的爱,虽然他们是不求回报的,可是作为子女,我们忽略的已经太多了,许多时候,我们忽视了父母的感受,也忽视了爱的回馈,去用心孝敬我们的父母吧!

无论节日假期,抑或在平时,笔者都要大声地呼吁:常回家看看!每个做子女的,都要及时尽孝,不要把孝顺父母放在明天,莫留下“子欲养而亲不待”的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