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夫,我睡觉不好,半夜总醒。”眼前的病人正愁眉苦脸地对我诉说着。他花白的头发,深陷的眼窝,黑黑的眼圈,语调低而无力。他还想再说什么,站在一旁的家属迫不及待地补充道:“原来他可胖了,体重180斤,现在眼瞅着一天天瘦了下来,整天不敢动,在床上躺着,饭也不好好吃。他总怕死,我们也劝不了,您给好好治治吧!”
我一边翻看病历,一边听他们说。只见病历诊断上赫然写了这么几行字:“经皮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后、冠心病、高血压三期、高血脂症”。原来,这位病人半年前因急性心肌梗死在医院做了支架手术,术后各项指标均正常,目前服用波立维、立普妥、拜阿司匹林、科素亚等抗凝、抗高血压、降脂类药物。看似一切平安,但病人的感觉却很糟糕。
按理说,一个人刚刚从鬼门关被抢救过来,庆幸还来不及呢,怎么会变得担忧了呢,以至于整日睡不好觉、吃不下饭的。
经过仔细询问了解到,这位病人姓张,现年59岁,是一家酒店的老板。他长得人高马大,平时与朋友交往多,喝酒、抽烟毫无节制。家里人说他表面上大大咧咧的,其实性格急躁,还有点儿小心眼,酒店的事情,事事过问,总不放心别人,对属下和家人要求也多。他患高血压病20多年了,但从未好好吃过药,血压忽高忽低,高了就吃,不高就停。
近一年来,他总是反复说自己胸前疼痛,因为生意忙也没太在意。上一次突发急性心梗送医院抢救,算是把他吓着了,本来就爱紧张,现在更紧张了。手术后,他时时担心自己会突然不行了,经常感到胸闷、憋气,原来心前区疼痛的感觉没有了,但他还是很紧张,一周三次跑到医院做检查,其实,他的心电图、化验指标都已正常。最后,心内科大夫建议他到精神心理科看看。
看来,这是一个先有明确的躯体疾病,然后伴发广泛性焦虑障碍的病人。
我给他做了一个心理测查,结果显示,他的情绪低落,感到消沉、沮丧,对工作、生活失去兴趣,对一些莫须有的或不值一提的事情过分担忧,过分关注自己的感受。病人感到自己的身体有严重的问题,并伴有明显的躯体不适。
张先生的情况与普通精神科的焦虑存在显著的不同之处。张先生有明确的心血管疾病,即高血压、冠心病等,而且在术前并没有明显的焦虑、抑郁症状,社会功能完整,可以很好地打理自己公司的业务,人格健全,朋友多,与人交往好。而现在所有的紧张焦虑、沮丧情绪都发生在心脏介入治疗术后。
类似的病人在笔者的医院屡见不鲜。心血管疾病合并心理问题的现象在临床非常多见,门诊病人中共病的发生率约为20%-30%0二者伴发的情况如此之高,原因与人体在应激状态下体内生化物质的变化有关。短期调整有积极的作用,但人体若长期处于应激状态,会导致血管持续收缩,平滑肌相应肥厚,心脏的负荷增加。
精神心理因素和心血管疾病其实存在相同的内在原因,这也就可以解释张先生在生病前就有急躁易怒、凡事放不下、追求完美、过度工作劳累等A型行为模式,这类行为模式极易引发心肌梗死。而术后,与其他性格的病人相比较,这类病人更容易发生情绪障碍。这是内在和外在因素相互作用的必然结果。
“心脏”和“心理”的相互作用,提醒医生和病人家属不可轻视病人在心脏支架介入治疗后出现的焦虑情绪了。除了心内科医生需对张先生进行心血管疾病的药物治疗外,笔者所在的科室还需要对他进行相应的药物治疗及心理干预。
首先,我为张先生开了一种抗焦虑的药物,然后对张先生进行了认知的重新构建,向他指出在接受了心脏支架介入治疗后,他的各项临床指标已经正常,只要坚持吃药就可以控制病情。现在的那些失眠、胸闷等躯体症状是因为焦虑、抑郁情绪引起的,其形成的原因,一是性格因素,如自我要求太高,追求完美,处处苛求自己,包括要求自己的身体必须健康到无任何问题,但现实是他已经做了心脏手术,要学会接受这一现实;二是在成长过程中,由于对事业、对成功的过度追求,导致自己总是处于高度警觉状态,精神长期紧张,久而久之压力不断积累,他的行为方式与心脏病有一定的关系;三是因为有高血压的家族史,长期精神紧张的人更易患高血压,进一步导致焦虑情绪。
上面的分析得到了张先生的认可。于是,我又进一步指导他做到:
1 降低自我设定的标准,凡事顺其自然,不要过于强求,酒店的生意可以授权给孩子或信得过的属下打理,一切包办也不是长久之计。
2 在我们身边,患慢性病的人有很多,大家都在医生的指导下积极治疗,享受着生活。心脏病是一种慢性病,病人要有一个与疾病长期共存的意识,即允许疾病存在、允许症状反复、不在内心抗拒症状的出现。
3 建立健康的生活模式,合理饮食,合理运动,一定要遵医嘱服用降压、降脂、抗凝的药物,这些是正常生活的前提。
经过三个月的治疗,张先生已经能接受目前的状态,胸闷、憋气的症状也基本消失了,睡眠及饮食明显好转。病人家属说,他的脾气比原来平和多了,生活也规律化,开始戒酒戒烟了,目前仍在常规化的治疗中。
看来,对心脏病除了现代医学的治疗措施外,还要对继发的焦虑状态进行及时的药物治疗和长期有效的心理干预,“双心”联合才能使病人全面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