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室里的青春女孩

作者:陈燕琳 来源:心理与健康 发布时间:2016-02-29 阅读量:0

婷婷今年刚满19岁,参加了6月份的全国高考。她是一个性格内向的女孩,小时候有哮喘病史,长大后一直服用相关的药物。在今年5月的一天晚上,正在复习备考的婷婷突然感到剧烈的心慌、呼吸困难,并伴有四肢发抖、大汗淋漓等症状,她异常恐惧,好像死亡马上就要来临。家人赶紧拔打了“120”急救电话。在等待救护车的10多分钟里,婷婷感到特别难受,不停地喊:“我喘不上来气,心要跳出来了,快要死了。”救护车来后,急诊医生听了听她的心脏,没发现什么问题,然后赶紧将她送到医院。

说来真是奇怪,一到医院,婷婷就感到身体好了,心也不慌了,呼吸也不困难了,也不感到紧张了。做了心电图、血常规和肺功能检查,结果一切正常。看着观察室里的婷婷,医生无法做出任何诊断,于是让她做一个24小时的持续心电图检查。然而几天后,这项检查也没发现任何问题。

尽管没有诊断结论,婷婷没有什么不舒服的感觉,但每当回忆起当时的情况,婷婷就会感到恐惧,奇怪的是,就在高考成绩发布前的两天,婷婷再一次发病,情况几乎就是上一次的重复:突然感到剧烈心慌、呼吸困难和极度恐惧,并且四肢发抖、大汗淋漓。家人再次紧急拔打“120”急救电话,前后20分钟,到医院后,婷婷的症状又消失了医生进行了动态心电图、活动平板运动试验、CT、胃镜、冠脉造影等各种检查,结果都是正常。

无奈之下,医生只好建议她到精神科就诊,精神科医生详细询问病史,诊断是惊恐障碍。

惊恐障碍的病人会突然发生强烈的不适,可有胸闷、透不过气来、快要死了的感觉,因此,病人会惊叫、呼救,有的会出现大口呼吸、头晕、多汗、震颤等症状以及运动性不安。这种发作一般持续时间较短,5-20分钟即可自行缓解,缓解后,病人感觉一切正常,但不久后有可能突然复发。

在综合医院的急诊室里,经常会出现这样的场面:许多有慢性阻塞性肺病和哮喘的病人,很可能同时存在惊恐障碍等明显的焦虑,病人和家属心急如焚地拨打急救电话,但到了医院却找不到心脏病的证据。几乎每一位惊恐障碍病人到精神科就诊前,都经历了多年、多次的综合医院看急诊经历,但总是不清楚自己到底是什么病。

哮喘发作与惊恐发作有什么关系呢?美国的一项研究结论表明:哮喘病人和慢性支气管炎或其他呼吸性疾病、肺病的病人更可能遭遇惊恐发作,在精神紧张等特殊情境下的发病率可能是普通人的2倍。

婷婷的情况除了哮喘本身的原因外,也有高考、出成绩等客观因素的影响。在第一次发作后,婷婷—直心有余悸,由于发作时觉得极端痛苦,故平时反复担心再次发作,因而忧心忡忡,这种预期性的焦虑更加重了婷婷的心理负担。

在医生的建议下,婷婷接受了抗焦虑的药物治疗和认知行为的心理治疗。

心理治疗方面,医生向她解释惊恐障碍本身并不是致死性的疾病,心跳加速、呼吸困难确实让人十分难受,但它们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危险。同时,没有惊恐发作的人和有惊恐发作的人相比,有一个显著的不同,那就是每当出现一点不寻常的、轻微的身体不适时,后者总倾向于往坏处想,越是把身体不适解释为大病和危险,就越注意检查身体,一旦发现有异样就很容易出现过度反应。

行为方面,医生建议婷婷要在家人的陪伴下敢于外出,并且敢于单独外出、去人多的场所。越害怕的事情越要去做,越想上医院检查,偏不要检查,几次下来就会发现自己的担心原来是多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