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了胃溃疡,试试心身同治

作者:董再全 来源:心理与健康 发布时间:2016-02-29 阅读量:0

在内科临床,我们经常可以看到有些病人所描述的痛苦感受超过其疾病本身可能带来的后果,有些病人在反复检查未发现明显躯体疾病的情况下,仍然会感觉到躯体不适,病人及内科医生很是苦恼。在笔者医院的内科病房,就有这样一位病人。

李某,45岁,女性,因“反复血便、腹部不适1个多月”入院。李某自入院前9个月就开始出现棕褐色的大便,次数逐渐增多,大便后头晕、乏力、站立不稳,当时胃镜检查显示“疣状胃炎,胃窦溃疡(A2)期,胃体息肉”,诊断为“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给予抑酸、止血、输血等对症处理后,症状有所缓解。

1个月前,李某再次出现解暗红色血便,至今已解血便两次。她感到头晕、头痛,腹部不适,有时伴有心慌、胸部烧灼感。入院后诊断为“消化性溃疡出血”,给予抑酸、止血等处理后,复查内镜显示“胃体息肉”,血生化、血常规检查均已恢复正常,幽门螺杆菌检查阴性。

然而,李某仍然感到头晕,阵发性心慌,下腹不适,李某认为自己得了重病,医生没有检查出来,反对出院,要求做更高级的检查。住院期间,她的睡眠很差,深夜2点也无法入睡,早上5点就在楼道里徘徊,一提到自己的病就唉声叹气。她买了很多医学书籍,希望找出生病的真正原因,并且命令丈夫托关系,找更好的医生给自己诊治。

心身病房医生会诊后,认为李某存在比较明显的焦虑情绪;消化科医生认为李某的胃部病情已经得到控制,暂无进一步治疗的适应征,于是转入心身科继续治疗。

心身科检查发现:病人表情焦虑,说话语速快,内容多,急于表达自己的病情,认为自己得了很多病,比如脸色不好、手脚发烫等,不能接受医生的解释。此外,病人感觉头晕、不清醒、阵发性心慌,常常坐立不安,且睡眠差。同时心理测查显示,病人存在中度的焦虑,这符合对她的临床观察。

医生开始了对症治疗。在给予帕罗西汀、氯硝安定等药物治疗3天后,李某的睡眠就有了明显改善,1周后情绪开始好转,于是,医生开始适时地结合心理治疗,病人的焦虑情绪明显减轻,躯体不适基本消失,对疾病的认识能力得到提升。3周后,李某痊愈出院。

李某患病与她的心理特点有关

消化性溃疡是一种典型的心身疾病,也是内科常见疾病,估计人群中有10%左右的人在一生中患过此病。

一般认为,原本消化食物的胃酸(盐酸)和胃蛋白酶(酶的一种),却消化了自身的胃壁和十二指肠壁,从而损伤黏膜组织,这是引发消化性溃疡的主要原因。目前心身医学的观点认为,各种生物因素和心理社会因素相互作用,共同参与了消化性溃疡的发生。也有学者认为,心理社会因素可能是消化性溃疡独立的致病因素。

研究表明,消化性溃疡病人与正常人群相比,在多项心理学指标上存在差异,表现在:

1 个性特征方面:对身体健康情况非常关注,稍有不适就显出过分的反应,躯体不适较多,常感到疲劳、衰弱。情绪不稳定,神经质,常感焦虑,紧张,遇事容易激动、易怒,抑郁、悲观、缺乏自信,过分自我控制,被动、依赖。

2 情绪表达方面:消化性溃疡病人存在述情障碍,即缺乏用语言来描述和表达情感的能力,不善于区别情绪状态和躯体感觉,多以躯体不适感来表达情绪的不畅,在表露内心感受和态度方面较差。

3 生活事件及社会支持方面:较正常人群而言,消化性溃疡病人往往遭遇更多的负性生活事件的刺激,而得到的社会支持相对较少。

4 睡眠状况:睡眠时间缩短,觉醒时间和觉醒次数增加。

患病加重了李某的焦虑

在内科临床,像李某这样的病人并不罕见。他们主要以诉说躯体症状为主,有相当一部分内科医生对病患的心理状态不够重视,致使治疗效果不佳,造成了极大的医疗资源浪费。

从上面这个案例我们可以看出,病人在患有躯体疾病的同时,还有比较严重的心理问题,如果不能及时处理,将会使病情迁延,使病人承受不必要的痛苦,甚至造成劳动力的丧失。—旦病人的心理问题得到及时的关注和处理,其躯体不适症状就会随着情绪的改善而改善。这提醒我们,心理社会因素可能在内科疾病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治疗内科疾病的同时,尤其是与心理社会因素关系密切的内科疾病,不仅要进行常规的躯体治疗,也应有目的性地安排心理治疗,必要时结合精神科药物,在改善病人情绪的同时,使躯体疾病得到缓解,达到心身同治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