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按的不是马桶,是寂寞”——关注移居老人

作者:郭雯 来源:心理与健康 发布时间:2016-02-29 阅读量:0

前一段时间,媒体报道过这样一件事:68岁的宋老太住进了儿子家,第一次进城的她发现儿子家有件新奇的东西——抽水马桶。儿子一家白天上班,留下老太太一人在家很孤单,她没事就蹲在马桶边摁一下开关,两个月的时间里,宋老太放走了98吨自来水。有网友感叹:“她按的不是马桶,是寂寞。”

这件事对我的触动很大,我想起了同样面临移居问题的爷爷奶奶。

我的爷爷奶奶一直生活在农村,是地地道道的农民,到现在两位老人家已经70多岁高龄了,身体还算硬朗,仍然每天躬身于那一亩三分地,辛苦劳作。家里人多次劝说他们放弃田地,搬去城里跟儿孙同住好有个照应,都被爷爷奶奶拒绝了,理由无非是舍不得家里养的鸡鸭猪和几块肥田。奶奶每次到城里住不到几天就忍不住回老家。其实,我也知道奶奶为什么会急着回去,因为她在城里住的日子实在是很无聊,叔叔婶婶们每天上班忙着,妹妹白天上学,放学回家就看电视、上网,奶奶是个连电视都不看的人,跟邻居也不熟,于是,每天做完家务就只能坐在干净得让她不自在的房间里耗时间。虽然说爷爷奶奶现在身体还算不错,家里人就由着他们待在农村,可是总有一天爷爷奶奶会生活不便,需要我们的照顾,到那时,让爷爷奶奶住到城里,他们又怎么能适应呢?

这让我开始关心起移居老人的问题来。

老年人移居已成为一种社会现象

随着我国城市化和社会流动性的增强,老年人口的移居也已成为一种显著的社会现象。老年人,无论是应子女的要求搬到子女家共同生活,还是为了追求更高质量的生活而搬迁到另一座城市生活时,就会发生移居。移居即指老年人离开原住地,搬迁到其他地域长期定局的行为。

老年人移居绝大部分是出于以下两个原因:投靠子女和支援子女。前者常是家在农村或经济发展落后地区的老年人,因其子女在城市安家立业而移居。一方面是为了辅助照顾子女儿孙,同时又可以接受子女们的照料。这样的老年人往往无退休金、医疗保险或其他收入。由于单纯地依靠子女的赡养和社会救济,在家庭和社会生活中位于从属地位。还有一些小城镇或其他城市的老年人,退休后移居到子女工作的大城市。这样的老人大多刚刚步入老年期,身体健康,精力充沛,有一定的积蓄,能为还没有经济基础的子女提供帮助。他们移居就是为了能够更好地照顾子女,享受天伦之乐,这类老人对于子女的支援和年老后接受子女的照顾的期待是成正比的。这两类老人的移居是与子女的生活息息相关的,移居老人要改变长期以来的生活环境和习惯,去适应新的环境,建立新的社会关系,在这过渡过程中可能会遇上各种各样的心理适应问题。

移居老人会遭遇哪些心理危机?

相比之下,投靠子女型的移居老人可能遭遇到更大的经济压力及由此引发的一些心理危机。主要表现在这样几个方面:

1 对子女的负疚感

由于我国目前所实行的医疗保险具有很大的地区限制和差异,很多移居到城市的农村户籍老年人在医疗方面不得不完全依靠子女的资助。再加上移居的城市物价通常比原来的居住地高,老年人面对自己的移居给子女带来的经济等各方面压力,会因此感到紧张、忧虑,甚至产生拖累子女的负疚感。

2 缺乏安全感和归属感

投靠型老人大半生都生活在农村,以务农为生,邻里关系融洽,具有深厚的地区归属感,来到城市后,不易适应城市中的居住及交往方式。尤其是文化程度较低或者高龄老人,适应各种家用电器、先进的家用装备以及利用城市中的各种基础设施,都需要花费相当长的时间,这会给他们造成一种无能感,或者觉得自己与环境格格不入,缺乏安全感和归属感。

3 与子女沟通困难

老年人由于大脑功能减退,记忆力差,接受新生事物的能力下降,有时表现出保守、固执,总是习惯于用自己年轻时的老办法处理事情,这使得老年人在与儿女的相处中会出现许多行为、思想观念上的冲突和沟通上的困难。

4 幸福感降低

移居老人往往把儿孙当做生活的中心,会对子女产生较大的依赖感。可是子女每天要上班、孙辈每天要上学,老人每天大部分的时间都独自—人,更容易感到孤独和不安,生活幸福感降低。

如何让父母安度晚年?

这样看来,虽然许多事业成功、有定经济能力的子女都是抱着赡养父母、让父母安度晚年的美好心愿而把父母从农村接到城市,或者从一个城市接到另一个城市生活,但这样的安排真的能让老人过得更幸福吗7至少,在如何让移居老人更好地适应新环境、合理调适自己的心理、建立起新的社会支持系统方面,我们还有许多事情需要做。

首先,子女在考虑老人移居的问题时,应充分考虑老人的性格特征并征求老人自己的意愿。对于乐观开朗、个性较开放的老人,如果他自己愿意移居,在老人做好充分的心理里准备的情况下,适应新环境的任务可谓是完成一半了。而对于过于守旧固执、不愿移居的老人来说,尊重老人的意愿,确保其安稳的生活环境不发生改变可能更好。

其次,子女与老人之间要进一步加强沟通理解。子女要体谅老人在生活环境改变的过渡阶段所可能表现的一切不适应行为,多花时间与老人待在一起,多陪老人熟悉环境,耐心地教老人认识新事物。

最后,子女还应注重培养老人新的兴趣爱好,提高价值感和自我效能感。比如,在家中让老人承担适量的家务劳动,如洗碗、晾衣服等;帮助老人合理利用社区的资源,参加社区老年人的活动,让老人在活动中找到自己生活的乐趣并结交朋友,让老人的生活更充实、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