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惯改变命运——行为调整策略

作者:闻心 来源:心理与健康 发布时间:2016-02-29 阅读量:0

蔡女士是一位已经步入而立之年的女性,半年前因为在普通职员的工作岗位上成绩突出而被领导器重,破格提升为部门经理。突然从小职员升职到一个管理岗位,很多人都对她羡慕不已,但是她却在半年的工作中感到苦不堪言,她说:“我宁可做一个小职员,也不愿坐在经理的座位上,现在的工作实在太不顺心了。”

在公司,蔡女士的知识水平与工作能力有目共睹,没有人怀疑她的工作热情与能力、经验二但是自从升职之后,原本要好的同事逐渐疏远了她,一向信任她支持她的领导近来也总是批评她过去一个人或者几个人合作就能够完成的任务,现在却比登天还难与过去相比,任务难度并没有增加,工作效率却在大打折扣。蔡女士感到压力越来越大,她开始怀疑自己的能力,甚至产生了职业倦怠二她很想放下工作休息一段时间,但是好胜的她却又不甘心就这样放弃。每天早上,她都会挣扎着走向办公室,夜里,她又因为工作的不如意而辗转反侧。

压力分析

生活中很多积极事项也会引发消极的心理体验,从来访者的自我描述中我们不难发现,蔡女士遭遇了因为职位角色改变而引发的工作压力问题。

升职压力有很多种类,通过与来访者的深度交谈,我发现来访者思维敏锐,对本职工作有着清晰的认识,她的工作方向感强,工作行为表现有雷厉风行、不拖泥带水的特点。她的各种职场表现都对工作具有推进性,为什么会有工作难以进行下去的情况出现呢?

我请她将工作内容具体化,只描述一天的工作内容。结果发现,来访者虽然是部门经理,却投入了大量的时间从事普通职工该做的事情,影响了管理行为的实施。当她去做职员的工作时,不仅影响了新员工应有行为的锻炼,还给老员工带来了压力,引发了人际关系紧张。最重要的是,领导看不到她应该有的管理行为,因而对她的工作不认可。

行为调整策略

行为学派认为,每个人都有一个独属于自己的“行为库”,若想客观认识自己的行为其实并非一件容易的事情。我们都知道“只缘身在此山中”的含义,因此,行为调整技术的第一步是记录自己的行为,并从中查找出问题行为。通常,我们会采取外观的方式对行为加以记录。如果是青少年儿童,我们常常会通过抚养者、教师、同学等他人作为行为记录者,以期达到客观真实的目的。该案例中,我建议蔡女士采用录音的方式,将自己的工作行为记录下来。当来访者回放录音的时候,她被吓了一跳:“我真是很反感录音中的自己。”这是她对我说的第一句话,她说:“我从来没有想到过我会是这样一个婆婆妈妈招人烦的人。”听了录音中的内容,她深刻体验到自己在管理行为中注入了太多强势,她发现自己并不是—个管理者,苞而是—应替代者。“事必躬亲”的特点让她在做职员的时候得到认可,但是当岗位角色发生变化时,她的行为却没有随之发生改变。

最后,我让她找寻作为一个部门经理应该有的行为有哪些,并制定出了行为替代的项目。蔡女士是一位感悟能力很强的人,通过三个月的行为矫正,她的有效管理行为已经得到明显的增强,出现问题的那些抑制性行为得以限制,工作效率因此得以提升,人际关系也得到了缓解。

行为调整的适宜人群

行为主义主张通过环境的调整来改变人们的行为,或者通过行为的调整去适应环境,可见该技术首先适用于以学习为主导的人群。例如青少年儿童,他们可塑性强,改变调整相对简单。但是青少年儿童的行为调整需要成人的参与,并且以积极强化为主导。

其次,行为调整技术应用的关键是对环境的控制,对行为目标与问题行为的确定,因此适用于能够确定目标行为的案例。例如,那些由于环境改变带来心理不适,由于行为不当带来心理问题的案例。

另外,行为调整技术相对忽略了人的情感成分,不太适用于情感类心理问题。

习惯改变命运

行为专家普遍认同行为训练是人们适应环境、获取新的生活技能的重要途径。人们所经历的各种压力,来源于与环境不相适宜的某些行为,它们影响了人们对于环境的适应程度,从而导致消极心理状态的出现。因此,释放压力,走出心理困境应当从找到自身存在的那些习惯性问题行为开始,并加以调整。

在行为调整技术中,我们需要做的就是找出自己行为常见却不觉知的“问题行为”,通过有意识的训练来矫正问题行为,强化目标行为。这种观念与“习惯改变命运”如出一辙,都是强调行为习惯对人们生活质量的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