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也需要尊重”

作者:黄春瑜 魏华林 来源:心理与健康 发布时间:2016-02-29 阅读量:0

初来时意气风发

黄芳生长在湖南某个小乡村,由于从小家庭条件差,要帮家里人干农活,少了读书时间,所以念的书不多。20岁的时候,经过家人介绍,她与同村的一个小伙子结了婚,次年生了小孩。

最近几年,同村的人纷纷出去打工,过节回来的时候整个人都变得体面了。黄芳跟几个外出打工的人聊了一下,大家都说城里很漂亮,很好玩,最重要的是,可以通过打工挣钱改善家里的生活。听了他们的话,黄芳跃跃欲试,回家跟丈夫商量,也想出去打工。

丈夫起初是不同意的,但却拗不过妻子想出去的决心,便同意了。

带着对未来生活的美好向往,黄芳来到了深圳。刚开始,大城市的现代化,漂亮的高楼大厦,确实让她大开眼界,而她也在同乡的介绍下来到一家工厂做女工。一时间,她觉得当初自己的决定是对的,幸福生活离自己不远了。

然而一段时间之后,她发现事实并非如此……

梦想与现实的距离

黄芳发现单位里的其他正式职工都有自己的小圈子,对她有一种很强烈的排斥感。有一回,黄芳还无意间听到有几个人偷偷在背后议论她:“看她那个穷酸样,穿得那么丑,笑起来像傻子—样!”顿时,她觉得身上一阵“冷风”吹过。

出去坐公车,她明显会感觉到某些人不屑的目光,甚至会站得离她远一点。所有这些都让黄芳很受伤,她不明白别人为什么会这么对自己,难道自己真的那么讨厌?

单调的生活,城市人的排斥,以及对家人的思念,让黄芳很抑郁。她真的很想就这样回家去,但她怕家里人担心,也不情愿就这样毫无成绩、灰头土脸地回去,那样会让同村人笑话。郁闷的心睛导致她失眠了,明明很困,但是躺下去就是睡不着,脑子里乱七八糟的。白天精神很差,经常走神,好几次都差点儿被机器轧到手。提高能力才能赢得尊重

一个人只身在外,却要忍受别人歧视的眼光,过着单调的生活,对家人的思念,以及美好幻想的破灭……所有这些叠加在一起,确实会让人崩溃。

该怎么做才能改变目前的状况呢?

首先,要保持一种自信的生活态度。不管别人怎么看,生活还是自己在过,过分在意别人的态度是对自己的一种惩罚。

第二,要整理自己。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尽量穿得整洁大方,使整个人看起来更阳光,有朝气,这样可以让人更愿意亲近你。同时,可以每天早上起床、晚上睡觉时笑着对着镜子说一声“我很好”,见人做事带着微笑,和颜悦色,不卑不亢,给人一种真诚感。

第三,要正视地区之间的差别。事实上,由于生活背景的不同、风俗习惯的不同,地区之间确实存在观念上的差异。比如同村人做事,靠的是感情,彼此之间不会有太多挑剔,而在城里打工,要与客户签订合同,要保证时间和质量,否则客户不买账,要么当面挖苦,要么直接投诉。这些差别都是客观存在的,只能主动去适应,无法改变。

闲暇时,可以利用城市健全的公共文化设施,去博物馆、美术馆、图书馆、电影院,增长自己的见识,开阔视野,感受生活美好的一面。

还有一点很重要,政府在各地都办有提高农民工自身知识和技术的相关培训班,工作之余可以按照自身的条件和兴趣,在时间许可的情况下,买一些相关书籍,或者参加相关的培训班,学习技能,争取从普工转变为技工,再到高级技工。有了娴熟的技能,心里就会对生活更有底气。如果条件不具备,也可以考虑通过网络学习一些知识,毕竟现在网络这么发达,如果能好好利用,不停留在打字聊天和网络游戏上面,相信通过网络也可以学习到很多知识。